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首长:铁道兵团司令员、政委滕代远

  

 

  没有授军衔的将军

  铁道兵是解放军的一个兵种。铁道兵从1948年7月5日组建,至1984年元月1日并入铁道部,先后有14位军政主官担任司令员、政治委员,他们全都是军人,或是有过军旅生涯。铁道兵首长,除首任领导——铁道纵队局长黄逸峰,铁道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滕代远没有被授予军衔外,其他首长于1955年都分别被授予少将、中将、上将军衔,称为开国将军。

  授上将军衔,分别是司令员兼政委王震、政委吕正操、司令员陈再道。黄逸峰在新中国成立后从事经济工作;滕代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担任军委铁道部长,而未被授军衔。

  滕代远被称为没有授衔的将军。如果滕代远被授军衔,将是铁道兵首长中军衔最高的——大将。

  194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扩编为铁道兵团,拨归中央军委建制,隶属军委铁道部领导。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兼任铁道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滕代远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创始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者之一。1928年,他与彭德怀、黄公略等发动和领导平江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率红军主力,与红四军会师井冈山。

  红五军扩编为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滕代远。当时的红一军团军团长是朱德、政委是毛泽东。两个军团合编成立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总政委毛泽东、副总政委滕代远。当时的军级干部林彪、陈毅、罗荣桓后来被授元帅军衔。

  抗战时期,彭德怀请中央委派他的老搭档——滕代远接任八路军前线指挥部参谋长。其时,滕代远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前,刘伯承、叶剑英、萧劲光、彭德怀、周恩来先后担任过军委总参谋长职务。

  1945年党的“七大”,滕代远和朱德、彭德怀、陈毅、刘伯承当选为中央委员,而后来的开国十位大将中,仅有张云逸位列中央委员。时任解放军总干部部长罗荣桓署名向中央军委呈报的《关于地方负责干部的军衔评定和授予问题的请示》中,滕代远、李先念、谭震林、薄一波、邓子恢、张鼎丞、王世泰等人一起被列入建议“只评定军衔不授予的”名单中,滕代远列第一位。这份名单是以作为授予大将的标准提出的。

  1949年,朱德出席军委铁道部首次会议,他指着滕代远说:“中央给你们派来个‘将军大老板’,过去,他指挥千军万马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从今天开始,他要掌管铁路,指挥百万铁路大军……”

  故此,我们完全相信,滕代远是没有授衔的将军。

  人民网滕代远词条摘编:

  滕代远(1904—1974) 湖南麻阳人。早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长沙近郊区区委书记、农民协会委员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省农民协会委员长,中共湘东特委书记,湘鄂赣边特委书记。1928年7月,与彭德怀、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任军党代表兼第十三师党代表,参与领导开辟湘鄂赣边革命根据地。同年12月,红五军与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会师井冈山后,任红四军副党代表。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1933年, 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武装动员部部长。曾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夏,到苏联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入列宁学院学习。1937年回到新疆。1938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1940年5月,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1942年8月,任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务委员。同年12月,参与北平军调处工作。不久赴重庆、南京,协助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谈判。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常委。11月,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部长,后兼任中央军委铁道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任铁道部部长。1964年12月至1974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50年1月17日,在北京召开全国铁路工程计划联席会议,制订铁路复旧工程实施计划。铁道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滕代远作总结报告。

  滕代远领导铁道兵团

  铁道兵14位军政主官中,滕代远是唯一“兼任”的。

  1949年初,继辽沈战役之后,淮海、平津战役也将结束,解放战争迎来全国胜利的新形势。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决定,成立军委铁道部,统一领导各解放区铁路的修建、管理和运输,任命滕代远为军委铁道部部长。同年5月16日,中央军委命令,将隶属东北野战军的铁道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滕代远兼任铁道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铁道部副部长吕正操兼任兵团副司令员,铁道纵队参谋长李寿轩任兵团参谋长。

  铁道兵团是铁道兵历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始自1949年5月,终于1954年2月,历时近5年。由初期第四野战军的铁道纵队,扩编为军委的铁道兵团,再经过抗美援朝,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一个兵种——铁道兵。

  在铁道兵团5年的光辉史册里,1949年、1950年,滕代远领导铁道兵团和铁路职工,完成全国范围的铁路抢修,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复旧和新建工程,支援战后国民经济恢复工作。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同年底铁道兵团赴朝遂行铁路保障。1951年1月,铁道兵团划归志愿军序列,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

  在铁道兵的历史上,滕代远为铁道兵的奠基、发展、壮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铁道兵团抢修淮河大桥,经过两个月的苦战,1949年7月1日, 一座半永久性500米长的铁路便桥横跨淮河两岸,中断12 年的津浦铁路全线通车。

  “前方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为了解放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铁道兵团指战员和铁路员工,在滕代远的统一指挥下,同心协力,并肩作战,抢修各个战场的铁路线。抢修津浦、沪宁、沪杭、宁芜各线,支援解放东南地区;抢修平汉铁路郑州汉口段、粤汉铁路北段,支援解放中南、华南地区;抢修陇海西段,支援解放西南、西北地区。


抢修陇海铁路8号桥,诞生铁道兵“登高英雄”杨连第。

  津浦南段淮河大桥修复工程艰难。该桥位于蚌埠市郊,全桥九孔,炸毁桥墩三个,炸落钢梁五孔。刚刚解放的南京等城市缺煤缺电,供应紧张,市民情绪不稳。为了恢复城市的正常生活与生产,需要尽快地修复淮河大桥。滕代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抢修方案,布置任务,铁道兵团三支队奋战60多天,按期于6月30日架起了淮河大桥,使中断三年的津浦铁路全线通车。铁道兵团潜水班长王吉珍水下作业英勇牺牲,三支队立碑纪念。

  8号桥位于洛阳至大营间,墩高四十五米,为当时全国最高铁路桥。该桥剩下5座残损的桥墩。杨连第率领十八名勇士,利用桥墩上残留的铁夹钣,搭单面脚手架,攀上八号墩;再用一块木板作掩护,使用土炸药爆破,铲平墩面,胜利完成架桥任务,为打通陇海线立下功劳。滕代远以铁道部的名义,命名八号桥为“杨连第桥”。

  1949年底,全国主要铁路基本修复通车,新华社评论文章指出:“全国铁路网的基本恢复,使首都和全国主要城市紧密连结起来,使前方与后方、铁路沿线的城市和广大农村、工厂、矿山联系成一个整体,对于支援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海南岛,对于全国的经济建设均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1950年1月17日,全国铁路工程计划联席会议召开,制定铁路复旧工程任务实施计划,转入战后恢复经济。朱德总司令到会做指示。铁道兵团与铁路职工参加京汉、粤汉、陇海三大干线及同蒲线北段的永久性复旧工程。

  1950年5月26日,这是铁道兵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铁道兵体制所归属的第一次“波澜”。滕代远对保留铁道兵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滕代远传》(解放军出版社)记载:

  在铁道兵团的党委扩大会议上,滕代远传达中央财经委员会4月22日向政务院、中央军委提出的将铁道兵团改为工程队、实行企业化建设的报告。与会人员讨论热烈,认为兵团已经建设成为有相当规模的修建铁路的技术兵种,在当前还有战争的情况下,为了适应战时抢修的需要,兵团不宜削弱。从巩固国防、加强备战出发,与会者一致认为:兵团仍应保留,并需加强。

  滕代远深入各个小组,耐心听取意见,不是把上级的决定强硬往下压。会后,他主持召开铁道兵团党委会议,研究分析认为,为减少费用开支和适应全军整编要求,兵团缩编,保存主力和技术骨干,以利必要时迅速扩大部队,适应战争需要。会后,兵团党委向军委建议报告:“保留兵团番号,部队缩编,仍归军委建制,工程业务和军费供应由铁道部负责。”6月10日,中央军委批准保留铁道兵团、缩编部队的报告。兵团根据全军整编要求,将支队编为师,大队编为团;缩编为三个师、一个直属桥梁团、一个直属汽车团及兵团直属机关等共2.57万余人。9月18日,毛泽东主席签署通令:“为健全铁道兵团的组织领导,走向正规化的建设,成为现代国家兵种之一,确定该兵团为军委建制。”

  紧随其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铁道兵为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也证明了滕代远的远见卓识,高度的责任心,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的历史功绩也是不言而喻的。

  滕代远领导铁道兵团工作时期,铁道兵团除出色完成铁路抢修及复旧工程外,队伍的组织与思想建设也得到全面发展。

  在铁道部内部,滕代远决定,铁道兵团支队长、政委分别兼任所在地的铁路局副局长、副政委,统一指挥铁路抢修。铁道兵团在整编之前,一直处于增员中。山东军区新兵团10227人拨归铁道兵团。北平和平改编的装甲列车总队第一总队改编为兵团铁甲总队。华北军区石家庄医院改称铁道兵团直属医院。铁道部机械筑路工程总队调归铁道兵团……至1950年2月,铁道兵团共辖5个支队、1个工程处、1个机械筑路工程总队、1个汽车大队,总兵力达到3.81万人。

  滕代远主政影响久远的“大事”

  1949年8月13日,滕代远面请毛主席题写的《铁军报》报头取代《铁军》启用。

  1950年6月25日,铁道兵团发布命令:为纪念铁道兵团全体指战员在解放战争中英勇抢修铁路,保障前线铁路运输的不朽功绩,特发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纪念章。

  1950年9月1日,在北京筹建铁道兵团干部学校,定点石家庄市,即后来的铁道兵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

  1950年11月6日,铁道兵团陆续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执行战时铁路抢修任务。

  1951年1月3日,滕代远在兵团机关新年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总结工作,指出今后的工作任务。1月5日,兵团党委发出《关于1951年工作任务与工作方针的决定》,“决定”正式发出前曾报告毛泽东主席,毛主席阅示后批示“请总政审查直复”。这是为数仅见的一份毛泽东主席亲笔批阅的铁道兵文件。

  1951年1月——1954年2月,铁道兵团隶属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组建前线铁路抢修指挥机关。滕代远主要领导国内铁路建设。

       滕代远相关资料选——

       滕代远面请毛主席题写《铁军报》启用。

  

  “铁军”报上刊发滕代远题词。  

  “铁军”报刊发滕代远题词。

  毛泽东主席在“铁道兵团1951年工作计划”上批示,历史上唯一一次。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