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关外难忘岁月2.
—援越抗美生活纪实
史锡腾
播讲:林景和
2.前方是越南?
对于参军后要去越南这件事,在征兵工作后期,我就有所察觉了。那天,一位来招兵的班长在我的陪同下,去我母亲的工作单位进行家访,一路上我们两个谈得很融洽。无意中,也许是出于好奇吧,我不知怎么问了一句:“以往年份,好像入伍的新兵在元旦以前就应该到部队了,为什么今年征兵这么迟,都拖到春节后了?”
他回答说:“对!新兵一般都是冬季入伍,但是今年南宁一直在武斗,交通受阻,我们没法过来,就弄到了现在。”
他这句无心的话就像是一支无形的笔,在我的脑袋中迅速画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南宁武斗?过不来?难道我们要去的这支部队是驻扎在南宁以南?凭祥?或者……越南?
我的脑袋能这么快作出反映,不是因为我的地理学得特别好,而是因为越南与我们国家的关系太密切了,援越抗美这件事在我们的脑海中影响太深刻了。那个年代,“越南”和“文化革命”这两个词汇都有着非常高的关注度。假如“文化革命”是当时中国国内最重要的历史事件的话,那么,“越南战争”则更是当时世界上的头等大事,而且是一件持续了10多年的麻烦事。
越南,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的东部,北部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地形狭长,南北长1650公里,但东西最窄的地方仅有30公里。越南于公元10 世纪形成封建国家,188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侵入越南,越南人民在胡志明的领导下展开了武装斗争,并于1945年在日本投降后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后来法国又出兵干涉,企图重新恢复旧日的殖民统治。越南人民又进行了多年的抗击,终于击败法国人,并于1954年在有中、苏、美、英、法及越南等国家参加的日内瓦会议上达成了旨在和平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议》。从此,越南以北纬17度线为界,分割成为以河内为首都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及以西贡为首都的南越。说越南民主共和国与中国的关系密切,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而且还由于越南北方与中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又是“唇齿相依的兄弟”。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先后与苏联、东欧及一些“修正主义国家”翻脸,成了另一个战线上的敌人,只有阿尔巴尼亚、越南等几个国家与中国还保持着友好关系。
1954年签订的《日内瓦协议》规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南方是法国军队的集结区,而北方则由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人民军来接管。还规定,1956年将进行一次民主选举,通过自由选举,让越南实现全国统一。由于法国已经承认他们在这场印度支那战争,特别是越南战争中失败了,因此决定体面地退出印度支那,不再干涉那里的事务。美国就利用这个机会插手钻了进来。
实际上,美国在《日内瓦协议》签字的那一天就退出了会议,没有签字,这就为它后来插手越南战争留下了伏笔。同年9月6日至9月8日,美国迫不及待地召集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七国外长在马尼拉开会,共同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马尼拉条约)。该条约规定:在东南亚或西南太平洋地区任何缔约国或条约保护国若是遭到武力侵略,各缔约国将按照本国的宪法程序采取行动来对付共同危险;在同一地区内,任何缔约国或条约保护国若受到“武装进攻以外的任何方式的威胁”,各缔约国将立即磋商,以达成采取共同防御行动所需的协议等。该条约将越南(即南越)、老挝和柬埔寨指定为条约保护国,从而使印度支那三国纳入了美国的防御体系,为其后的干涉提供了借口。
1955年后,美国大量向南越派遣军事人员,将“美驻印支军事援助顾问团”改为“美驻南越军事援助顾问团”,并大力扶植西贡吴庭艳政权,支持其发动“诉共”、“灭共”运动,对赤手空拳的南越民主人士和共产党进行血腥镇压。据不完全统计,从1954年下半年到1960年底,被杀害的达7万多人,被监禁的达数十万人。1956年,在美国的授意下,南越政府违背日内瓦协议,破坏了旨在使全国实现统一的大选。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调100名“特种部队”的官兵进入南越,准备进行美国出枪、出顾问,由南越伪军打头阵的“特殊战争”。从此,美国掉进了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开始了历时14年的侵越战争。60年代中期,美国决定“逐步扩大”侵越战争的规模,派出大批军队,进行以美军为主体与各仆从国军队相配合的局部战争。美国的设想是,以泰国和南越为基础,完全控制老挝,颠覆柬埔寨王国政府,包括越南民主共和国,以便霸占整个印度支那,威胁东南亚和平中立国家,并进逼中国的南部边疆。
1962年,西贡政权按照美国的建议,首先对西贡市周围10个省进行“三角洲扫荡计划”。在美国飞机、军舰和大炮的支援下,先后实施了“日出”战役、“海燕”战役、“平西”战役、“晨星”战役、“美德”战役、“必胜”战役等大规模“扫荡”。在强化“军事围剿”的同时,美伪军还加紧推行农村“绥靖”政策,大力建立“战略村”和无人地带。所谓“战略村”,就是以自然村为单位,把居民用工事围起来,实行严密的控制,以断绝他们和人民武装的联系,进而把各村联成一片,形成封锁地带,分割解放区,把“无战线”的战争变成为有战线的战争。为了建立所谓的“战略村”,除发动恐怖军事行动,强行驱赶南越人民离开自己的稻田和园地外,还在南越稻田中撒放化学毒剂,用饥饿迫使农民进人“战略村”。“战略村”四周有好几道屏障:外围是用竹子和木头制成的尖桩,地里还埋上地雷,四周还挖有壕沟和土墙,每隔一段就有地堡和瞭望塔,只留下由哨兵守卫的出入口。到1962年底,已建立4077个“战略村”。
可是,肯尼迪支持吴庭艳所进行的“特种战争”,非但没有制服南越人民,反而引起南越人民更加强烈的反抗。南越人民武装神出鬼没,袭击美、吴军队,捣毁“战略村”,搞得美国人和吴庭艳政权不得安宁。
南越人民武装根据斗争形势,采取全民、全面、长期的游击战争,“小打稳吃”、“打有实无名的仗”,“不打有名无实的仗”,积小胜为大胜,逐渐改变力量对比,为向游击运动战发展直至最后消灭敌人创造条件。1960年12月20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并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1961年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把各地的人民武装统一组成了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标志着越南南方人民反对美国干涉和反对南越傀儡政权的斗争走向有组织的武装斗争。
1963年,南越人民武装在阿巴村成功地伏击了美直升飞机,并大量歼灭伪军,这不仅使美国政府大为震惊,也激化了美、吴之间的矛盾。美国人越来越感到吴庭艳的腐败与无能。1963年11月1日南越军官在美国的策动下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吴庭艳政权,吴庭艳本人也在这次政变中被打死。但是,吴庭艳之死并没有给西贡政权带来新的气象,相反,西贡的政局变得更加动荡不安。政权频频更迭,共产党游击队扩大了攻势,频频逼近西贡,并开始袭击美国设施和人员。南越处于彻底崩溃的边缘。
美国把南越战场上不能取胜的主要原因归咎于没有切断越南北方对南方的支援,以及中国对越南的大量援助,因此决定将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除在地面、空中和海上要对越南南北通道进行封锁外,还要对北越实施不间断轰炸,但需要有一个借口来进行这次战争升级,这时候就发生了所谓的“北部湾事件”。
北部湾,又称东京湾,是越南东北部海岸、中国广西南部海岸及雷州半岛、海南岛以西之间的一大片水域。1964年8月2日,美国“马多克斯”号驱逐舰侵入北部湾越南水域,进行武装挑衅。遭越南人民军反击后,美国反诬越南海军偷袭美国舰只,宣称美国海军遭到了“挑衅”。次日,美国总统约翰逊扬言美国舰只仍要继续在北部湾巡逻,同时,又增调大批舰只到北部湾附近海面,对越南进行武装恫吓。8月4日晚,华盛顿再次宣称美国军舰遭到越南鱼雷快艇的袭击,制造了所谓“北部湾事件”。
5日,美国以此为由,出动64架飞机对越南北方的义安、鸿基和清化等地区实施狂轰滥炸,把侵略战火扩大到了整个越南。越南人民奋起反击,顽强抗击美国的侵略。当天,越南人民军就击伤3架、击落8架美军飞机、并俘虏了一名美国飞行员。
从1965年4月初开始,美军主要集中海空军的作战飞机,把对北越的轰炸范围由军事基地等目标扩大到桥梁、铁路和主要公路等通往南方的运输补给线。到1966年6月,美军突破20度线,将空袭扩大到河内至老街、河内至友谊关铁路沿线,以及河内、海防周围地区,直到中越边境。而且空袭强度不断增大,由最初的每日几十架次到最多时一天750架次。
美军还于1966年12月3日和1967年5月19日,向中国驻河内大使馆发射空对地导弹,并于8月13日至14日,连续两天轰炸谅山至宋化之间的铁路、公路及其桥梁,突破了所谓中越边境25英里的轰炸禁区。
美国飞机轰炸越南北方,甚至轰炸到中越边境地区,再次将战火烧到了中国大门口。不难想象,中国对此事的反应肯定是强烈的。
20世纪60年代,还在越、老、柬反美国救国斗争的初期,中国就以各种形式表示了坚决支持越南,反对美国的态度。记得在我的整个中学时代,人民日报经常登载这一类的社论及新闻,并经常与学校师生一同去参加由政府组织的声势宏大的援越反美群众集会,这些集会有的是全市性的,有的是全省性的,甚至有全国性的。1965年2月9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重申侵犯越南就是侵犯中国。并表明,中国是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字国,中国和越南是唇齿相依的邻邦,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情同手足的兄弟。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犯,6亿5千万中国人民绝对不会置之不理。
1965年2月10日,中国首都北京举行150万人集会示威。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走上天安门城楼,与北京军民一道声讨美国侵略罪行,表示坚决支援越南反美斗争的态度和决心。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上红旗飘扬,标语林立,群众的吼声震天动地。十多个巨大的红色气球在广场两侧腾空而起,上面悬挂着醒目的巨幅标语。天安门城楼前面,一幅长达几十米的标语牌,上面用巨大的字写着:“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帝国主义从越南南方滚出去!从印度支那滚出去!从亚洲滚出去!从非洲滚出去!从拉丁美洲滚出去!从它侵占的一切地方滚出去!”从2月8日到2月12日,全国有1100万人走上街头,声讨美国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罪行。
在我们留校“闹革命”的这两年时间内,越南成了两个超级大国为代表的世界两大阵营进行较量的黑洞,把周围许许多多与自身利益相关或不相关的国家全部牵扯了进去,成了全世界的热点,成了飞机大炮较量最激烈的战场。
作为我们这些从小就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青年,一向无比崇敬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一向将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只恨自己生不逢时,错过了一个能成为革命英雄的机会。对于越南人民反对世界强国美帝国主义的这场斗争,我们大多数同学的态度一是支持,二是敬佩,并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参加到这样一场伟大的“国际无产阶级斗争”中去。事实上,当时已经有不少红卫兵借串联之机偷偷越过边界,到越南去当“国际主义战士”去了,他们的命运如何,本书在后面将有交代。
不久,住在军区大院里的同学也传出消息,说到我们学校征兵的部队是铁道兵,去向可能是越南,要越过友谊关,投身到伟大的援越抗美斗争去。我们的内心暗暗激动,我们焦急地等待着,等待我们的命运出现巨大的转折。当然,也有个别人转了舵,中途退出了。不过今天看来这也是正常的,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嘛。
尽管小道消息不少,但是究竟是不是到越南,直到登上了列车,我们心里都还没有底。在衡阳车站发生的这一幕,已经清清楚楚地告诉了我们,在列车前方等待着我们的,确确实实就是战火纷飞的越南战场。
我们的心仍然是很坦然的。
请听阅下一讲:3.初进新兵营
播讲者注:
背景音乐采自1992年英法合拍电影《奠边府战役》音乐。奠边府战役,越南抗法战争后期,越军对法军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文图来自作者史锡腾“美篇” 鸣谢!
播讲者林景和 老知青,业余拉琴,终生喜爱音乐、文学、朗读
朗读音频: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