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铁道兵文化
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书画
铁道兵摄影
铁道兵诗社
铁道兵书刊
新闻聚焦
今日铁建
党建之窗
铁道兵历史
企业家介绍
企业介绍
产品推介
公益基金
组织机构
领导介绍
规章制度
铁道兵文苑
我们小学毕业五十周年啦!
2023-05-24
作者:张玉梅
浏览:
光阴似箭,转眼小学毕业整整五十周年了,此时此刻,想起了五十年前,在小学即将毕业前夕,我们五年级三班的八名“班委会”成员,系着鲜艳的红领巾与班主任张桂荣老师留下了这张合影。
记得当时,老师亲自给我们每个人梳的辫子,感谢老师为我们留下了这张永久的纪念。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这些“班委会”成员,除了记得自己是班长,其她的我已记不清谁是班里学习委员、卫生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了。
那时的我们只有十二、三岁,是一群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少年,张老师也是刚走出校门不久分配到学校带我们的班主任,她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像我们的大姐姐一样和蔼可亲,我们师生关系非常好,老师平时除了给我们授课,还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经常领我们去游泳、打乒乓球。
在“辛勤园丁”的培养教育下,我们茁壮成长,以至于后来参加工作的我,在单位举办的职工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女子单打三连冠的好成绩,我非常感谢老师的培养教育,终生难忘。
这八名“班委会”成员里除了陈小萍同学,我们都是铁路子弟,都一直在铁路小学、中学读书。
我们上初中以后,张老师也调到铁中教书,虽然不再教我们了,但我们还能经常见面。
此时,聪明漂亮的陈小萍同学,却转往地方学校读书,从此我们便失去了联系,后来听说她参加工作是在玉林市的一所小学教书,任教务室主任,退休后在广州带孙子。
学生时代的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长大后会去干什么、将去往何处,没想到长大后的我们,如今却分散到了三省五市:
多才多艺的孟菊芳,在广西南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作,高级工程师,业余时间参加了广西歌舞剧院合唱团,是这八朵金花里唯一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
自强自立的粟敏,在广西南宁从事个体经营,曾干过铁路列车长,后调往地方单位工作,由于单位破产,她开始下海经商,现经营两家旅馆,是这八朵金花里唯一的老板娘。
精明能干的李美英,在广东茂名市茂南区司法局工作,副科级,是这八朵金花里唯一的公务员,退休后在广州带孙女。
天生丽质的蔡玉君,在广西玉林市医药有限公司从事财会工作,助理会计师,2010年由于单位改制转成民企,正好50岁的她提前办理了退休,现在广东湛江市与女儿女婿一起生活,是这八多金花第一个有孙辈的人。
稳重大方的唐爱春,在玉林制药厂从事统计工作。
知书达理的李艳,在玉林市食品公司从事财会工作,助理会计师。
朴实无华的我,1987年12月调入山东,在铁路工作,政工师。
桃李满天下的张桂荣老师,后来也调往广西柳州市工作。
记得,2013年的春天我回到了玉林,分别与李美英、李艳、孟菊芳欢聚一堂,与蔡玉君也通了电话。
李美英听说我回到了玉林,专程从广东茂名来看我,我们有整整30年没见了,同学见同学两眼泪汪汪,见面后的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
谈起小学时这张照片、谈起学生时代,我们都很留恋那段美好的时光,还专程一同回到了我们的母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中学(现玉林市第十中学)。
我们顺着学校周边走了整整一大圈,边走边慢慢的观赏着、细细的回味着,并在母校留影纪念。
1978年6月,我们高中毕业离开母校35年了,至这次回到母校,母校千变万化、焕然一新。
2013年4月8日摄于母校铁中
原来,整个学校矗立在一座不高的山顶上,坡下是一个很大的池塘,我们每天上学时要绕过那个池塘,然后上坡到学校;
现在,学校教室楼及办公楼仍在山顶上,但学校广场已整修为平地与公路衔接。当年的池塘已被填平,上面建起了房屋,学校大门也改为从公路边直接直通广场,从广场通向教室楼之间由一座水泥台阶连接。
我们原来上学的教室楼已拆除重新建起了新的教室楼,学校四周都植上了树木,红花绿叶紧紧围绕着学校,把学校装扮的格外绚丽。
看着母校越建越好,我们由衷感到高兴,并深深地为母校祝福,祝母校宏伟、壮大、蒸蒸日上。
是啊,当年的八名“班委会”成员在小学读书时都是班里的骨干,走上工作岗位上依然是好样的,她们在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散发着别样的芳香。
现在的我们都已步入了中年,已全部退休在家,作为小学同班同学,我们至今都保持着联系,与张老师也有联系。
记得2019年,美英听说我回到玉林,又再一次来到玉林我们团聚,同时,我们一起去南宁看望了高中班主任老师、去看望了小学班主任老师,这就是同学情、师生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管在哪里生活、干什么工作,开心就好、健康就好。
今年是我们小学毕业五十周年、初中毕业四十七周年、高中毕业四十五周年,祝福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健康、快乐、幸福!
我曾经就读的小学(现为玉州区第二实验小学)
作者与小学班主任张桂荣老师的合影
作者与孟菊芳同学的合影
作者与李美英同学的合影
作者与粟敏同学的合影
本人与李艳同学的合影
2016年10月部分小学同班同学合影(前排左三唐爱春同学)
2017年3月部分小学同班同学合影
2018年5月部分小学同班同学与班主任张老师的合影
(前排左三蔡玉君同学,右二张老师)
母校铁中篮球场
重走中学上学、放学经常走的坡路
作者与初中班主任严石华、秦桂芬老师合影
现严老师夫妇在广州居住
作者与高中班主任谢冬健老师合影
现谢老师在南宁居住
作者简介:
张玉梅,女,原铁道兵七师二代,生于广东湛江,长于广西玉林,祖籍山东高密。
1978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1月入党,大专学历、政工师。
历任打字员、党委干事、党委主任干部干事、工会女工委主任等职。
业余爱好写作、绘画、摄影、编织、手工制作。曾在《齐鲁晚报》、《潍坊日报》、《山东老干部之家》、《济铁工运》、《济铁政工》、《济铁老年》、《青铁工作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
并有多篇散文、绘画、摄影和手工制作在新华网、今日头条、捜狐、阳光军魂、老兵原创之家、铁道兵战友网、文化网、写生北京等媒体上刊登。
手工编织曾获得路局、分局一、二、三等奖。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
上一篇:
万里行程万里情——九师仓库成都“万里行”小分队赴全国各地看望战友侧记
下一篇:
关于兴庆公园的往亊……(三) 兴庆公园里的婚礼
慈善与公益
六一儿童节 关爱老区贫困留守儿童
陈自岭~七律·肥城桃花节
沈克法~七律二首
清明不忘老人恩 —赞会来和酆鑫冒寒冷赴坟地祭
苏陕两省铁道兵文化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植树节 陕西省铁道兵志愿者开展植树活动
徐州市铜山区行知实验小学参观铁道兵历史文化纪
吉林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 2025年三八节联欢会
在雷锋纪念日松江区铁道兵志愿者服务团到社区为
章卫国~我怀念那个时代
信息聚焦
铁道兵战友、著名编剧韩志晨赠书仪式在北京举行
出圈啦!铁道兵博物馆再揽一项省级荣誉!
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铁道兵文化网举办编辑培训班
两会国企直通车|中国铁建戴和根:在更好服务国家战
铁道兵文化网春节放假通知
专访中国铁建董事长戴和根:发展战新产业是中国铁
新的起点 新的进发——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厅(局)长
昼夜驰援! | 中铁十五局抵达西藏震区抢险救灾
元旦祝福【贵州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
2025元旦献辞【广东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
铁道兵文化
《西线烽火——铁道兵二团援越抗美纪实》(连载
《从军五十年》之三十八
《稻香萍踪》雷建珂文集诗歌篇: 总34(再晤曹公谷
荐读‖《铁血雄师·沙巴扫墓》
幸福童年:五零后的纯真岁月
在云端触摸生命的褶皱 一一梵净山游记
军哨——学兵连的故事(系列)
李道斋 ~ 诗歌三首
王绍春 ~ 【满江红】纪念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
冉崇华 ~ 七律·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