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关于兴庆公园的往亊……(三) 兴庆公园里的婚礼

 
 
        西安兴庆宫公园不仅是个园林秀美游玩的好去处,还是个美食荟萃的集散地。
 
        请君进东门,穿过一片翠绿的竹林,再跨过一座石拱桥,眼前就展现出一座雕龙画柱唐朝宫殿式的建筑,坐北朝南,楼阁顶上挂着宫灯,鲜红鲜红滴,煞是好看么。这就是静卧在兴庆公园最中心位置的皇家建筑——叫什么什么餐厅(可惜我记不住了这块牌匾了),反正是与沉香亭一样齐名于世么。
        这里有大麻子店的馄饨,也有五一饭店十八摺的肉包子,更有那贯通南北各省的大菜,是个既有小吃又兼宴席的好去处。生意可谓是;财源滚滾通三江,福缘巨巨连四海么。
        一句话,牛掰了!
        记着是上世纪一九六八年五一节前后,我大哥结婚就是在这餐厅包的席,这还多亏了在兴庆公园照像馆工作的婶婶帮了大忙,托熟人促成这婚宴大席的。
        说一说大哥这婚礼举办的事来,那可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么……
        我大哥是个复员军人,在西安氮肥厂当电工,找了个对象在南郊杜城,人模样长的挺俊,可惜是农村户口。
        俺大哥不嫌弃,这才有这桩婚事凑成。
        长安县有旧的婚俗,新媳妇是要彩礼的。有这么一段小快板述说这旧俗:

 
长安有个王改娃,
他把喔女子卖高价,
自行车,缝纫机,
外带二打尼龙祙……

 
        我大嫂家也脱不了这旧的风俗,这一下子可真真难为我这个去接新媳妇的小叔子了。
        那年,我才十五岁多一点儿,天刚蒙蒙亮,就跟着大哥电工房的工友ⅹⅹ大姐姐出门了……
        那时侯,杜城没通公共汽车,全靠姐姐骑着脚踏车载着我,我又抱着一个大包裹,那里边是给新嫂子家里四样礼,挺沉挺重的,抱的我头上都沁岀汗来了……
        由西郊氮肥厂职工简易工房岀发到南郊杜城村里头,整整骑了两个多小时,当我看到新嫂子家那扇斑驳油漆小门时,几乎整个人都瘫倒在地上了,这一路,太,太累了。
        这时侯,太阳都升的老高老高,好不容易和嫂子娘家谈好彩礼的事,我和大姐姐才被允许喝上一杯茶水,又渴又饿的我,连茶水茶杯都能吞下了……
        我二姨妈是这个村的妇女主任,也是俺哥俺嫂的媒人,在这杜村还挺有人缘。
她张罗着套起了喜车,是三挂骡马的马车,新娘子坐在车中央,盖起了红盖头,吆车的大鞭子一甩“嘚起”,乡间的小路扬起阵阵尘灰……
        已是晌午了,这马车才到了兴庆公园西门,看门的说啥也不准马车进入公园,没办法,只好把骡马拴在门外大柳树下,新媳妇轻移罗歩,在吹吹打打鞭炮声中进到了宴会大厅……
        正午十二时正,婚礼开始了,我没听到嘈杂的音乐声,也没看到推杯让盏碰撞声,甚至,连那天南海北的大菜都没瞅上一眼,尝上一口,径直,躲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香香的睡着了……
        我~
        太累了……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