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走向世界的 阳光夫人 ——记四川电视台国际部主任孙剑英

 

  走向世界的“阳光夫人”

  ——记四川电视台国际部主任孙剑英

  段海燕

  孙剑英,中国纪录片著名的资深制作人。1968年下乡 ,1970年参军,1975年进四川电视台,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 1992年起任四川电视台国际部主任。这位有着阳光一样成就和微笑的退伍女兵,在半世纪的风雨人生中,艰辛付出,执着追求,在被称为男人世界的电视制作领域里写下了绚丽的篇章—笔者题记



  她,姓孙(SUN),被国际友人尊称为“阳光夫人”,

  她,被奖杯簇拥:1994年至2005年,由她担任策划、制片人、监制、导演的纪录片、专题节目在国内外的各种评奖中共获324个奖项,平均每年近30项,每月2到3项。在国际上举办的各种评奖活动中入选、展播、提名、获奖88次;

  她,被荣誉环绕: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西部分会会长、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民族学学会电影电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

  国家彩虹奖、金鹰奖评委、亚洲电视大奖赛国际评委……

  71年风雨坎坷,半世纪执着追求,浑厚的《命运交响曲》与理想信念希望交织,凝聚成一串绚丽多彩的项链,镶嵌在她平凡质朴的人生历程上,熠熠闪光……


  高挑瘦削的身材,和蔼可亲的笑容,伴随着快捷的语速和匆匆步履,我们相见在成都熊猫基地。低调的剑英向来不喜欢接受采访,但耿直爽朗的她既然被我“捉”住了,只得把她工作历程粗粗告诉了我。这才知道离开部队30多年来她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作风,艰辛付出,默默地耕耘在电视制作第一线,带领同事们向中国电视事业的顶峰攀登,捧回了无数奖项。她还成功的创办了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使四川电视记录片走在全国前列,让中国的电视记录片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只要按她的意见做片子,就能获奖。”这是同事们对孙剑英的心悦诚服。

  “要与中国合作记录片只要找“Madam Sun”(阳光夫人)就能成功。”这是国外同行对她的称赞。

  是啊,“Sun”代表阳光、热情和执着,蕴涵着责任、付出与成功。电视这门综合艺术,它不仅需要创作者自身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悟性,更需要有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与一支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团队。多年来,孙剑英以她的真情带领着她的团队按照国际电视节目市场的需求进行纪录片创作,使节目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上与国际接轨并保持本土文化特色。

  “孙主任懂艺术、掌握国际评比惯例、了解一线资讯,听她的没错”。同事们尊重她,佩服她,她用公开公平带队伍,心平气和的与同事讨论剧本,手把手的指导完成任务,对有的片子她会在尊重导演的前提下共同商量修改方案,有的改一次不行就改两次甚至改动三遍,直到满意为止。就这样,她以真诚待人,精益求精的打磨节目,用过硬的专业技能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从而保证了节目质量,使四川电视台的国际获奖位居全国第一。


 

  善于捕捉,善于发现,潜心钻研是孙剑英的又一特点。她丈夫李肖立先生告诉我:“剑英是电视人,有眼光,看问题准,点子多,抓住好题材就出彩”。记得是上世纪90年代初,她出国考察时发现国外的人很懂得着装打扮,而中国人的穿着还是单一的色彩,不变的样式。于是有心的她在拍《郭沫若》时就顺便搞了一次社会调研,发现四川这个轻工大省:轻工企业多,服装专业设计人员多,而百姓穿着的却是广东货上海货。怎么办?“振兴四川服装业”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一种责任感引发一个好点子:《春之舞—天府时装大奖赛》筹备了:跑资金,拉赞助,选设计师,寻找展示平台,就连模特的步伐站姿她都要一一纠正。那时侯,她真的很累很累:急性阑尾炎发作,匆忙作了手术就赶回现场。忙忙碌碌整一年,5000人参赛,5000张图纸,1000位模特竞相登台亮相的大型《春之舞》成功了,在成功的传杯举盏欢呼雀跃声中,幕后的孙剑英眼圈红了,嗓子哑了,人消瘦了,谁能想到她1米68的个子体重不过百斤?而回报却是令人兴奋的:当年的获奖设计图竟成了2005年夏季的流行时装样式!这是设计者们当初没想到,但却被孙剑英15年前言中的!

  从那一年开始,4岁的儿子,只要看见电视上有模特表演的画面就会高兴的拍手:“爸爸,快看,妈妈的模特又来了!”是啊,“把心系在事业上的人就是这样执着痴迷!”,这是丈夫的感叹。
 

  在第六届四川电视节上,一位外国评委问孙剑英:“中国的记录片为什么很少关注都市青年?要知道,现在的西方社会,最想认识了解的是中国的年轻一代。因为他们认为,这代表着中国的未来,是他们今后合作交往的对象。”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敏锐的孙剑英立即抓住了新的题材。热热闹闹的电视节结束了,说干就干的孙剑英果真马不停蹄地联系了国内13家电视台,制作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都市青年》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当代中国青年。她给导演王石林交代任务:“你先去寻找拍摄对象,写出策划方案和拍摄计划,我们再进一步讨论。我们是牵头台,一定要拿出高质量的作品。”王导告诉我:孙主任的工作方法就是这样直截了当,言之有理,既压你以使命的重担,又对你循循善诱,还给你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在你还来不及细想,甚至来不及叫苦讲条件时,你心中油然而升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

  就这样,在2002年那个炎热的夏天,孙剑英和她的导演班子就开始了寻觅、策划。在初次策划被否定后王导开始了焦虑,是孙剑英主任的一句“拍外企职员吧。”让烦躁中的王导茅塞顿开,随后使用平淡节奏、近距离平视和体察入微的态度,通过画面把普通城市青年熟悉的、热爱城市、热爱生活的细节表达出来了。于是,这一部电视系列片《中国都市青年》的重头戏《抉择》成功!孙剑英的“抉择”也成功了。

  这就是孙剑英:她关心同事、善待部属;这就是她的性格:坚持为“事业”而执着,不为“钱”做事。

  孙剑英在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外国的朋友,曾对普通的中国人有偏见,但与孙剑英打交道后,才发现中国人聪明睿智、善良纯朴、通情达理、容易沟通。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和中国加入“WTO”,更多的外国人渴望了解中国,想知道怎样与中国人打交道和共事,孙剑英的电视纪录片恰到好处地运用戏剧化手法介绍中国人,解开外国人心中的“东方谜”,让他们走出“理解的误区”。

  纪录片《度过生命的危机》讲述了大熊猫妈妈生了一对双胞胎而只能哺育一只,另一只则面临随时可能夭折的“生命危机”,这无疑给观众留下了悬念,吸引了从老人到小朋友众多观众的强烈兴趣去了解大熊猫幼仔在人工妈妈的帮助下怎样战胜种种生命中的威胁,最后讲述了一家三口“大团圆”的美好结局,这个真实的童话故事,把中国人的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面对困难坚韧不拔的传统美德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样的好片子怎能不受到国际友人的欢迎?怎能不获大评?在2001年第六届四川国际电视节的“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中,这部片子的构思受到了国际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而获得“自然与环境类”的“最佳创意奖”;在2005年美国阿拉斯加第八届世界野生大会暨自然荧屏——国际电影电视节 获“最佳野生动物大片”奖。孙剑英激动地讲:“获得这一奖项我非常高兴。在纪录片制作领域工作了很多年,这个奖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我希望会有越来越多杰出的中国导演和制片人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电视制作领域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作为资深电视制作人孙剑英不仅拍摄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她还走出国门从事国际电视节目的销售将中国的电视记录片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她每年都参加各种国际电视节目交易市场的活动,她熟悉国际市场对中国纪录片的需求。1995年以来,孙剑英率领的国际部与海外影视机构签约输出了150多部(集)纪录片,发行到法、德、美、加、韩等20余个国家地区。18部纪录片在欧美、亚洲的多个国际电视节目评奖活动中入选、入围、展播和获大奖58项,使四川电视台国际部制作的纪录片走出国门形成了品牌效益。
 

  小姨:请一路走好,天堂里仍有您挚爱的电视纪录片专业……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