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撤编前夕,调到了原北京军区63军。野战军与铁道兵的任务不同,对单兵素质的要求也不一样,我虽已入伍十多年,还得再当新兵。
告别铁道兵。叶帅为铁道兵题词是铁道兵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习主席在多种场合讲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铁道兵志在四方,东西南北修建铁路,虽然艰苦,我们无怨无悔。每当退伍、转业到地方或者调离铁道兵部队时,对老部队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我对在铁道兵部队服役时的往事更是记忆犹新。1968年12月入伍,告别家乡,到四川省攀枝花修建成昆铁路,成为了一名铁道兵。1971年初,告别攀枝花,到西昌修建长征专用线。1974年初,告别四川西昌,到新疆天山深处的阿拉沟修建南疆铁路。1982年初,告别新疆,到山西太原市铁二师修建南同蒲铁路复线。一次又一次的告别,从西南到西北,从西北到华北,工作任务始终未变,都是为国家修建铁路。然而,铁道兵即将撤编,退出人民解放军系列。铁道兵指战员将要脱下军装,换上工装,成为铁建职工。军人的身份变了,我们只能无奈的告别铁道兵。
调到野战军。铁道兵撤编前,干部官升一级,家属随军。家属在农村的同志们欢欣鼓舞,忙着填表办理家属随军事宜。首长见我未填表,知道我的心思,问我是否愿意调野战军?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愿意。到太原市坞城路原北京军区63军(52935部队)机关报到后,正式告别了铁道兵,调到了野战军。
63军是支英雄的部队。我到军机关报到时,首长问我,是想到榆次187师锻炼,还是在军直学习?我竟回答不上来。我虽已入伍十多年,但一直在铁道兵施工部队,干后勤物资业务和汽车专业。只大概知道野战军是作战部队,管打仗。至于具体怎么打,知之甚少。首长见状,便叫司令部张参谋为我介绍情况。63军的前身是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所辖冀中军区的“杨成武纵队”,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平型关、黄土岭等战斗。平绥路、大同集宁、保北、青沧、正太、清风店、石家庄等战役。“地道战”,“平原游击队”等抗战影视片就是他们当年在冀中平原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缩影。1948年5月,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杨成武纵队(晋察冀军区3纵)归属华北军区建制,1949年1月,改称63军,隶属19兵团。1949年6月,随兵团划归第一野战军,参加解放大西北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郑维山军长,王宗槐政委率领63军,在19兵团杨得志司令员的指挥下,成为攻太原,打兰洲的主力部队之一。
1951年2月,傅崇碧军长率中国人民志愿军63军入朝作战。63军二万四千多名勇士血战铁原,单挑美军,经受住了美军飞机、大炮、坦克的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挡住了近五万美军的轮番攻击,创造了轻步兵战胜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的奇迹。
蔡长元撒钉子,189师化整为零,用钉子战术迟滞美军进攻。铁原以南,189师无险可守,无时间构筑防御工事,无重火力支援。面对美军飞机、大炮、坦克的强大火力,蔡长元师长以必死的决心,将仅存的7000多名指战员按连、排组成作战单元,形成了200多个火力点,象撒钉子一样紧紧钉在阵地上,有效的避开了美军的狂轰滥炸,减少了伤亡,最大限度的保持了战斗力。美军从未见过这种神奇的、也近乎是自杀似的防御战术,更弄不清楚189师各个火力点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仍然用美军军事教材和战术思想组织火力覆盖和步兵冲锋,用了三天时间,付出了大量钢铁和大批美军士兵生命的巨大代价,也未能突破防线。189师的勇士们用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以血肉之躯阻击了兵力、火力数倍于己的美军三天,完成了任务,撤出了战斗,创造了防御作战的奇迹。
张英辉巧用土工,地道战再显神威,188师狠揍美国佬。188师接替189师后,发挥当年在冀中平原开展地道战打击日本鬼子的战斗经验,改造利用了韩军南撤前构筑的战壕和防炮洞,更好的保存了自己,有效的杀伤了美军。张英辉师长部署188师加宽了堑壕,使美军的坦克不能直接越过堑壕,让志愿军战士的炸药包和手榴弹成了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加深了防炮洞,让“范弗利特弹药量”变成了热闹的大爆竹。神枪手们选择隐蔽地形广挖散兵坑,创造了单兵毙伤数十名美军官兵的辉煌战绩。
徐信用兵如神,以攻为守,炮轰美军,187师威震敌胆。187师奉命撤退至临津江时,附近的美军正在渡江,直扑铁原。徐信师长果断命令187师丢掉伪装,快速过江。美军接到的命令是快速攻占铁原,没接到附近有志愿军的情报。将187师误认为是韩军,闹了乌龙。187师则顺利撤到涟川一带组织防御。从6月1日战至6月9日,美军虽占据了兵力、火力的强大优势,仍未能突破63军防线。187、188、189三个师都伤亡巨大,严重减员,但士气不减。从军长、师长到士兵,都视死如归,都有与阵地共存亡,誓与美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此时,徐信师长接到傅崇碧军长的命令:187师坚守阵地,再阻敌三天,为志愿军在铁原以北构筑防线争取时间。徐信师长认真分析研判敌情后认为,阵地防御,可阻敌一至两天,全师阵亡,完不成任务。若出奇兵以攻为守,打乱美军部署,可为志愿军赢得二至三天时间,虽伤亡重大,却不至于全军覆没,能完成任务。6月10日,铁原大雨,天佑187师。徐信果断作出部署,派侦察连一部前出侦察敌情,另一部摸清后撤路线。五次战役初期,志愿军进攻,美军南撤,李奇微使用“磁性战术”。后期,志愿军后撤,美军进攻,直扑铁原,企图占领志愿军的物资弹药集散中心。敌我双方均在运动作战中,情况千变万化。63军打响铁原阻击战后,美军对63军防线空中侦察拍照、测距,制作沙盘,了如指掌。美军白天攻击,傍晚收缩,在63军火炮射程外用坦克围成钢铁堡垒,防范187师夜袭,认为突破防线指日可待,187师已无力反攻。187师侦察连不具备美军的空中侦察技术条件,靠的是陆军步兵侦察手段,实用可靠。侦察参谋和作战参谋按照侦察兵报告的美军阵地坐标、距离等数据制作了沙盘,徐信看后,胸有成竹地下达了作战命令。步兵趁夜色掩护前出潜伏,进入攻击位置,迫击炮等便于机动的小口径火炮紧随其后潜伏,将美军阵地置于射程范围,榴弹炮、火箭炮等大口径重炮隐蔽前出布阵,防范美军重炮反击。各炮位按美军阵地坐标、距离等数据调整好射击诸元后待命。6月11日凌晨两点,徐信一声令下,火炮轰鸣,美军阵地一片火海。客观的评价,美军炮兵的侦察指挥水平是比较高的,能根据弹道快速测出我军炮阵的方位坐标。但当他们看到187师的炮弹來自不同方向,远近皆有,轰击目标却很精准时,无法确定187师主炮阵,只有茫然、惊慌,战机稍纵即逝。我军炮兵的侦察指挥经验水平同样高,威力不同的炮弹象长了眼睛一样,专炸美军的坦克大炮,引爆美军的弹药后,爆炸声地动山摇。睡梦中的美军被震破了胆,四散逃命。
徐信统一指挥的军炮、师炮部队射完最后一发炮弹后,按照侦察确定的路线有序后撤,步兵攻入敌阵后,炸毁了美军残余的重装,全身而退。美军在63军面前成了纸老虎,不敢再战。李奇微意识到这是一场没有希望的拉锯战,全线后撤,准备在谈判桌上再战。
中朝两国人民感谢中国人民志愿军,彭老总代表志愿军感谢63军,向63军敬礼!63军是一支英雄的部队。
照片来自于铁道兵画册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