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古代状元之吕蒙正勤奋为民

  

 

  咏呂蒙正

  张玉林

  宋朝贤相吕蒙公,

  正道加持不改衷。

  自幼寒窑家境苦,

  伏灯攻读状元红。

  宽宏大量小人避,

  社稷匡扶民为重。

  三次起浮云卷观,

   廉明清净保安宁。

 

 


 

北宋宰相。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北宋初年宰相。
 


 

出身平民。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少时因父亲狠心无情,讨了小老婆,将其与母赶出家门,只能母子相依,过着朝求僧餐的生活。他出身贫寒,深刻体会穷人的苦难,所以读书勤奋、工作勤奋、爱民勤奋。
 


 

考中状元。太平兴国二年,考中状元后,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
 


 

不为物累。吕蒙正以宽容厚道为宰相,宋太宗赵匡义特别亲近赏识。朝中有一个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这镜能照二百里远,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得到赏识。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脸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用二百里地的镜子照呢?”他弟弟听后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叹服,拿他比作唐朝宰相李靖。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
 


 

宰相度量。温仲舒年轻时与吕蒙正交情很厚,又一起考中进士。温仲舒曾被斥贬,吕蒙正当时在中书省任职,便极力推荐援引,温仲舒被任用后,却在施政上反对吕蒙正。但吕蒙正丝毫不记恨,多次向宋太宗进言重用。
 


 

知人善任。有一次宋太宗让吕蒙正选一个有才能可以担负重任的人出使辽国,吕蒙正觉得一陈姓官民最称职,就把名字呈上,宋太宗没有同意。第二天,宋太宗问起人选的事,吕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宋太宗再次否决。第三次问及时,他仍以此人呈上,气得宋太宗将文书掷于地上,道:“卿为何如此固执呢!”蒙正平静对答:“臣不是固执,而是陛下不能体察谅解啊。出使辽国,只有这个人最称职,其余人都赶不上他。臣不敢为了讨好陛下而误了国事。”同僚们屏气不敢言。后来这位官员出使辽国,果然出色完成任务。

  作《破窑赋》。劝谏太子,立身自持。作此赋时,吕蒙正时任当时太子的太傅,当时太子,后来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这篇文章正是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此赋把自己从贫贱处到富贵的经历写下来,并结合诸多历史名人事迹,忠告世人,人生命运起起落落。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

  雄鸡善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

  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之餐。

  及至遇行,腰悬三齐玉印。

  楚霸英雄,败于乌江自刎。

  汉王柔弱,竟有万里江山。

  ……”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

  ……”

  “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心若不欺,必有扬眉之日!……”
 


 

这篇文章,虽然内容短小,但是却包含了无穷智慧,聪明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据说太子读过此文后,开始变得谦虚谨慎、奋发图强。
 


 

夫妻恩爱。吕蒙正还与其夫人非常恩爱,两人初识于微末,当时蒙正到岳阳城做事,正遇上刘府千金抛绣球选夫婿。刘小姐出诗题,蒙正均一一对答,最终倾于其才华,两人遂成佳偶。其妻刘月娥是刘员外之女,金枝玉叶、博学多才、美貌如花,却从不嫌弃吕蒙在,不管家里怎么穷法,总是跟着蒙正走。还未中举前,两人住在破窑,艰辛度日。官居宰相后,仍相敬如宾。

  三起三落。吕蒙正的仕途生涯颇为坎坷,干了三年宰相后,因妻子的一个族亲给皇帝提意见时有违圣意,使吕蒙正也受到了牵连,从而被撤销了宰相职务,只保留了吏部尚书的头衔。两年之后,吕蒙正官复原职,再度担任宰相职务。
 


 

又过了两年,吕蒙正被摘掉了宰相乌纱,这一次,他被贬得更惨,离开权力中心成了个受制于人的地方官,出判河南府。六年之后,吕蒙正东山再起,重新拜相。此时的皇帝已变成了宋真宗赵恒。三起三落,历任两朝宰相的吕蒙正,称得上是一个官场奇迹。他的经历,也说明了他是个胸怀宽广、从容淡定、遇事拿得起放得下之人。
 


 

谥号文穆。一代贤相,勤奋为民的吕蒙正大中祥符四年去世,终年六十八,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