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林
谷子栽培千万年,
象征社稷祖国连。
耐瘠易贮品优秀,
艰苦朴实出圣贤。
桃苑渊明推广粟,
李白醉酒草诗篇。
食餐入药双功显,
健体强身美色颜。
在老霍杂粮店,总经理霍金宝、袁亚茹对笔者讲了经营优质小米的心路。
总经理袁亚茹在田间
谷子,古称稷、粟。一年生草本,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谷穗一般成熟后金黄色,去皮后俗称小米,广泛栽培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中国将粟划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4个生态区。
谷子是起源于中国北方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传统优势作物,在我国的农耕文明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谷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山西夏县发掘的谷子化石看距今约有五到十万年,在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发现距今近8000多年的谷子炭化颗粒,在距今7000多年的河北磁山发现了谷子遗迹,湖北屈家岭谷子遗址,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了谷粒,这些考古和发现都证明了至少5000-7000年前我国就对谷子进行了栽培。
中国几千年以农立国,稷神崇拜和祭祀之风相延。对稷的崇拜经历了、“稷官—后稷—稷神”的演变,古代稷神与社神祭祀往往并提,“社稷”成为国家的象征。
北京社稷坛
谷子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经过人们长期选择和栽育,有着多种多样的品种资源,根据其生长期的长短可以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有大白谷、大黄谷、小春谷等。
有机谷子丰收
在1683年前后,康熙皇帝去木兰围场秋狝时,路过摩诃场川,随行官员特将当地小米给康熙进膳,康熙一闻香气扑鼻,吃了一口香甜可口,不禁胃口大开,连吃两碗。此后,每年康熙秋狝,都要到尹家营吃当地所产小米,并将此地所产小米带回京城,赏赐给王公大臣,小米成为贡米。
康熙木兰围猎
《桃花园记》作者陶渊明,知识渊博,文章写得很好。曾经写《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后来,他做了彭泽县令,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他命令公田一顷五十亩种可以酿酒的谷子,五十亩种粳米。
田园诗人陶渊明
小米排在五谷之首,小米的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是老人,儿童、孕妇、产妇的首选。小米适宜老人孩子等身体虚弱的人滋补。东北女人生小孩坐月子,吃的都是小米粥。同时常吃小米还能降血压、防治消化不良、补血健脑、安眠等功效。还能减轻皱纹、色斑、色素沉积,有美容的作用。
东北农家小米
谷子不仅供食用,入药有清热、清渴,滋阴,补脾肾和肠胃,利小便、治水泻等功效,又可酿酒。
谷子以其耐旱、耐瘠、耐贮存等生物学特性,培养出华夏子孙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唐朝李绅《古风二首》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今仍有这种关注民生、珍惜粮食的情怀。
唐朝李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