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历史

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为准绳——关于“戳穿”一文的按语

 

  关于“龙骨甸大桥事件”,十多年来,有若干版本,越传越玄乎,那么,到底孰真孰假,怎样区分,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为准绳。

  熊汉俊烈士到底牺牲在哪里?铁道兵战友许钧华老师历时两年做了许多的调查,采访到了和熊汉俊烈士一起被埋在黑井隧道的铁八师36团四营17连排长赵锦坤以及参加抢救的14班班长胡士良,并做了录音。熊汉俊烈士牺牲于黑井隧道的塌方,和任何大桥都没有关系,这是基本的事实。

  那么,有没有可能其他人被埋在了40米深的大田箐特大桥的桥墩里?铁道兵战友洪承惠老师也做了许多的调查,查阅了很多的史料,采访了众多的参加过成昆铁路勘测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当年大田箐特大桥的设计单位: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施工单位:铁八师;科研单位:铁道科学院西南科研所,三个单位的史料中,都记录了大田箐大桥曾采用大型砌块空心墩作试点。墩壁用四块干硬性混凝士预制块拼成矩框形空心截面。竖向砌缝上下错接。水平砌缝平接。预制混凝土横隔板,间距6米。因受吊装能力所限,墩顶为就地灌筑实体段。后又将预制砌块改进为立模分节浇筑,节约水泥,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运输费用。

  大田箐特大桥的一部分桥墩采用了大型砌块空心墩,空心墩是用干硬性预制块做框,内部是空的,但是每隔六米就有预制混凝土板做间隔,所以不可能有人掉到40米深的桥墩里。即使掉入六米深的桥墩里,也是可以用吊装设备施救的。
 


 

  传说中的“龙骨甸大桥事件”,实际上说的是大田箐特大桥。这就是大田箐特大桥。
 


 

  这就是大田箐特大桥的昆端。这座桥墩的下半部分是预制件砌的空心墩,上半部分是立模浇筑混凝土的实体墩。
 


 

  这是预制块砌的空心桥墩,每高六米就有一个预制横板隔开。

  大田箐特大桥的桥墩多数还是实体桥墩,桥墩中间不是空的。实体桥墩采用立模浇筑,模板每节2.4米,每节模板顶部利用撑木,上放脚手板作工作平台,边灌混凝土边立上部模板,熟练后6~8小时可立一节。因此,如果有人不慎跌入已完成的模板内,每节高也只有2.4米,浇筑的间隔时间在6小时以上,一旦有人掉入,可以马上停止混凝土浇注,用卷扬机把人吊起来的。
 


 

  这就是大田箐特大桥的第七第八号桥墩,这是立模浇筑混凝土的实体墩。传说中熊汉俊烈士被浇筑在了七号桥墩里。技术资料记载,大田箐特大桥实体桥墩每层高2.4米。
 


 

  当知道熊汉俊烈士是牺牲在黑井隧道塌方之后,当初谣言的制造者又改口说一个战友牺牲在了18号桥墩。

  这就是大田箐特大桥的18号桥墩,也是立模浇筑混凝土的实体桥墩。

  同样都是立模浇筑混凝土的实体桥墩,7号桥墩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当然18号桥墩也不可能发生。
 


 

  由于实体桥墩立模水泥浇筑是分层进行的,人站在混凝土上振捣也不会陷下去,并有养生期完全有时间施救,所以又有人编造了“使用了快速凝固水泥”的谣言。

  成昆铁路建设中,水泥缺乏,而实体桥墩立模浇筑法需要大量的水泥,为了节约水泥,有一部分桥墩采用了石砌;有一部分桥墩采用了预制件空心墩。在水泥如此缺乏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将需用水泥最多的实体桥墩使用速凝水泥,当年快速凝固材料非常珍贵,仅在隧道漏水修补中使用。

  那么,大田箐特大桥采用了什么样的水泥呢?根据《成昆铁路》技术资料记载,大田箐特大桥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将140号改按170号施工。140号水泥和170号水泥都是普通水泥,都不是速凝水泥。所以“被速凝水泥浇筑在桥墩里”的说法是谣言。

  洪承惠老师是铁道兵战友中研究成昆铁路的专门家,他研究成昆铁路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搜集了很多的有关成昆铁路的历史记录和技术资料,结识了许多参加过成昆铁路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他用大量的历史资料,戳穿了所谓“龙骨甸大桥事件”中,掉入40米桥墩中,被速凝水泥浇筑在桥墩里的谣言。

  怎样判断是不是真实的历史,我们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为准绳。没有事实的胡编乱造,不符合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那就是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