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书刊

《誓把彩虹铺天下》经验和教训(一)

 


 

经验和教训(一)

 

遵照毛泽东同志 “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指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检查我们的工作,以便今后少犯或不犯错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回忆已走过的路,成绩是主要的,但缺点也是严重的。下面我着重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来分析地质对工程的影响。由于自己认识水平低,加之对地质性质不太懂,对问题看不准、说不透,只能提出几点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

一、认识不足,调查研究不够。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马列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办法来。”我们和自然界做斗争也是这样,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但是关角隧道停工已13年之久,资方介绍洞内封闭设施是按停工后三年进行设计的,同时设计复工时,因旧隧道内积水较深,倒墙、掉拱严重,无法进洞进行调查,是以停工时资方提供的资料进行设计的。设计院交付设计文件后,我们经过复核审查,总觉得资料不全,不能指导现场施工。本着毛主席“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资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的指示,我们47团成立了关角隧道调查小组,由团首长亲自主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施工前我们乘竹筏对洞内进行了五次调查,并引领设计单位到现场核实。经过调查了解发现,由于洞内长期水淹,已施工地段的中层、边墙下沉,引起拱圈开裂,倒墙、掉拱现象普遍存在,已完成衬砌的拱墙发生不同程度纵横开裂。其病害隐患和复工加固补强,接小边墙,遗留成洞米的尾工等项工程数量相当大,与设计文件提供的剩余工程数量出入颇大,全隧道已完工地段需清除正洞、平导、2号斜井的淤泥及塌方数共计48475立方米,约等于开拓1200米的中等石质隧道的出碴量,折合成洞米约为885米,加上续建1473.13米, 总共2358.17米。

根据上述调查的资料,团、营两级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施工兵力部署方案,组织设计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规划洞内外场地部署,并提出出口为隧道主攻方向,建议入口增设1200米平行导坑。但是倒墙、掉拱、塌方开裂原因研究不够,错误地认为是长期水泡的原因,当时水到拱脚以上了。这水泡仅是原因之一,而没有对复杂地质引起足够重视,也知道片岩多是泥灰岩、绿泥岩等,受浸泡后变软化且有可塑性,但是否有膨胀就弄不清楚了,对施工影响到底有多大更不知道,因而成了自然的奴隶。战士们吃尽了苦头,上级多次批评我们,我们自己也不满意,设计部门和上级认为是施工质量问题。当然,施工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问题。当时施工中想了不少法子不断改变设计,如混凝土等级由原来的140级提高到200级,加大拱的厚度和拱脚,打托梁等等,但效果不明显,仍存在拱架未拆前拱脚以上一米处纵向开裂。有时拱架压断,卡口梁挤断、变形现象仍然不断发生,直到全洞通车后又发生整体道床上涨20毫米。在1290米长度内,严重的80米,炸掉重新抑拱,铭仰拱。1977年5月5日,K313+949附近水准点上涨424毫米。我们将情况报告设计院,取回样品到兰州化验,结果是水沟倒歪,洞中心线移位,检查整体道床质量超强。我们又取样品到北京地球物理研究所请教,汇报施工过程和化验样品地质分析。经过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化验,蒙托石30%,伊利石50%,高岭石20%,结论是地质问题。专家分析,在这样的地质情况下建隧道是很麻烦的,主要没有考虑到地质流变、地下水处理的问题。1974年中科院地质研究所胡海主任到现场勘察,当时说服不了现场个别有关人员,他回京后就写信给铁道兵政委吕正操,阐明了观点,关角隧道灾害是地质问题造成的!为什么施工单位和科研所的意见一致呢?因为前者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得出来的,后者是科学的分析结果。那么为什么设计部门和个别领导和个别技术干部不承认地质问题呢?一是对地质这门自然科学发展认识不足,事实上也不可能全部认识,依照原来结论,是怕否定了原来结论也否定了自己?怕承担不了责任?说到底没有实事求是,没有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二是忘记了毛泽东同志说过的:“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抱残守缺阻碍了前进,这也不足为奇。正如列宁所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首先得和基本的观点。”毛主席又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的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经过科学化验,分析实践证明,统一了认识:还是地质问题是主要的。设计与地质不符,承受不了地质本身造成的压力,所以横向开裂,地质上是必然的结果。最后,实事求是地改变了设计,进行有效处理,才解决了问题。但是,这给国家造成了资金、材料、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我们挖进下导坑时白天挖进支撑,第二天看就不成形了,被压得下沉,东倒西歪,根本不能用了。没有办法,就更改为上导和拱,加边墙向前进,这样才好起来。也是针对隧道条件的不同,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因地制宜,慢慢调整工序,这样施工才有底了。虽然经常变工序,对施工有干扰、有影响,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改不行呀!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