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军旅情怀(一百七十)从战火中走来的宣传队(二)

  题图设计:张忍干 从战火中走来的宣传队

  (二)

  在硝烟中成长

  

  宣传队每次下连演出时,都要事先掌握团战勤值班室的敌情通报,并和连队首长电话沟通好演出地点,确定我们的行走路线,商定好连队集合时间。宣传队出发前,我们在团部驻地画完妆即上车出发。到达演出场地后,我们按既定的分工进行演出前的十分钟准备工作。

  创作组在达到目的地后,立即和连首长交谈,收集好人好事,并写出台词交到队员手中。按照固定形式、固定队员、固定乐曲稍作排练,就能作为开场节目上台演出了。这样的节目,当然受到了连队首长和战士们的高度赞扬!

  战地演出,时常有突发战事发生。

  1967年7月的一天,宣传队下午三点从团部出发、到距离古螺车站一公里的麦庄村九连驻地去慰问演出。由于进入驻地的临时便道被敌机炸毁,汽车已无路可行,战友们只好下车,打着红旗,提着乐器,抄近道行走在越南老百姓稻田地中的田埂上。正当大家说说笑笑连蹦带跳的往前走着的时候,一架敌机突然临空并俯冲扫射,大家来不及疏散,也没有地方可隐蔽,只好把乐器和红旗抱在怀里,就地趴在田埂上。所幸的是,这是一架单飞的F105战斗轰炸机,可能是我们的红旗暴露了目标,所以就偷袭了我们。还好,除崩了一身被火箭炮激起的泥水外,我们毫发无损。刚到村头,就看见很多战友急匆匆的向我们跑来,连长边跑边问:怎么样?伤着了没有?我们说:没事,一切正常。连长接着说:刚才看到敌机对你们扫射,可把我们急坏了。看到你们没有伤亡,我们也就放心了。

  在战场上,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比这还厉害的场面也见得多了。这只不过是战场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不足为奇了。

  1968年底到1969年初,一大批有文艺特长的新兵被抽调到宣传队,立马让宣传队“兵强马壮”了。他们的到来,组织更加健全,节目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演出更加精彩!

  此时的宣传队员已达人,是建队以来的最高峰。

  队长:徐晓夫、指导员:罗生高、副队长:张忍干、演出队长:樊哲学、乐队队长:李波海、郝广振、袁晓东、严运国、褚明贵、胡泽润。郝国山、梁德欣、王荣、何秉冲、何四喜、王新明、金厚山等。

  1969年底,我们奉命到广西龙州去慰问回国归建的部队。友谊关边防检查站留下了我们的身影,龙州古城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和归建部队暂短的相处,使战场上并肩作战结下的生死情谊永远留在了战友们的心中。当然,看到他们凯旋而归,也增加了我们思念祖国和想念亲人的无限情怀!



  长期的战斗生活和战场演出,让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实战经验。宣传队组建伊始,一台节目从创作、排练到演出,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后来只需要一周就可以完成了。这样,巡演的周期越来越短,而演出的节目却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演出越来越精,深受战友们的喜欢。

  几年下来,我们打磨出很多喜闻乐见的保留节目,同时,不断创作新节目,做到保留精品,常演常新!

  如:表演唱《一等功臣黄柏海》、小歌剧《排弹英雄向成湘》、表演唱《三战三捷》、湖北慢板《RF4C歼灭记》、群口词《舍身救战友》、表演唱《群威群胆战塌方》、表演唱《推起我的小推车》、天津快板《一只破土筐》、对口词《路》、京东大鼓《一双解放鞋》、小歌舞《战火深情》、小歌舞《阳光映照战旗红》等等,不一而举。

  支队每个宣传队都有一面奇特的大鼓。这种大鼓,全世界只有七、八面,因为它是用击落下来的美国飞机的副油箱加工而成。大鼓一响,加上防空洞里回音缭绕,其震耳欲聋的响声久久回荡在山谷椰林!

  回国后的第一场演出,就是代表援越抗美部队,参加在北京召开的“铁道兵基层文化工作交流会”,交流会上宣传队演出专场,都是精选的在援越抗美期间的精品节目。包括表演唱《推起我的小推车.、歌舞《三战三捷》、京剧清唱《雄心壮志冲云天》等节目,受到部队首长和与会者的一致赞扬!

  在援越抗美战场上,宣传队五年共有九次集中巡演,创作文艺节目近200个,各种大小演出约300余场,新老队员九期轮换,参演成员百余人次。



  战友们高度概括战地宣传队:“一块幕布、两根钢管、三根长绳、四个帐蓬钉,就是宣传队的演出舞台,战士们抢修、排弹、痛击美国飞机,就是宣传队的精彩节目!硝烟战火中的宣传队员可亲、可爱,可赞、可敬





  七律•从战火中走来的宣传队

  张忍干

  援越抗美战火燃,

  铁道兵勇赴前线。

  二师七团宣传队,

  硝烟中显英雄胆。

  歌声鼓舞士气高,

  笔锋如剑斩敌顽。

  岁月流转情未改,

  铁血精神永流传。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