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在京部分战友、编辑座谈会纪实



 

  在京部分战友、编辑座谈会纪实
 

  中秋、国庆节前夕,由铁道兵文化网组织,铁道兵文化网、铁道兵战友网、新华网《永远铁道兵》在京部分编辑和志愿者,于2021年9月11日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总干事、铁道兵实业服务委员会副主任、铁道兵文化网执行总编:关丽荣女士;铁道兵实业服务委员会副主任:陈朝凯先生;铁道兵文化网编辑:李娟、马淑然、陆世亮、张开喜等;铁道兵文化网美篇编辑:卢桢、董云秋等。铁道兵战友网编辑部主任:陈大瑗,副主任:贾庭欣,新华网《永远铁道兵》编辑:廖大恳、志愿者孙建敏、徐爱信、王杰等。
 

  前排左起:卢桢、张开喜、关丽荣、陈朝凯、陈大瑗、廖大恳、

  后排左起:李娟、陆世亮、马淑然、徐爱信、孙建敏、贾庭欣、董云秋

  左起:董云秋、贾庭欣、陈大瑗、孙建敏、徐爱信、廖大恳、

  张开喜、关丽荣、陆世亮、卢桢、马淑然、李娟
 

  座谈会由关丽荣执行主编向全体与会者介绍各位编辑情况,关总首先代表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主任、铁道兵实业服务委员会专家顾问、名誉主任张楚然同志、 铁道兵实业服务委员会牛玉敏主任以及全体领导向同志们、战友们表示问候,祝各位战友国庆中秋佳节快乐!

  关总说:铁道兵文化网、铁道兵战友网同是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的阵地,是联系战友的纽带,我们的宗旨是: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让历史记下铁道兵。

  关总接着对每一位编辑进行一一介绍:总编辑罗祖权同志,今天有事没能参加座谈会,罗总原在新华社机关工作,铁道兵十五师战友,自从他担任我们总编以来,投身于铁道兵文化公益事业,领导铁道兵文化网工作,在自媒体和网络宣传中,把握方向,和党和国家主流媒体保持一致,为秉承铁道兵文化的宗旨,辛勤工作,使网站积极将一些好的作品在新华网、今日头条等媒体广泛的宣传。罗总对我们网站管理和要求特别严格,经常和编辑们说:“咱们网站是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的‘喉舌’,必须保证宣传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确保在我们的网站不能出现问题”。他每天都要在本网上进行浏览,一但发现个别作品有问题,他都会及时提出来并督促纠正。罗总说:“铁道兵文化网、战友网,是兄弟,要团结协作,并肩作战”。
       2020年“永远铁道兵获2020新华号最具影响力的创作机构”,与罗总的领导有方是分不开的……

  关总说:“这两个网站,双方过去一致协调的是比较好的,目前业务开展比较正规”。

  原国家机关、部队、铁建退下来的老领导、广大的铁道兵战友给予我们网站大力支持和肯定,并积极为网站投稿,这些都是我们网站和编辑们无私奉献、甘愿做志愿者的动力之一。
 

  执行总编关丽荣在座谈会讲话

  与会人员在听关总讲话
 

  关总说:卢桢编辑,美篇作的非常棒,每次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铁道兵实业服务委员会的大型活动,她都会编辑出精美的美篇和写出通稿分享到各群让铁道兵战友们欣赏。不仅如此,每次的会议前后,卢桢同志,都是积极主动地参加会务筹办,她也是近70岁的人了,忙前忙后,不辞劳苦。老领导、战友们对卢桢的工作给与了充分的赞誉和褒奖,可谓铁道兵文化优秀的志愿者。

  李娟编辑,负责今日铁建栏目,作事特别认真,对编辑工作也很积极,给她发去的作品,她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编辑任务,审稿也很细致……

  侯小娜编辑,最近回老家联系孩子上学的事,今天没能参加座谈会,她是铁道兵文化网唯一的在编人员,每天要按照领导的布置,处理很多有关铁道兵公益基金、铁道兵实业服务委员会的日常业务,在网站兼职做编辑工作,每天都要编辑大量的作品上网。侯小娜同志在网站虽然年轻一些,但也是两孩子的妈妈,孩子在河南老家,侯小娜长期在北京工作,平时没有时间回去照顾自己的孩子,无法做到尽母亲责任,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上,几乎每天加班加点工作,每当碰上有关铁道兵公益基金、铁道兵实业服务委员会开会的时候,侯小娜作为领导身边的业务人员,更是忙前忙后,忙过不停……,是领导身边的好助手,优秀的铁后代。

  今天有一位铁二代参加了活动,她是铁四师老师长孙海同的女儿孙建敏,她对铁道兵有着深厚的情感,在部队长大的她,为传承铁道兵文化,积极参加铁道兵组织的各项活动,她写回忆文章,让历史记下铁道兵,她是铁二代群的群管,是北京铁道兵战友艺术团合唱团的演员,她的身影融入在铁道兵的群体里,为铁道兵后代做出了榜样……

  贾庭欣编辑,她是铁道兵战友网编辑部副主任,积极配合主任工作,其本人业务能力强,水平高,为人谦虚厚道,每次发给她的作品,她无论多忙,都出色地完成任务,受到战友们的好评……。

  陆世亮编辑,在铁道兵文化网作编辑,也是铁道兵战友战友艺术合唱团的执行团长,在组织排练和多次演出中,克服着经费困难等实际,先后在“金色时光”等现场演出并获奖……

  廖大恳编辑,今天是远道而来到北京有机会参加我们的座谈会,他是铁道兵战友网编辑,同时是新华网《永远铁道兵》的编辑部编辑,工作特别积极认真,在和铁道兵文化网编辑共同使用《永远铁道兵》新华号中,团结协作,和《永远铁道兵》编辑部的同志们共同发表作品……

  陈大瑗是铁道兵战友网编辑,作为铁道兵战友网编辑部主任,她领导网站人员,将网站办得有声有色,是铁道兵战友网的核心编辑之一……

  马淑然编辑,她负责书画摄影栏目的编辑,她不但编辑水平高,还给作品添加素材,修改文字,经她编辑的作品,有50%以上推送到了新华网和今日头条,她腰椎曾经压缩性骨折,但她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出色地完成铁道兵文化网的公益工作,是一位作者喜欢的好编辑。

  董云秋编辑,美篇作的非常漂亮,今年“七 一”庆祝建党100年,铁道兵文化网安排作一个铁道兵老战士《光荣在党五十年》专辑,一共编辑了8集,董云秋同志组织卢桢、候小娜等编辑,前前后后作了大量的工作,加班加点的编辑修改,有的编辑同志都累病了,美篇专辑一发表,老战友们看到后,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

  张开喜编辑,按照分工,他负责每周一、周二文苑栏目的作品编辑,他都是按时完成任务,不仅如此,当遇到别的编辑忙不过来或者有事时,主编就把作品发给张开喜,他从来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编辑任务,他还积极创作投稿,今年7月份,他积极收集、整理、上报13师的铁道兵老战士《光荣在党五十年》相关资料。与此同时,他积极参加社区党支部活动,把铁道兵精神宣传到了社区里,受到怀柔区龙山街道迎宾路社区领导的表扬。

  徐爱信战友,是铁道兵文化网的志愿者,为网站推荐了很多优秀作者和作品,她是二师的战友在北京的负责人,工作严谨,态度积极,为铁道兵文化网工作的推送做了大量的工作。

  还有很多在外地的铁道兵网站的编辑和志愿者,没有到场,但是他们为铁道兵文化的网络宣传,辛勤的工作着,他(她)们是铁道兵退役军人中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宣传铁道兵文化的排头兵,在此向他们(她)表示感谢和敬意!

       关总在会上尽是表扬其他(她)编辑同志,一句话也没有说她自己,其实要我说,关总是最值得表扬的人,还是我来说说吧:铁道兵文化网执行总编关丽荣(乐在其中)同志,铁道兵战友,也是年过花甲的人了,她兼任的职务很多,其中包括有: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总干事、原北京铁道兵战友联谊会副会长、现铁道兵实业服务委员会副主任,退休后一直是投身于公益事业,长期直接领导铁道兵文化网工作,为了做好网站业务,关总废寝忘食的工作。去年她喜添外孙女,但也给她增加了新的重任,有时候要去郑州照看外孙女,白天带孩子,还要处理网站的一些急办的事,到了晚上,就开始忙于编辑作品上网(包括本网站作品的编辑、向今日头条、新华网推荐作品),每天还要给编辑们安排作品编辑任务,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多才休息。她除了做好铁道兵文化网的工作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业务,譬如: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原铁道兵北京战友联谊会、现铁道兵实业服务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关会议,全部都是由她来策划并组织实施,往往一个会议前前后后都得忙好几天。她的爱人王杰先生,在关总的一切公益活动中,都是为关总扮演着服务员的角色,为她开车、提包、倒水等,忙前忙后,忙个不停。每次在会议结束时,关总都是筋疲力尽的回家…… 2020年“永远铁道兵获2020新华号最具影响力的创作机构”,与关丽荣的得力领导功不可没……

  铁道兵文化网、铁道兵战友网近些年来,为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作了大量的工作,将铁道兵战友广大作者的作品,及时编辑上网,让广大的铁道兵战友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让社会记住我们这支伟大、光荣的铁道兵部队,让铁道兵精神永放光芒……

  “永远铁道兵”荣获新华号2020年最具有影响力的创作机构,这是全体编辑和作者艰苦努力的成果,这些年过花甲、年逾古稀的战友们,他(她)当中有的身体还患有疾病,大家都是当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人了,在这没有分文报酬地公益事业中,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如此认真负责,大家的奉献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与会编辑和志愿者们就餐时在认真听陈朝凯副主任讲解网络安全知识

  铁道兵实业服务委员会陈朝凯副主任对铁道兵战友编辑和志愿工作者们,进行了网络安全知识的讲解,提醒大家要按国家对网络安全的要求做事,遵守法律法规,为铁道兵增光添彩。在双节将近的日子里,对铁道兵战友编辑、志愿工作者和远道而来《永远铁道兵编辑部》编辑廖大恳及家属送上良好的祝愿!

  关总代表罗总,提前祝各位编辑中秋节、国庆节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更多内容请关注美篇

  美篇链接、请点击查看

  图片来自会务组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