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怀念老八路原铁一师董超师长》

  导读:我是71年入伍,在铁道兵一师服役。当时我入伍期间,我的师长是董超老八路。我曾听过他在大会上作报告,也曾看到他下部队时看望干部战士的情景。在我印象中,他是铁道兵一师历任师长中威信最高,评价最好的师长。他从师长直接下令到铁道兵长沙军政干校当校长(正军职),这就充分说明,不仅仅是铁道兵一师干部战士对他评价那么高,也是上级组织对他的信任和认可。

  几年来,我一直搜集我师老红军、老八路、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老首长、老英雄资料。通过本人及家庭采访,网络资料收集分别采访了老红军李万华老师长,抗美援朝时期二团团长、十师老红军李兴弟老师长,新四军原铁道兵一师张万和政委、四团张群参谋长,老八路原铁道兵一师崔宗杰副政委,原铁道兵一师政治部副主任、八师政治部魏逢春主任,抗美援朝战斗英雄杨连弟、刘长岭、李云龙、史阜民等老前辈二十多人。

  可惜,几年来,我一直想写董超老师长的有关资料来进行怀念追思,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有关资料。还好,前几天,我看到同连王慕习老战友发表《深切怀念董超老师长》的文章,写的真实动人。征得慕习老战友的同意,我将此文发给铁道兵一师老战友分享,让我们共同追思怀念我们铁道兵一师董超老师长。

  1965年至1975年入伍的铁道兵一师老首长、老战友和长沙军政干校管理人员及各届学员一定会记得董超老师长(老校长)在铁道兵一师和长沙军政干校所作的贡献。请您在美篇中留下您的追思片段。

  董超,山东省长清县人,1920年11月出生,1938年2月入伍,同年7月入党。历任指导员、干事、营长、参谋长、团长,铁道兵第一师参谋长、师长,铁道兵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正军职离休干部。

  原铁道兵学院院长董超同志,因病于2011年5月6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深切怀念老师长一一董超(上)

  文/王慕习

  和董师长及他们家接触不是太多,相处也不算长,可是董师长和他的夫人彭阿姨却给了我极大的影响。虽然我口才不佳,表达能力不强,可我还是一遍又一遍地向战友、家人和亲朋们诉讲;尽管我不善写作,缺乏文学素养,可当我再次看到董师长那钢毅中还透着慈祥的遗像,仍禁不住内心的激荡,一心想把切身的感受写成文章,奉献给董师长并和战友们分享。

  从在长沙铁道兵干校工作过的战友那里得知了董师长(一九七五年升任该校校长,可我还是习惯的称他师长)与世长辞的消息,十分震惊,万分沉痛。多么好的首长啊,怎么就走了呢?记忆的翅膀情不自禁地把我带向近四十年前与老师长相处的时光,老师长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爱兵如子 平易近人

  一九七四年春天,我结束了在铁五团卫训队的学习回到了铁一师机关所在地一一湖北省丹江。我没回原单位特务连,被直接安排到师司令部门诊所工作。刚上班不几天,老所长李开南交给我一个任务,他说董师长最近操劳过度,睡眠欠佳,要我每天凑首长空闲时去给他打针。接到这个任务,我既兴奋又紧张,有些担心还有点害怕,心情极为复杂。先说兴奋吧:我是农村生来农村长,当兵前见到过最大的官是生产队大队长。入伍后,我眼界大开,我不仅和班长、排长、连长生活在一起,还在新兵团动员大会上聆听过政委的报告、团长的训导。

  更幸运的是,一九七三年三月底的一天,我所在的新兵一连二排代表全团参加了在六里坪教导队举行的全师会操表演。徐(成山)副师长、崔(宗杰)副政委莅临观看,并对我们的刺杀表演给予了高度赞扬。虽然只是远距离目睹了两位师首长的风采,但激动的心情仍难以言表,特别是受到表扬后,往日训练的疲劳和辛苦一扫而光。而这次是让我亲自去给董师长打针,他可是全师首屈一指的大官啊,能不让我兴奋和激动吗!再说担心,此前常听机关的同志谈起董师长,大家对他既佩服又敬畏。印象中他就是一位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刚毅果敢、雷厉风行的军事首长。我一个新兵,刚到门诊所不久,他相信我吗,让我给他打针吗?他会不会嫌我打得不好或疼吗?……一系列的担心后面,我甚至有些害怕。但这是任务,作为军人,我不能推,也不能让,因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我还想,既然派我去,说明老所长相信我,有领导的信任,我有什么好怕的,他官再大,再厉害又怎样,从工作角度看,他还是我的病人呢。再说啦,我有四年赤脚医生的工作实践,又刚结束了半年多的卫生员培训,各种注射,尤其是肌肉注射早已熟练掌握,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有什么好怕的呢?就这样,我也搜肠刮肚地找出一些优势条件来为自己打气壮胆。晚饭后是首长休息放松的时间,按照所长的意思,我凑这个时间来到董师长家。一家人正在用餐,见我到来,热情地给我打招呼。因我是第一次来,所以我先做了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董师长听了,放下碗筷走进里屋,侧卧床上等待打针。我压根没想到他会那么顺从和配合,我以为最客气的话也得等他吃完饭再打针。我赶忙说:“首长,不急,吃完饭再打吧。”可董师长说:“打吧,打完就没事了。”说话间,他解开腰带做好了准备。看到这个局面,我只能服从老首长了。

  在打开针具包配药的同时,我在想,难怪大家都说董师长雷厉风行,军人作风呢,连打针这点小事也不含糊,真叫人佩服。“小王啊,你啥时当的兵?多大啦?家是哪里的?”我一边配药,一边想着问题,耳边传来董师长亲切的问话。我赶忙回答:“当兵刚一年多,二十岁,老家山东郓城。”“噢!我们还是老乡呢,我家是长青的。”董师长得知我是山东人后,显得很高兴,称我是老乡,还说他是长青的。也许老首长考虑我初来乍到,怕我紧张,给我聊几句让我放松一下吧。虽然才聊了这么几句,我突然感到心里面热乎乎的,先前的紧张、拘束、担心、害怕感一下子减轻不少,忐忑不安的心也平静了许多。

  我小心谨慎地给董师长打完针,转身收拾针具包时,没想到董师长迅速翻身下床,衣服未及整理好就给我准备洗手水,还拿来香皂毛巾让我洗手。我连忙说:“首长,不用啦,我回去洗就行。”一边说,一边慌忙往外走。董师长伸手把我拦住说:“快洗手,和我们一起吃饺子。”说句心里话,自打进门,我一眼就看到一家人在吃水饺,鲜亮的水饺让我眼馋和羡慕,打针的过程中,水饺的香味还一阵阵扑鼻而来呢!我确实想尝尝这久违的北方美食。可此地毕竟不是我的家,这可是铁一师最大首长的家啊!而且我又是初次登门,初次认识。我强克制着自己的欲望,假装对水饺并不特别感兴趣的样子说:“首长,我吃过饭了,正饱着呢,不吃啦”“那也不行,少吃点可以,哪有山东人不吃水饺的呢!”看来,董师长是真心地叫吃并非虚让,那口气不容置疑。理智告诉我不能冒昧,但现实又告诉我不能让老首长失望,矛盾的我略微迟疑了一下,这时董师长夫人彭苒英阿姨已将水饺端了过来。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我很不自然地在董师长对面坐下,当真吃起了水饺。“好吃吗?咸不咸?”彭阿姨问。“好吃,不咸。”我一边回答,一边不住地点头。说实在的,可能是由于太激动和羞怯,开始吃下的几个水饺,真的没品出什么味来,根本没嚼碎就咽下去了。“唉,小王啊,你是郓城的,离梁山不远吧?”董师长问。我回答:“是的,晴天的时候站在我们村头就能清楚地看见梁山了。”“郓城是水浒的故里,出了很多英雄好汉,不是说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吗?”董师长问。我答道:“家乡很多人也都是这么传说的。”“噢,对啦,梁山的香椿芽可好吃了,特别是炒鸡蛋,就是现在这个季节的最好,你喜欢吃吗?”董师长又很有情趣地问道。我回答:“是的,我也很喜欢那里的香椿芽,味很浓且特别香。”

  真奇怪了,刚坐下时心里还忐忑不安呢,董师长仅几句家常就使我的心一下子平静下来,就好像他会施法术一样,叫我很快产生了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一刻,我才真正感觉到嘴里的饺子又鲜又香,美味无比。不经意间,我已吃下去小半盘水饺,大概有八、九个吧。说句实话,要是在平时或者在家,别说这一盘水饺,就是再多点,哪怕是在饭后,我也能把它搭进去。真的还想吃,但理智让我不得不停下来。第一次到这么大的首长家,就这么不客气,已经很过分了,再不克制点,一家人会笑话的,我得给老首长留个好印象。我努力克制住贪吃的欲望,起身告辞了彭阿姨和董师长。

  出得门来,我心花怒放,脚底生风,连蹦带跳也释放不了我心头的快感,在没人看见的地方禁不住来了两个旋转,快乐的像只小鸟,如果有翅膀,那一刻我肯定会飞起来的。欢心、惬意、倍爽等形容心情愉快的词语在那一刻被我体会得淋漓尽致。当夜和次日一整天,我都沉浸在那无比的幸福和美妙的感觉中。

  因为是第一次执行这样的重要任务,回来后,我把整个过程向老所长作了汇报,只是我有意隐瞒了吃水饺的情节。因为我到门诊所时间很短,唯恐所长说我不懂事,要是一开始就有个不好的印象,那以后还咋混啊!所以,我很谨慎地有意避开了这一情节。所长听了我的回报,看着我略显得意的样子(我虽努力克制,但心里面的愉乐还是不自主地有所流露)满意地说:“好,完成得不错,这任务就交给你了,你可要按时去完成奥!”“是!请所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我的回答是那样的坚定和爽快,和昨天刚得知叫我去给董师长打针时的心情和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对比和巨大反差。现在,我已经把它当做一件很快乐的事去做了。

  第二天,在企盼中吃过晚饭,准备再去给董师长打针。虽然我很想马上再次见到他,但我还是特意磨蹭了一小会才向董师长家走去,因为我怕再“赶”上饭碗。

  进了门,我吃一惊,眼前的情景和昨天几无两样,一家人正在吃饭。顿时,我真感到有点尴尬和不好意思。“回去吧,一会再来”我脑子里闪出这样的想法。当我转身正要往外走的时候,董师长大声叫住了我:“快进来啊,咋又要走呢!”我说:“首长先吃饭,我等会再来吧。”董师长却说:“不碍事,我已经吃完了,快进来吧。”我只得顺从地往里走。进屋门时,我扫视了一下桌上的饭菜,啊!首长今天吃的是汤圆。和昨天一样,董师长起身进了里屋,侧卧在床上,我还没准备好针和药时,他已经摆好了姿势,很让我感动。我仍然按照“两快一慢”的原则给他注射完,只是比第一次推药的速度更慢了点。我一边附和着董师长的话,一边在注射部位附近轻轻地挠着痒,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痛感。注射时间延长了,又弯腰又低头的,当然比正常注射要累点,但当我看到董师长从始至终都没有一点痛苦的表情时,我心里十分高兴。说句心里话,和董师长虽然相识接触才两天,但我内心对他已不再是单纯的敬畏之感,而是产生了敬爱之情。

  注射完毕,我收拾针具时,董师长还是迅速起身,衣服不及整理好,一只手给我端来脸盆,“小王啊,收拾好了来洗手,吃汤圆。”我抬头向门口一望,昨天的一幕再现眼前,只不过昨天是水饺,今天是汤圆。我仍然客气了一下,但底气明显不足,因为我猜着如果不吃几个,董师长是不会放我走的。仍然是恭敬不如从命,我洗手,坐下,在董师长和彭阿姨的热情招呼声中,我舀起一个汤圆放在口中。说实在的,汤圆并不是像一些文学作品里描写的那样好吃,也没有想像中那样美味,因为那个年代的汤圆只不过是一个个小糯米团子煮熟后蘸点糖而已,和现在市面上包了各种馅料五花八门的元宵在味道和口感上确实相差甚远。

  但不管怎么说,在当时,它对我这个北方兵来说诱惑力还是蛮大的。当兵前从没见过,更别说吃了,记忆中只在新兵连有过一次吃汤圆的经历。十几个人围着一盆糯米面块,团成一个个小圆蛋蛋,借老乡的大锅煮成了一锅粥。粘乎乎的每人一碗,要不是撒了些白糖,真不知能否吃下去。

  彭阿姨手巧,做的汤圆一个个圆溜溜亮晶晶白生生的。看着面前一小碗晶莹剔透胜似工艺品的汤圆,之前对汤圆的一些成见瞬间又烟消云散了。最让我难忘的是,董师长亲自从里屋捧出一个盛着白糖的白底兰花很考究的小罐,放在我面前,还亲自往我碗里放上糖。那一刻,我真的是感动坏了,我努力克制并故作镇定,要不然,激动的泪水真的要夺眶而出,真的要失态了。我边吃边想,父亲固然爱我,但十几年来我也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待遇和如此的感受,爱兵如子,莫过于此啊!

  之后十多天里,我仍然每日去给董师长打针,可我再也没有当过不速食客。不是我口福已尽,也不是我不再贪恋美味,我确实是感到不好意思和过意不去了。我再去他家的时候,会稍晚一点或者在门口稍停一下,确定没有吃饭的动静后再进去,所以再也没有“赶”上过饭碗。

  够了,足够了,意外的两次美食经历,几十年来在心里总是感到甜蜜蜜、美滋滋的,这幸福感足以伴我终生!

  为人师表 大将风范

  董师长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戎马生涯几十年养成了典型的军人素质和作风,这在广大指战员特别是机关干部中是有口皆碑的。他十分注重仪表,军人的形象和作风,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完美无缺。无论是在办公场所、机关大院或下部队时,他从来都是着装整齐、洁净得体,连风纪扣都扣得严严的。他举止端庄,谈吐大方,军事素质过硬,纪律观念极强,大家经常谈起董师长,对此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

  功垂青史 百世流芳

  可是,可是啊,万万也没想到,丹江一别竟成了永远。我追悔莫及,当年说好的再见,为什么不能抽点时间在您有生之年去把老首长看望?我在内心大声的呼喊:董师长啊,您匆匆忙忙的去到那边,难道是吴刚捧出桂花酒,常娥献舞请您去赴宴?难道是天国有约,您另有升迁?董师长啊,您爱部队,爱生活,爱家庭,您一定还牵挂着众多的战友和属下,您一定还把这五彩缤纷的世界留恋,您一定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您一定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王姓小老乡把您日夜思念!

  生命历程虽有限,花儿开得却鲜艳。董师长您安心去吧,不必再有任何的挂牵,当年跟随您转战南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的铁道兵一师的战友们,以您为榜样,遵照您的教诲,在分别后的几十年里,各自不仅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建设了自己温馨幸福的小家园。尊敬的董师长啊,我受您的影响最深,您的优秀品质,您的模范作用,您的高风亮节,您的大将风范……几十年来使我受益匪浅。我虽不才,也没坐上大官,但我至少从您那里学到了怎样做人,自尊自爱。现如今也衣食无忧,心态平和,与世无争,倒也坦然。

  董师长啊,您就这样的走了么?您不等我和战友们为您送行,也不说声再见。也许您知道此一去路程遥远,极乐世界的天国之旅有往无返,此生没有再见,说了也是枉然。可是董师长啊,要知道,您这一去,给我和战友们留下了莫大的遗憾和十分的不情愿,还留下太多的回忆和万千的思念。董师长啊,“您可走好啊”,这是我的心声,也是铁一师全体指战员对您最后的祝愿!

  敬爱的董师长啊,您虽然去了,可是您的丰功伟绩將永垂青史,您的光辉形象将永照后人、您的高尚品德将千古流芳!我将深切地怀念您,您永远活在我和战友们心中!

  董师长在担任铁道兵政治学院期间,为铁道兵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材和政工干部。在培训期间不仅按总参、总政教育大钢培训,还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培养大批铁道兵军政干部人材。

  董师长和家人在不同时期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董校长陪同铁道兵陈再道司令员及兵部有关首长参观韶山时合影。

  董校长陪同刘金轩副司令参观长沙清水塘时合影。

  铁道部十一工程局兵改工十周年,邀请原铁道兵一师师首长参观丹江水厍时合影。

  董师长和张万和政委陪同上级首长在襄渝线武当山隧道检查工作时合影

  铁道兵一师师首长及党委委员在一起合影。

  在昆明师部门口,部分师首长和警卫排战士合影。

  1968年铁道兵一师抗美援越专家组去越南时在友谊关合影,二排左二是石副师长,左四是董师长,左五是李云龙(排爆专家)。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