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民族画报》上的“铁道兵”(1)

 

        《民族画报》由国家民委主管、出版,与《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并称“中国三大画报”。

        《民族画报》以图文形式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民族政策,反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成就。铁道兵承建的铁路工程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多,如青藏铁路、包兰铁路等。我看到过不少《民族画报》刊登铁道兵在少数民族地区修建铁路的新闻摄影,以及画家创作的铁道兵与少数民族“鱼水情”的美术作品。

        1980年4月出版的这期《民族画报》,以《南疆新路》为题,400多字短文、6张照片报道南疆铁路;封底“呼应”南疆铁路,同时刊登铁道兵画家黄嘉善创作的3张一组版画《铁路西进》。

        《南疆新路》是为了庆祝、纪念南疆铁路通车而刊发的。南疆铁路起自吐鲁番,至库尔勒,长476.5公里。由铁道兵第五、六师(另有铁四师十九、二十团属六师)、独立机械团、直属通信工程营,以及地方铁路工人共同修建。工程1974年4月开工,1979年11月完成铺轨,部分路段通车运营。画报的选题、组稿、出版周期长,通车4个月后出版也是及时的。《南疆新路》刊发在“头条”,2个页码,其中一个是封2。

        《南疆新路》介绍南疆铁路简况,赞扬英雄的铁道兵、筑路职工。6张照片构图精美,气势恢宏;为人力、机械施工,列车飞驰大桥,通车庆典,维吾尔族干部党培新(铁道兵五师),内容全面,用心之至。

        今年初新冠辞世的铁道兵画家黄嘉善的版画《铁路西进》取材青藏铁路,雪山、钢轨、藏民、骆驼等构成一幅浓郁的民族风情画。

        南疆新路
        庞吴  李潘摄影报道

        这条征服"火焰山",使丝绸古道变通途,是多少世纪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现在,北起吐鲁番南至库尔勒西站的南疆铁路就有相当一部分是沿着古“丝绸之路”逶迤而行的。它的全线铺轨通车,使铁路穿越天山的宏伟画卷终于展现在人们面前。

        南疆铁路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新修的一条铁路,全长四百七十六公里。由于沿线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工程艰巨。铁路一起步就要穿过吐鲁番盆地边沿浩瀚荒漠的大戈壁。这里曾经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遇到大风口,骆驼也刮跑”的地方,但英雄的铁道兵部队和筑路职工,敢与大战“火焰山”的孙悟空比高低,仅用一年多时间,就铺轨通车一百多公里。以后线路进入深沟峡谷,由海拔八百米爬高至三千米,他们又战严寒,削冰凿雪,平了几十个山头,填起几十道深沟,凿穿了三十多座隧道,架起四百六十多座桥梁,终于在去年十一月三十日完成了铺轨任务。这条线路上不但有我国第四座最长的隧道,还有七座螺旋形隧道,有的桥隧相连,进出口重叠,蔚为壮观。

        南疆铁路的建成,不但对促进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对加强边防战备也有重大意义。
 


南疆铁路吐鱼段通车。

 


在崇山峻岭施工。

 


进出口重叠,形成立体交叉的螺旋形隧道。

 


火车飞驰通南疆。

 


上图:积极参加铁路建设的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铁道兵某某部干部党培新(右)和战友在一起。

下图:惊破千年沉睡的戈壁。
 

铁路西进(版画)

黄嘉善
 

 

 

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