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永不熄灭的军魂
——读孙荣刚先生的《滚烫岁月的军魂
——读梅梓祥<今天的心依然滚烫>有感》
2025年11月2日凌晨,收到孙荣刚先生转来“梅梓祥书屋”公众号发布的两个帖子,一是10月27日发布的梅梓祥先生的《今天的心依然滚烫》一文,二是11月1日发布的孙荣刚先生的《滚烫岁月的军魂 ——读梅梓祥<今天的心依然滚烫>有感》,我已对前篇以《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精锐之师》为题,写了浅显的读后感,经孙先生举荐,于11月3日在荆楚作家网发布,又于11月4日分别在“今日头条”《铁道兵文化》栏目和“铁道兵文化网”推出,我的感受也如同这些英勇的铁道兵战士相聚时的心情一样,心里久久“滚烫”着。
梅先生“导读”的炽烈情感打动人
梅先生的“导读”全篇均是“感动”!一是感动一起聚餐的四位铁道兵二团战友,都参加了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河口大桥抢修;二是感动“这四位战友与荣刚同属一支部队”,在梅先生写了《今天的心依然滚烫》一文后,由于正能信息如流星报马般迅疾传播的连锁效应,孙先生应接如响,写出了《滚烫岁月的军魂》一文;三是感动“我与荣刚同样战友情深。”梅先生忆及“编辑与作者”的那份缘和协作的默契、坚守、奉献与责任担当的职业精神,还有从事媒体工作的共同志向和坚定的信仰;四是感动孙先生工作敬业、深研业务,“被报社聘为记者”“1995年调入中国三峡集团后,历任中国三峡工程报社主任、首席记者、总编”,并获得多种奖项;五是感动孙先生以茶寄情,将这份纯真的战友情愫升华为跨越时空的可感与共鸣,并延绵至文学层面,体味茶香氤氲与自然交融的闲适,深悟自然与心灵融合的深邃禅理,在外界纷扰中保持内心一片澄澈,专注于谱写历史与现实交融、国家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祥和的诗篇,让铁道兵的钢铁意志和永不熄灭的“军魂”世代传承与永恒!
姚教导员身先士卒为国家荣誉而战
孙先生在《滚烫岁月的军魂》一文中写道:“1979年,姚尚明作为教导员,与营长带领三个连队冲锋在抢修前线,将这座‘功勋桥’提前39小时抢通,每天承载着3对列车、1500余台汽车,把弹药与胜利送往前线。”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河口大桥被越军炸毁,“姚尚明作为教导员”,以奋勇当先、积极主动的带头精神,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冲锋在抢修大桥的第一线,体现出姚教导员的领导力、决策力和行动力。战斗中的所有官兵,视国家尊严、国家的荣誉高于一切,全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国家荣誉和国家安全而战的全部意义。
历经战火淬炼 深情著华章
孙先生在文中写道:“我忽然想起当年姚尚明在政治处灯光下,为报道员修改稿件的模样,如今那些战火淬炼的青春,都成了他《西线烽火》《南疆硝烟》等著作里的深情文字。最动人的是姚尚明退休后的坚守。74岁的他像一位执着的‘历史挖掘者’,十余年间搜集铁二团战斗史、整理35年光荣史。凭一己之力,为一个团编著近百万字历史书籍,这在整个铁道兵战友中极为罕见。”当年的姚教导员,一位执着的“历史挖掘者”,持之以恒地“搜集铁二团战斗史、整理35年光荣史”,让人倾佩。
姚教导员对生死“战友情”的支持与尊重,无疑刻骨铭心,渗透骨髓之中了,而对那段历史战争的深入挖掘,对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人物的事迹追溯,对无数牺牲烈士的追忆缅怀,对他们面对外敌侵略,所展现出来的坚定信仰和不屈不饶的民族气节……姚教导员将这些“最可爱的人”的大无畏精神一一总结、深入挖掘与跟进,同样发挥了硝烟战场上的“日夜抢修”精神,在和平年代依然废寝忘食,“日夜奋战”,完成了“为一个团编著近百万字历史书籍”的恢弘篇章。这位年逾古稀的姚教导员,在席间哽咽道:“这是我要完成的最后一本书。” 纯朴真挚的话语,最为感人心脾。这是姚教导员自我加压,主动履行神圣的历史使命,将英雄烈士的信仰和热血,熔铸为激励后人踔厉奋发的原动力,足见一片丹心啊!
姚教导员深知,我们的民族只有为这是烈士英雄立下不朽的丰碑,我们的人民只有从心底里去敬仰、崇拜、拥护、爱戴、永远铭记这些舍生忘死的英雄,让红色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并代代相传下去,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才有希望更加强盛起来。
另外,孙先生也透过“梓祥写的‘掌心的温度’”,对姚教导员心存感恩:“让我想起当年姚尚明握着手为我宣读入党誓词的触感。”一位引领自己心向党,志不移的“入党介绍人”,是自己永远不能忘怀的“心灵导师”!“从战场教导员到历史书写者,他的身份在变,可对战友的情、对历史的责从未褪色。”这是姚教导员心有大爱如星辰璀璨,有志存高远的格局和胸怀,有承接历史重任的能力和担当,愿做纽带,为战友间的心灵沟通搭建桥梁;甘为架梯,为利他人的共同成长积累势能。
这便是“铁道兵永不熄灭的军魂”!
作者简介:
梁春云,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湖北省作协、四川省散文诗学会会员,担任《东栏弄雪》主编、《百姓作家》杂志副主编和多部书籍副主编以及《中国乡村》中乡美驻河南基地副主编。已出版散文集、评论集、诗词集七部,另有文集《春季的云野》《一枝春信》已付梓。在全国各类文学大赛中获多种奖项。
编写: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