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搜寻失联部队 我的事上了《英雄赞》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结束之后,广州军区收集参战部队的英雄事迹,编撰了一本记录广西边防部队英勇作战保卫边疆的《英雄赞》文献,书中记述了我在自卫还击战中的一件典型事例,那是我人生难以忘怀的亲历。

  1978年我任通信团二营无线六连副指导员。那年年底,我因执行接新兵的任务,未能随大部队开赴广西前线,留在营区训练新兵,担任新兵连连长,当时心情有点沮丧,遗憾参加不上战斗了。不曾想前方为保障作战胜利,通信方案变更,广西前指通信调整兵力,我团组织了无线联络预备网,分三路随作战部队前进。我接到命令,率新兵连前往补员。接到这一任务,我真是万分高兴,赶赴前线。当时我连预备队与通信一总站支援的报务员负责广西前指的无线电联络,我担任我连的领班。
 


 

  2月17日凌晨,战斗打响,第一战役重点方向是我边防部队以两个主力师穿插围歼越重镇高平之敌,因此我们的重点也就是要确保这两个师与广西前指和总参前指的无线通信联络畅通。可没料到越南北部山岳丛林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前方部队穿插迂回,运动性大,由于便携式电台功率小,受干扰大,联络出现不畅。42军124师从龙州出境不久,就与上级失去联络。当时情况非常紧急,42军、军区前指及总参前指都不知道124师的位置及情况。这是对越自卫还击第一仗,非常关键,一个主力师去向不明,是否能按布署完成对敌战术合围、保证围歼敌人,是夺取战斗胜利的关键。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千方百计与124师沟通联络。此时,指挥机关及各级首长的焦虑全压在我们这些被誉为“千里眼”“顺风耳”的通信兵身上。在前方的无线预备网和在广州的通信一总站也都接到命令,全力搜寻124师。

  我虽然是政工干部,但也熟悉无线报务,曾担任过电台报务主任。我根据以往经验把注意力放在收容网(专门为与上级失去无线联系的部队设定的专用频道)。当时电台值班的是台长李华德,他已连续不间断工作十几小时了,非常疲惫,精神压力大,我命令他去休息。我接替李台长,戴上耳机,亲自上机。出于对战斗胜利负责态度,全身心地聚精会神在收容网的频率范围反复搜索,排除干扰,认真辨识,突然听到一个断断续续的微弱的紧急呼叫信号,正是我们要找的124师电台。很快,我与124师电台沟通了联络,并帮助该师将待发的特急电报转发给42军,又协助该师与军及军区前指恢复了联络。当时团作训股长李祖民(后来任通信团团长、广州军区司令部通信部部长、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也在现场督战,听到我报告与124师联络上了,他一激动,立即接替我,他亲自上机。与124师联络恢复,保证了前方部队战斗顺利进行,从而取得自卫还击战第一仗的胜利。

  此事对我们通信兵来说是常事,毕竟不像前方冲锋陷阵的将士值得大书特书。战后42军给前指来电,提议给找到失联124师的电台报务人员请功,这才又引起通信团领导的关注。战后,战地记者到我团对我进行了采访,将我千方百计与124师沟通联络的事迹,撰文录入“广州军区部队对越自卫还击《英雄赞》”之中。连队也上报给我立三等战功。团党委在评功受奖中,提出了“三让”——党员让群众,干部让战士,机关让连队的意见,要激励前方部队,立功指标要向排以下干部战士倾斜,连以上干部一般一级一个代表,提倡发扬风格,主动让功。我是政工干部、党员,困难面前敢上,荣誉面前要让!

  在庆功大会上,上级对我进行了嘉奖表彰。我对自己戎马一生中能有幸参加保卫祖国一战,非常自豪,上了《英雄赞》是无尚光荣的!
 

【作者赵经建,1970年12月入伍。曾任通信团二营五连报务员,报务主任。1976年任六连副指导员;战后任团政治处组织干事;1981年调通信训练大队任干事,教导员;1986年调总政长沙政院任教;1992年调总参广州军体院任教。军队政治工作学教授,文职副军级,大校军衔。军队退休干部】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