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神河的交通很方便,十(堰)天(水)高速公路穿神河而过,在神河留有出入口。神河域内也早已村村通公路,据说总里程有200多公里。可是当年神河可是藏在深山人未识,到神河可真是不容易,从安康坐汉江上的小客轮行70多里水路到吕河镇,然后步行30里路走到神河,其中有一段是从吕河的后街沿吕河走小路,翻过分水岭到公路,如果绕行公路还要多走10里路的一个大拐弯,公路也是凸凹不平的乱石子简易公路。如果去旬阳县城,到了吕河则要乘渡船到汉江北岸,然后顺江走30里才到旬阳县城。
当时听说全国只有4个县城没通公路,安康地区就占了2个,一个是紫阳县城,一个就是旬阳县城。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铁道兵修建襄渝铁路时,紫阳县城和旬阳县城才相继通了公路。神河区域内公路也都是路面没有硬化的石子公路,没有公交车,神河中学的农村同学回家全靠“11号车——步行”。
如今从安康市去神河镇交通非常方便,自驾车从安康市南环干道进入十天高速,再行驶40.1公里经东吕路、神楼路,就到了神河镇,全程不到1个小时。如果从旬阳县城骑自行车到神河,从县城走316国道过汉江到南岸吕河镇,再也不用绕10余里的山路,直接穿过一条长达12里多长的冬青隧道,全程26公里多,骑行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1972年夏天,父亲从神河区委调到旬阳县城,因为还有半个学期我就高中毕业了,不想再转一次学,我们家就还没搬去县城。等我高中毕业整天没事干,有一天心血来潮,我借了母亲工作单位银行的自行车,决定骑行到县城去找父亲。
这是我第一次去旬阳县城,因为是骑自行车,不能走小路抄近道,从神河去吕河就老老实实地绕行大拐弯,从吕河坐摆渡汽车的趸船过汉江,在铁道兵修建襄渝铁路的便道上再骑行近15公里就到了县城。谁知等我找到父亲的单位住处,门上一把“铁将军”把门——不在。问父亲单位的同事,说父亲下乡去了。
旬阳县城在汉江北岸的一个山头上,典型的小山城,据说历史悠久,秦时设关,西汉置县,旬阳县城最特别的地方是旬河环绕老县城的山头流入汉江,形成一个“S”形的太极图案,惟妙惟肖,使它成为一座天然的“中华太极城”。清乾隆年间有诗云:“满城灯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绕太极”,说明说明了旬阳太极城的称谓的由来已久。
可是这时我身无分文,在县城也无亲无故,没有落脚之地,根本无心欣赏旬阳太极美景,只能原路返回。
来的时候满怀希望,回去的路上十分沮丧。这来回一往返上百里路程,尤其是从吕河两次绕行大拐弯,觉得走了太多的冤枉路。路上又饥又渴,但是没法子,还得尽力骑行。上坡时吃力地推着自行车,下坡时就放开手刹尽可能冲得远一些省点力气。记得离神河还有十多里路的时候天色已黑,这时骑车翻过一个山头紧接着就是下大坡,为了省些力气骑得快些,我放开车刹往坡下冲,结果自行车猛然撞到一块大石头上摔倒了,我费力从地上爬起来先看自行车有没有摔坏,幸好没有,接着还得忍得疼痛继续前行,到家时天已完全黑了。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