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指挥长的故事之陈伟的“功夫”(3)【原创】

  

 

指挥长的故事之陈伟的“功夫”(3)【原创】
 

图片
 

       收录于合集#
       浩吉铁路建设报告19个 ​
       蒙华铁路的北端起始于鄂尔多斯高原和陕甘晋高原同属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20世纪初,中国乃至世界地学界对黄土高原的成因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风成说、水成说、残积说和多种成因说等多种学说。后来认为黄土有复杂的形成过程,但风成过程是黄土形成的主要过程。
       我们不妨想像一下,几千万年以前,黄土高原地区还是有山有水的绿色世界,那时地球上到处吹着强劲的狂风,狂风吹起地上的沙土和尘粉漫天飞扬,最终吹落到黄土高原地区,一层层地累积起来,厚达几百米至上千米,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
       看得见的黄土之上,人们世世代代耕作而食,掘井而饮,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看不见的黄土之下,却依然有山有水,有石有泥。正是这隐藏于千米黄土之下的山石泥水,给建设中的蒙华铁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难题。深深掘进于黄土山腹之中的隧道作业,可能会突然遇到软弱围岩、富水千枚岩、古冲沟等地质灾害。立足于黄土河谷之上的桥墩施工,也可能会突然遇到地下岩层挤压扭曲的无常变化,这些都会给铁路施工造成危害。
       在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变更设计,施工的工艺工法也要随之变更。蒙华公司创新变更设计管理,在依法合规、尊重事实、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变更设计程序,极大提高了变更设计的时效性,确保现场连续性施工的顺利。
       阳城隧道位于陕西靖边境内,隧道穿越千年古冲沟,洞内黄土、白垩系全风化砂岩、富水岩层交替出现,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属于特殊地质隧道,号称是蒙华铁路第一复杂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极其困难。掘进到最困难的古冲沟地段时,有段时间连续40多天单口掘进仅仅9米,成为蒙华铁路上隧道掘进的最差纪录。
       照这个速度下去,几百米长的古冲沟何时施工到尽头!蒙陕指挥部以及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的人全都为此感到头疼恼火!负责施工的中铁十七局蒙华土建4标项目经理陈自明什么招都用上了,可是招招不见效,更是感到无计可施,彻夜难眠,很快人都瘦了一圈。陈伟也没招,看着干着急。
       阳城隧道施工遇到难题,引起了蒙华公司张梅董事长的关注,他亲自带着隧道技术专家来到阳城隧道,和施工、设计人员彻夜研究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在工程最关键的时刻,及时成立了由蒙华公司、蒙陕指挥部和参建各方主要管理、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现场工作组,根据阳城隧道复杂地质情况,随时研究应对措施,因地制宜变更施工技术方案,组织实施。
       这段时间,陈伟还是发挥他的特长,在“诗外”用心下功夫。他和专家现场工作组一起蹲现场,一起了解施工情况,研究技术方案。还把指挥长办公会和他上任以来第一次党工委会议放到阳城隧道施工项目部来开,重点研究解决阳城隧道施工遇到的难题。
       太长的时间施工都没进度,施工队因此效益大减。加固措施根据洞内围岩实际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改进,有的施工人员却对加固措施变来变去不理解,有的因此产生厌战情绪,甚至牢骚满腹,抱怨起来:“今天让这样干,明天又让那样干,专家也没有个准儿啊?”
       陈伟听到后没有立刻批评现场施工人员,而是意识到这种畏难厌战情绪如果蔓延开来,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队伍的安定和施工作业的安全。他随即和项目经理陈自明一道看望慰问现场施工人员,请技术人员给他们讲解技术方案和加固措施变更的原理,变更设计和工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从质量安全考虑,首先要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同时又要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那到底有没有一个准儿啊?也不能总这样变来变去啊!”还是有人不服气地说。
       陈伟听了并不着急,而是耐心地讲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嘛!到底哪个技术方案符合现场实际,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嘛,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道理讲通了,大家理解了,变更作业也就更加自觉地服从接受了。
       项目经理陈自明对陈伟指挥长做思想工作的功夫也真是打心眼里服气,说:“陈指挥长到底还是政工干部出身,他这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功夫可真是到家了。佩服,佩服!”
       阳城隧道施工很快步入了正常,用时100多天终于攻克了这一拦路虎。        往期回顾:
      蒙华设计的情感表达(4)
       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指挥部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