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对于在水乡长大的我,有着太多的感情和回忆。抓鱼,承载着我无数的欢乐和喜悦。然而,当兵时的一次抓鱼,却是担负着使命和任务。
北京市密云县的城西北角,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橡树林,将一排鹅卵石垒成的小平房掩映其中,清晨的太阳透过树叶把墙壁映照得斑驳陆离,朝雾也随着光的照射,悬浮在橡树叶片和橡果之间,宛若仙境一般。这就是我们十三师宣传队和篮球队、师部小车班的驻地。
在小平房的西侧,有一条干涸的河道,是密云水库的黄金水道,每年通过它向水库下游的京津地区灌排水资源。时值夏季,河床是干涸的,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零星地散落在沙土里,只有一块泄洪时水流冲击形成的调节池,约有三个篮球场大的水潭里注满了水,如同镜面一般端庄静谧,仿佛沙漠里的一汪清泉。谭大个儿和队长老姜犹如散步一般,围着水潭一步一歪地转着圈,时而驻足对着水潭指指点点。而且,连续好多天了,都能看到他俩的身影。
76年7月,师宣传队接到参加铁道兵嫩江农场文艺汇演的任务,正在紧张地赶排节目,我们这批刚入伍的新兵,白天排练节目,清晨在平房前面的大礼堂练功,为的是尽快适应宣传队的整体水平。上午8点多,我们正要去礼堂排练节目,谭大个跑过来扳住我和小孟肩膀问我们会不会水,我们点点头。说我们的家乡是水乡,游泳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领。谭大个点点头,说你和小孟一起跟我走。当我们稀里糊涂地跟着跑到水潭边,一看周边聚集了一群人,而且还有不少男女兵还在朝这里跑。
谭哥围着一位军官模样的人沿着水潭指指点点,又大跨步丈量着水潭的长度,还抓起一块石头扔进潭中央,大概是看着冒泡的时间测算深度。只见他默默算了一下,嘴里喃喃地说出一串数字:深2.5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我不解地问一旁山西的战友小柳,才知道原委。原来那位军官是谭哥的战友,在65团某连当连长,听说宣传队驻地旁边调节池的水潭里可能有鱼,就兴致勃勃地赶来了。
我终于明白了。怪不得队长和谭哥这几天老是围着水潭转圈,原来是想到当时部队的伙食标准不高。年轻的战士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每天除了馒头、玉米面发糕,就是土豆炒肉丝,当兵的大都是长身体的小伙子,朝夕相见的都是不变的老三样,特别是女兵,乏味得想吐。队长老姜也想改善伙食,自力更生,利用营房周边的十边隙地养猪、种点花生、土豆。有一次,无意中他看到水潭里有鱼不时地翻水花,那是密云水库开闸排灌时,顺流而下的鱼就滞留在这常年冲刷形成的深水潭里,深2.5米的水潭足以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存活游弋,没想到这些倒霉的家伙被在周边溜达的队长和谭大个盯上了,自然难逃被捉的命运。鱼本来就是北方的稀罕物,这是多好的改善伙食的机会啊!
那军官在水潭边折腾了好一会儿,才慢腾腾地从军用挎包里摸出一只空酒瓶,谭哥及时地塞一根香烟在军官的嘴里,同时掏出火柴,帮军官点着烟,军官猛吸了一口后,拿下烟头,背着我们使劲往酒瓶里塞什么东西,然后转过身,一边让我们离他远点,一边迅速把酒瓶扔进潭中央。
一声闷响,除了水底下翻起一团带着泥浆的浑水外,什么都没有看到,一切都已恢复平静。可能是觉得水下爆炸的声波不足以震慑这些精灵,军官又从挎包里掏出另一个空酒瓶,重复刚才的动作,投入了水里。再次沉闷地巨响过后,水面开始躁动,随着一个个气泡冒起,一条条白色肚皮的花鲢、白鲢和青鱼,像喝了酒一般,晕晕乎乎地浮出了水面。奇怪的是,大部分晕了的鱼都在水潭中央漂浮,看到的鱼也够不着。岸上的男女文艺兵们本来就喜欢夸张,这下还了得,叽叽喳喳地吵个不停。看惯了鱼情的我和小孟分析,鱼怕光怕响动,这么多人围在水边,早就躲到水潭最深处,哪里还敢靠边?
这一个,这还有一个!尽管他们虚张声势地喊这喊那,却没有一个肯下水去抓,这些兵都是北方的旱鸭子。尤其是女兵们躲到男兵的身后,却探出个脑袋,尖声叫喊。这时,谭大个显示出一个指挥家的风度:小孙,小孟,还有你,你们下去,来,先喝一口二锅头,暖暖身子,这儿有电话线,一头绑在腰上,岸上的人抓住另一头。抓紧时间,一会儿鱼儿缓过劲来,就溜下去了。队长老姜则关心的是安全问题,他反复地叮嘱我们,吃不消就上岸,发现腿不听使唤,赶紧拽电线绳子,不要逞强,千万不能抽筋。又帮我们检查电线是否结实。我们几个南方兵有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感,闭着眼睛对着酒瓶猛灌几口,又抄水拍拍胸脯,从不同方向跳进还有些凉的水里。
早有人叫来了炊事班的人,并带来了三个大铝盆,把我们穿好的鱼拉上岸边,然后装进盆里。等到岸边再也听不到大呼小叫的声音时,我们才哆哆嗦嗦地爬上岸,队长担心的手、腿不听使唤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就是在水里时间太长,不停地划动,加之水温太低,手脚酸麻,嘴唇发乌。上岸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在沙滩里滚了几圈,抱起自己的衣服,看着一群人抬着铝盆往炊事班方向走去。
不知道川菜中的剁椒鱼头是何时开发的,反正我们那时没有吃到这种美味,一百多斤鱼除了给前来看热闹的老乡分几条外,又把篮球队和师部小车班的战友叫来,办了一个鱼宴大会餐。据说当时师政治部的还派来了调查组准备兴师问罪,闻到食堂里阵阵鱼香扑鼻,忍不住也去尝尝鲜,以至于全体战友前来会餐时,他们竟把自己当做主人,筷子放不下来了,把来的目的忘得一干二净。
我在退伍回乡后,也曾写过不少与鱼有关的文章,每当想起这次抓鱼的事情,总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使我迟迟不敢动笔。小时候捉鱼是好动、猎奇,工作、退休后钓鱼是休闲、爱好。而在宣传队的那次抓鱼则是舍我其谁的任务和使命。部队和地方一样物资匮乏,生活艰苦,但我们善于在不违反纪律,不扰民的前提下苦中找乐,创造条件,追求生活的理想境界。对于我们这些铁道兵文化的传播者,面对困难不退缩,排除险阻勇往直前,不就是弘扬铁道兵精神最生动的体现吗?
2021年国庆长假写于盐城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