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兴中有责匹夫担——常州老年大学金秋诗社、东坡文学班参观张太雷纪念馆纪实

 

  常州老年大学金秋诗社、东坡文学班,颜正源老师采用课堂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历史遗迹考证、与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结合。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正是宣传百善孝为先、感恩之情时,颜正源老师带领诗友、学员将参观苏东坡遗迹与参观常州“三杰”之一的张太雷纪念馆相结合,使学员常思恩,力报恩,永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心态,桑榆未晚,为霞满天,发挥余热,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张太雷是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之一。张太雷纪念馆由二部分组成:一是张太雷生平事迹展;一是张太雷故居。

  颜老师带领大家依次参观,走进展览大厅张太雷半身雕像屹立中央,上方白墙上七个红色大字:“谋将来永远幸福”,是他一生的奋斗目标;下方摆放雕像的红色底座上有三行黄色字“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开创美好未来”,是对后来人的期望。

  参观从第一部分“追寻真理,启志常州”开始,“张太雷1898年6月17日出生在江南名城常州,那时的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面对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吸吮家乡深厚传统优秀文化的张太雷,从小立下了救国救民的高远志向。在北京和天津求学期间,特别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他在学习、比较和实践中接受了马列主义,并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走上了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奋斗的人生道路。”有的学员虽然多次参观过,但仍认真观看各种图片、文字解释,愈看愈发感动,

  第二部分“履职国际,出使苏俄”“俄国是十月革命的故乡,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1921年3月,张太雷在伊尔库茨克就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并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第一次把中国共产主义者的声音带到了国际舞台。1923年,他赴苏联,担任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少数几个见过革命导师列宁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之一。”

  第三部分“奔走四方,建党创团”“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1920年10月,张太雷参加了北京的共产党组织、此后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张太雷是最早的党员之一。他曾出席党的第二至笫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1922年5月,他主持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张太雷当选为总书记。”

  第四部分“推进革命,播火九州”“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张太雷以火一般的热情投身革命运动。他主要在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参加革命活动,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确立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积极奔走、竭尽心力。大革命失败后,他担任改组后的中共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并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八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担当起挽救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责任。”

  第五部分“领导起义,浴血广州”“广州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创建人民军队的重要标志。八七会议之后,张太雷主动请求去广州工作,从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1927年12月11日,他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革命军事委员会主要成员的身份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在起义中,张太雷等率领起义军与国民党粤系军阀部队进行了顽强战斗。12月12日,他乘车前往战斗前沿,遭敌伏击,壮烈牺牲。”

  张太雷短暂的一生,创下惊天动地的伟业,震撼着每位社员、学员的心,纷纷表示,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永远跟着共产党,在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中,发挥我们老人应有的贡献。

  带着感激的心情,走进了张太雷故居,前后两排平房共12间,两排房之间有个天井,展示有:张太雷家世简谱,张太雷祖上为常州世家,远溯唐朝末年的张谏,曾任常州刺史。其玄孙张举,北宋时登进士甲科,苏东坡曾举荐他出仕,但他立志著书,校书万卷,被载入《宋代•隐逸传》。张圣经是张太雷的六世祖,育有张悦、张怡二子。曾祖父张培以经商起家,因慷慨捐资赈灾,朝廷奖以从九品翰林院孔目衔。祖父张锷捐得五品衔候选府经历虚职。张氏族人慈善乡里,捐资扶贫,兴办育婴堂、寿安堂,多次受到朝廷表彰。

  金秋诗社、东坡文学班师生参观后,书写不少感悟诗,现采撷部分与读者共赏:

  长铗风云龙虎气 惊雷十万写苍穹

  ——常州金秋诗社集体参拜张太雷纪念馆诗抄

  周伟

  参观张太雷纪念馆有感

  羊城吹角赤旗飘,

  霹雳一声凌九霄。

  血染泰来频拭泪,

  祈文英烈国魂招。

  吴连心

  忆张太雷(两首)

  起义前沿总指挥,

  冲锋克敌见神威。

  英雄热血花城洒,

  不朽功勋凝翠微。
 

  羊城起义响春雷,

  唤起工农革命来。

  碧血丹心风骨耿,

  流芳百世万花开。

  汪铃

  缅怀张太雷

  投身革命继遗风,

  拯救家园世代忠。

  浴血青春浑不顾,

  毗陵英烈仰无穷。

  徐卫建

  缅怀张太雷烈士

  黑夜沉沉迎旭日,

  羊城长铗起风雷。

  英魂早逝霜天雪,

  且看今朝遍赤梅。

  丁元昌

  缅怀张太雷

  易水萧萧寒夜浓,

  中华自有急先锋。

  羊城长铗风雷动,

  碧血江天播火踪。

  杨企南

  张太雷之忆

  羊城起义督师人,

  叱咤风云泣鬼神。

  喋血他乡钢铁汉,

  惊雷响处万家春。

  黄秋萍

  参观张太雷故居有感

  聆听雷震声惊撼,

  传播新文信念真。

  正气浩然鲜血洒,

  投身取义为黎民。

  蒋为民

  记张太雷纪念馆

  字昭家国新天梦,

  图映须眉赤子戎。

  长铗风云龙虎气,

  惊雷十万写苍穹。

  注:馆主自号长铗。

  颜正源

  张太雷纪念馆

  桃树今无语,游人滿旧蹊。

  初心为共产,信念救群黎。

  学者从戎烈,先锋入党跻。

  春来花木好,处处鸟欢啼。

  赞张太雷先烈

  愿作惊雷天下响,

  兴中有责匹夫担。

  珠江起义风潮涌,

  英勇牺牲大国男!

  张太雷故居

  清凉寺外古河边,

  “长铗”初揮劲节篇。

  毅魄归来天不老,

  旧居烟雨忆高贤。

  (长铗,长剑也,太雷仿古自号。)

  孙佩华

  参观革命先烈张太雷故居有感

  试问谁人堪刺煞,

  张君除却不英雄。

  红霞满目中华照,

  已见山河普祭忠。

  赵凤清

  悼念张太雷烈士

  如磐风雨听惊雷,

  饮弹南天动地哀。

  华夏清平已承久,

  师生无忘弔君来。

  郭晓冰

  张太雷纪念馆有感

  (一)

  外患内忧家国破,

  羊城暴动起惊雷。

  沙场血染苍天恸,

  舍己捐躯举世哀。

  (二)

  乌云密布独裁控,

  蹂躏群黎雪上霜。

  青运先驱霹雷起,

  宏谋雄略首开航。

  (三)

  马列航程引,穿梭红线牵。

  毗陵才子出,使命大于天。

  王虎英

  碧天常存赞太雷

  一按腰间长铗响,

  儒冠正义闯重山。

  泰然应是披肝胆,

  豪杰此行安肯还!

  熊德康

  缅怀英烈张太雷

  (一)

  投身革命闯天涯,

  学贯中西志不移。(注1)

  探索真理跟党干,

  中流砥柱举红旗。

  (二)

  广州起义炮声催,

  铁马金戈白骨堆。

  血洒疆场存浩气。(注2)

  毗陵儿女张太雷。

  (三)

  惊雷阵阵国安危,

  碧血丹心战甲披。

  长铗英名垂万古。(注3)

  中华史册铸丰碑。

  注1:李大钊先生称赞張太雷“学贯中西才华出众”。

  注2:張太雷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注3:張太雷自号“长铗”。

  沈丽

  参观《张太雷烈士纪念馆》感怀

  古巷吴儿独世醒,

  珠江水激剑霜翎。

  英魂血染军旗赤,

  化作惊雷震旧庭。

  陈明初

  《缅怀張太雷》

  破旧河山遍野哀,

  文明毁落怆灵台。

  书生拔剑凌霄撼,

  热血忠魂铸未来!

  程志勉

  缅怀张太雷烈士

  压塔乌云塔欲摧,

  蒋汪政变杀场开。

  取经俄国师榜样,

  起义羊城长柱材。

  勇击戕屠靠枪杆,

  壮捐生命屹金台。

  延陵亦有英雄出,

  中共先期张太雷。


 


美篇地址:点击查看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