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铁兵记忆】铁道兵最早的院校——洛阳原铁道兵团干部学校




  【洛阳有铁道兵最早的院校。在2022年八一建军节之际,河南铁道兵退役军人联谊会组织部分战友,在洛阳凯旋西路的环保巷原吴佩孚的西工兵营,找到了洛阳原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旧址。而今,这里还保留着当年房屋和地板的原貌,只不过原来的一些教室已经改建成了洛阳地区抗战纪念馆——】
 


 

  【铁兵记忆】铁道兵最早的院校——洛阳铁道兵团干部学校
 

  李战军 陈百岁
 

  说起石家庄铁道学院和长沙铁道兵学院,当过铁道兵的人大部分都知道,但说起洛阳曾经有过铁道兵团干部学校,好多铁道兵战友们并不一定知道。




 

  当年的石家庄铁道学院 大门口



 

  当年的石家庄铁道学院 教研室

  当年的长沙铁道兵学院 大门口



 

  当年的长沙铁道兵学院 礼堂
 

  铁道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担负铁道工程技术保障任务的兵种,主要由线路、隧道、桥梁、建筑、通信、舟桥等专业工程部(分)队编成。1948年7月5日,由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军区决定,组建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84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铁道兵近15万人并入铁道部建制,改编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长达35年。




 

  当年铁道兵团学校学员上课情景



 

  舒信树保存的珍贵的集体合影
 

  35年间,铁道兵在中国人民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抛头颅洒热血,栉风沐雨、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流血牺牲、气壮山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五队三班学员舒信树与同乡战友的合影
 



 

  学校五队三班学员后来担任54团团长的舒信树

  在战争条件下,铁道兵共抢修铁路3600多公里,抢建铁路690多公里、战备公路430多公里;保证了铁路运输,有力地支援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进军江南和解放大西北的作战;新中国成立后的赴朝作战中,铁道兵团划归志愿军序列,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主要实施前进抢修,修复铁路,保障了铁路运输,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还先后担负和参加了黎湛、鹰厦、南福、包兰、嫩林、贵昆、成昆、京原、襄渝、京通、青藏、南疆、通霍、兖石等铁路建筑和北京地下铁道的修建任务。



 

  当年铁道兵团学校 部分学员合影



 

  当年铁道兵团学校 组织活动

  正因为铁道兵担负的是铁道工程技术保障任务的兵种,在平时的抢修与建设铁路中,都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管理的干部。所以,从铁道兵诞生之始,到完成历史使命撤编,一直都非常重视院校建设,培养部队管理与技术人才,曾先后举办过铁道兵学校、铁道兵文化速成中学、铁道兵军政干部学校、铁道兵学院等,培训了无数的政工、技术等各类干部人才,以石家庄铁道兵学院和长沙铁道兵学院影响最为深远,被誉为培养铁道兵指挥和专业技术干部的摇篮。



 

  当年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旧址




 

  当年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旧址

  但真正成立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是1950年的9月,当时经过整编后的铁道兵团确定了队伍的性质任务,为加强铁道兵团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及适应战时抢修抢建的需要,中央军委批准组建一所铁道兵干部学校,9月1日在北京北新桥成立,为师级建制,同年11月6日移驻河南洛阳。



 

  当年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旧址



 

  当年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旧址
 

  据当年学校第二期五队3班学员后来担任54团团长的舒信树回忆,当时洛阳铁道兵团干部学校共有16个队。江西来的学员分为3个队,即四、五、六队。其中六队是女兵。每队有3个区队,每个区队辖4个班,一个队12个班,培训对象主要以排以上干部为主,同时招收部分青年工人和初、高中学生。此校就建在洛阳当年吴佩孚的西工兵营。




 

  当年学校五队三班学员的舒信树来寻找故地



 

  这是吴佩孚时期的旧阅兵台



 

  舒信树寻找到旧址后感慨万千
 

  舒信树回忆说他当时作为江西过来的学生,1951年7月20日就到达了学校,被分配在五队一区队3班。当时的校长是刘震寰,从铁二师师长的位置上调任过来,政委由铁道兵团的副政委崔田民兼任。学习课程主要有社会发展史政治教育,抗美援朝运动教育,队列训练和打靶等。他说学校门口是通汽车的大街,离西工照相馆不远,学员们还经常走路去附近的相馆照相。



 

  这是通往当年洛阳原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旧址的道路——环保巷



 

  当年洛阳原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旧址



 

  当年吴佩孚的西工兵营
 

  洛阳铁道兵团干部学校在洛阳大约一年的时间,为建国初期和抗美援朝的铁路抢修培养3000多名学员。1951年5月,中央军委批准校址选在石家庄并新建,同年12月,学校迁到河北石家庄市现址,位于石家庄北二环西路运河桥的西北边,1954年4月30日改称铁道兵学校,后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1984铁道兵兵改工后转归铁道部后划归地方,2010年再次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是原铁道部所属十所大学中,唯一名字带“铁道”的大学。



  沿途不同的洛阳过去的老场景



  沿途不同的洛阳过去的老场景


 

  这些老图片基本是过去附近居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由此看来,洛阳铁道兵团干部学校即为石家庄铁道学院的前身。而另一所有影响的长沙铁道兵学院,位于长沙黄土岗的跃进门附近,1974年8月建校,原来是铁道兵的军政干学校,后改名为铁道兵学院,主要培养军政管理干部。学习的主要内容:军事思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战时反空袭与抢修、新建铁路施工组织指挥、思想政治工作等课目,1984年兵改工后,学院移交解放军总政治部。




 

  当年洛阳铁道兵团干部学校的操场

 


 

  当年洛阳铁道兵团干部学校的墙壁




 

  当年洛阳铁道兵团干部学校的办公室

 

  可以说,铁道兵所有的院校自成立以来,为铁道兵部队建设培养了大批的技术骨干和高素质的政工干部人才,使部队的技术装备、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不断提高,在国家铁路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年学校附近人们生活的写照
 

  当年学校附近人们生活的写照

  当年学校附近人们生活的写照
 

  在2022年八一建军节之际,河南铁道兵退役军人联谊会组织部分战友,在洛阳凯旋西路的环保巷原吴佩孚的西工兵营,找到了洛阳原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旧址。而今,这里还保留着当年房屋和地板的原貌,只不过原来的一些教室已经改建成了洛阳地区抗战纪念馆。但大家的兴趣不减,依然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当年的学校旧址,并在此合影留念。



 

  河南铁道兵退役军人联谊会部分战友寻找学校旧址



 

  河南铁道兵退役军人联谊会部分战友寻找学校旧址



 

  河南铁道兵退役军人联谊会部分战友寻找学校旧址
 

  不少战友认为,铁道兵在中国人民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虽然铁道兵早已在人民解放军序列中消失,但铁道兵精神却永远是一种财富,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追求和一种资源,而作为培养铁道兵干部和人才摇篮的铁道兵所有的院校,更是一种独有铁道兵的传统文化,永远的需要传承与弘扬。




 

  当年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旧址



 

  当年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旧址


 

  当年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旧址
 

  尽管铁道兵团干部学校在洛阳也就一年的时间,但在铁道兵的军史上也应该是很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反映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也成为铁道兵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时代坐标。真的希望有更多的铁道兵战友们来搜集和挖掘这方面的资料,来回忆和见证这所学校当年留下的风貌,让洛阳当地开展其他纪念馆的时候,也能增加铁道兵以及铁道兵团干部学校这光辉的一页。



 

  旧址上刚开建的洛阳地区抗战纪念馆



  旧址上刚开建的洛阳地区抗战纪念馆



  旧址上刚开建的洛阳地区抗战纪念馆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希望更多的铁道兵战友们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保持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持续升华和彰显铁兵精神,让铁道兵精神在新的征程中不断地发扬光大。



  河南铁道兵退役军人联谊会部分战友座谈讨论



 

  大家兴致勃勃地交谈



 

  寻找旧址的战友们合影留念



 

  寻找旧址的战友们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