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军旅往事~崔凯团长回忆录之四

  
 

  特殊任务,哪里需要哪里去

  1964年,我调广州军区通信训练大队,任报务训练中队中队长。1966年至1967年文革时期,我在湖南省耒阳驻地执行勤务。1966年8月的一天,接到广州军区司令部通信部的紧急通知,令我赶去军区通信部,接受一项特殊任务。当天我坐上前往广州的火车,由于两派武斗,火车时通时不通,走走停停,晚三个小时才到达广州站。我马不停蹄地赶到军区司令部大院通信兵部报到。部领导向我交代,这一次的任务是,周总理亲自打电话给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从军队抽调优秀干部及报务人员,接管广州黄埔港中国远洋总局设立的无线电台群——通信站,必须尽快恢复正常通信枢纽功能,恢复中国对所有远洋轮的电台联络,军区已选调了30名报务人员,需要有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干部带队,所以把我调来带队总负责,重建远洋总局的通信中心。我接受任务,向部首长表示:请首长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军区通信部派了一辆小车,将我送往黄埔港。可去黄埔港的道路交通被“造反派”阻拦,只好请示军队、省政府领导研究,换乘“党中央广州宣传车”标识的车,边前行边喊话,才得以顺利到达黄埔港通信站。当时,该站的工作人员大多数脱离岗位外出串联,我立即与黄埔港留守的负责同志商议应急措施,对远洋局通信站进行整顿,同时召集部队调来的30名通信人员开会动员,要求迅速熟悉远洋局通信站的工作情况、工作方法及电台的联络方式等,三天内必须与全部联络对象沟通联络,必须全力以赴完成这一项特殊任务。全体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废寝忘食,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将收发讯频率,调到最佳应用位置;克服不同类型的信号干扰,雨天干扰,杂音干扰,排除一切困难,只用了三天时间,通信网络全部顺畅沟通。远洋局通信站的工作恢复正常运行。

  那段时间,我是废寝忘食,基本上日夜在通信电台旁巡查,发现有操作不当时,我予以及时纠正;每天我都要对当天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讲评。使广州黄埔港中国远洋总局通信站的工作,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情况下走上正轨,保障了通信联络畅通无阻。受到了中国远洋总局的肯定。德国外交大使馆反映到我国务院,他们赞扬中国远洋总局的通信工作人员,工作正规,态度好,能力强,沟通快,收发电报清楚正规,准确。汇报到周总理那里,总理很满意。

  历时三个月,圆满的完成了这一项特殊的任务。

  我军旅34年,调动到多个单位和地力工作。1953年调126师炮兵团团直指挥连,任综合通信排排长;1954年调任126师 377步兵团通信连无线电排排长兼师教导队培训工作;1955年任126师通信科兼通信营通信参谋;1957年任126师377团通信股参谋;1958年任126师无线电连连长;1959年参加北京总参通信兵部组织,制定全军无线电分队专业技术考核方案;1959年在重庆总参通信学院指挥系学习;1962年调任驻在南宁市的广州军区通信干部训练队无线电干部队队长兼教研室主任;1964年调任广州军区通信训练大队报务中队中队长;1968年在到广东省委新建立的51号办公室,负责广东省地方电信部门的军管;1969年调任军区通信团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团长、代团长,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负责军区前指通信保障的组织领导工作;1979年4月调任广州军区通信部人防通信处处长;1980年调任广州军区通信训练大队大队长;1981年11月转业到湖南省广播电视学校任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等职。我是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
 





 

美篇地址:点击查看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