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 】我的往事(108):作家之梦

 

国家要复兴,要有梦想;一个人要成功,也要有梦想。中华复兴的梦想是中国梦,个人成功的梦想就是你的理想。前进要有理想目标引领,没有理想目标,就失去了奋斗方向!
我自从开始写作之后,就一直梦想着成为作家。为此,我一直坚持笔耕不缀,始终坚定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行。因此,即使机关工作再忙、时间再紧张,我也总是抽出时间来创作,这期间写了大量小说、散文、杂文等作品。
曾在北京日报发表过一篇纪实作品,编辑在编发我的稿件时涨版排不下,给我来信说不想删掉一个字,只好用小于平常使用的字号全文刊出。
男人一般都喜欢阅读推理破案小说,我当然也是,便也尝试着写了一个系列推理小说《乘警大罗》在南方的一家文艺刊物连载。有朋友看到我的小说后建议我将其改编成一个系列电视短剧,拍出来一定好看。于是我对小说作了改编,拿给一家影视公司,公司又建议我改成一部电视电影,即电视台播出的电影,如获成功,便再继续拍摄。这样,我编剧的电视电影《U57次迷案》2003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第6套电影频道首次播出,并成为中央台6套电影频道的保留影片,多次重播。
写的最多的还是针砭时弊、直抒胸臆的杂文。《我们需要怎样的主持人》讽刺中央台综艺节目某些一火起来就得意忘形,把自己当成节目表演的主角,在台上得瑟得厉害,甚至忘乎所以,越来越招人讨厌了。其主要表现:
一是咄咄逼人、自以为是。“我主持的节目我做主,不管嘉宾还是来参演的,都得听我的。”这样的主持在台上表现非常强势。该嘉宾询问的问题,他先问个底儿透;嘉宾正说着话,他可以粗暴地打断。该参演者回答的话,他先妄加评论一番;参演者一紧张,他更起劲地穷打猛追。似乎直到对方无语认输,甚至昏倒在地,方显出他的犀利睿智,高人一筹。
二是装颠卖傻、喜欢卖弄。一台综艺节目,表演者才是主角,主持人只不过把一个个节目串联起来而已,甚至连配角都算不上。可是有的主持人表现欲特强,看到主角台上表演,他心里痒痒得不行。表演者唱歌,他扯起个鸡公嗓子上来也哼哼;表演者跳舞,他扭着水桶腰上来也摇摆。以为自己有多大才艺总爱卖弄。有话没话跟表演者调侃时,明知故问,大惊小怪,装颠卖傻,作贱自己,以追求观众狂欢呼应的效果。
三是极度自我,强烈自恋。这种主持人把节目主持看作是自己的舞台,主持处于中心位置,反把参演者当作配角,不放在眼里。一台节目,主持人说的比演员演的多。你几乎记不得表演者演了些什么,总听他在那里喋喋不休,本来几句很干脆的节目串联词,让他一说,得使上全身的劲儿,挤出满脸的丰富表情,像说评书一样娓娓道来,有声有色。观众听起来却很急很累,主持人自我感觉极好。
四是奇装异服,动作夸张;
五是故弄玄虚,耍小聪明等等,恕不一一列举。
北京奥运会之前,北京市政府为了表明治理大气污染取得多么大的成效,定期公布本年度累计得了多少个蓝天。我便写了一篇《北京有多少个蓝天是吹出来的》。说的是只要是一连几天没有风的日子,北京的天气准保空气污染指数急剧上升。每到这时,市民最盼望的就是天边来风,京城就又还蓝天一片。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统计纪录上就又增添重重的蓝道一笔。我并不否认有关方面治理空气污染的成绩,但的确北京的许多蓝天其实都是被风“吹”出来的,并非完全是治理的结果。治理大气污染,却从来不见有关科学的数据表明每年、每月、每天向大气排放了多少吨污染物?这里面工业烟尘排放多少?汽车尾气排放多少?居民生活排放多少?环境治理中又分别减排了多少等等。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治理政绩,而不是将大风吹出来的蓝天归为政府治理的成果。后来,北京市政府果然不再累计全年有多少个蓝天了,天气预报也开始播报大气扩散条件了。“大风”对于空气污染的治理功效终于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这的确是个进步。
2015年,感谢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的领导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采写拉林铁路建设者的机会,退休之后的我30余次上高原,多次走访拉林铁路全线,采写建设者的功绩。《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的领导和编辑给予全力支持,专门开辟专栏“来自拉林铁路建设一线的报告”,连续两年刊登反映拉林铁路建设的报告文学30余篇40余万字。经中国铁路作协主席、我多年的好文友王雄指点,在此基础上创作完成长篇报告文学《风雪新天路》在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2020年我终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作家梦圆,此生无憾!
往期回顾:

我的往事(101):对质对质

我的往事(99):调离安康

我的往事(91):巴山报道

我的往事(83):两次遇险

我的往事(50):神河印象
 


 


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