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抢修京广铁路中的白衣战士
铁道兵是唯一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部队,在战争年代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30多年来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劈高山、填大海,为中华锦绣河山铺架铁路网的战斗中,奉献了毕生的青春年华。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笔者将此文献给当年抗洪抢险救灾的铁道兵白衣战士。
1975年8月8日0:40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因特大暴雨引发溃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顿时一片汪洋。
据当时资料记载,溃坝时最大出库瞬间流量为7.8 1万立方米每秒。在六小时内向下游倾泻7.01亿立方米,洪水进入河道后,又以平均每秒6米的速度冲向下游,在大坝至京广铁路直线45公里之间,形成一股水头高达5~9米,宽至12~15公里的洪流,造成京广铁路确山至小商桥区间102公里铁路严重损毁,京广铁路行车全部中断。
当时,我在铁一师三团卫生队任军医。灾情发生后,我师接到中央军委命令,立即组织部队开赴灾区进行抗洪抢险,抢修京广铁路。两小时内部队集结装车完毕,军列一路不停,直开驻马店车站。到达车站一看,现场灾情十分严重,站内的积水深达几十厘米,道路、水、电、通讯全部被洪水切断,与外界隔绝,所有的物资都供应不上。通讯股工作人员立即将通信车的天线架在火车站电线杆顶上,尝试连接外部,但任你怎么呼叫始终联系不上。通信股朱股长亲自开摩托车外出巡查,几十分钟后无功而返。大家都很着急,此时,团指挥部丛副参谋长召开现场紧急会议。会后,下达命令:由通讯股、作训股及后勤保障人员、医疗队部分人员马上轻装徒步前往战区建立指挥系统,其余同志原地待命。
下午五点接到命令,我带领两名医务人员在通讯股朱股长、作训股徐参谋带领下徒步前往战区。一路上,只见残留的树木趴在露裸的土地上一律倒向西南及东北。水坑里、田埂边、桥洞中,到处可见人的尸体及牲畜的尸体,横七竖八惨不忍睹。还见到部队一台炮车埋在沙子里。为方便行走,有些同志干脆把鞋子脱下来挂在脖子上,走着走着天就黑了下来,靠一支三节手电筒照明继续向前,九点多钟,我们终于到了遂平县战区。
遂平县刘家庄857号桥地区是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刚到那里,由于电路系统瘫痪,四周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清。与在火车站待命的丛副参谋长取得联系后,我们就地寻找了一处地势稍高的地方作为临时休息地,大家简单吃了点自带干粮,喝完了军用水壶里的水,相互背靠着背,派人轮流站岗,等待黎明的到来。这一夜,时间特别长,好像手表的时针也走得格外慢。
第二天天微亮,大家一看周围都傻眼了,原来两米多高的铁路路基无影无踪,4条钢轨绞在一起呈麻花状,几百吨的桥墩被冲得东歪西倒,很多人的尸体、牲畜的尸体都压在钢轨下,其中一些还泡在桥墩基坑水中。
简单的早餐后,先到战区指挥部的人员就立刻开展抢险工作:通讯人员驾设电线建立通讯系统,作训人员为参战部队安排入驻,建立指挥系统,后勤人员挖坑设锅,保证饮食供给,我们医务人员主要是指导连队安家、建立战地厨房、厕所卫生体系,寻找水源并进行消毒处理,建立战地医疗所。
洪水过后,环境污染严重,我们利用当地的机耕井,先把原来的井水抽干净,然后投入超浓度的漂白粉,反复几次对水消毒。每一军用水壶投入1片漂白精,摇晃5分钟就直接当饮用水。
大部队上场后,要紧急抢修铁路,保证铁路双轨正线在国庆节前通车。而防疫工作必须先行!清理施工现场的尸体刻不容缓。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有些无法辨认,更无法挪动,你拉脚,腿掉了,你拖手,上肢脱了,发出阵阵恶臭。负责清理现场的同志回到指挥部根本吃不下什么东西。尸体清理工作急需加速进行。我们汇报指挥部后,上级研究决定调挖掘机及操作人员先进场,沿线挖坑,就地深埋。遇到军人的尸体,简单、庄严的收敛后,单独深埋,并移植一束芦苇栽上作标记,以便日后由部队进行安葬。
不少战士长时间在水中作业,患了浸渍性皮炎,严重的皮肤都糜烂了,其中有一位小战士阴蘘皮肤糜烂睾丸裸露在外。我们就预先在桥墩基坑的疫水中投放漂白粉以消毒疫水。
铁道兵部队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彻夜奋战,抢搭枕木桗,再在枕木桗上铺设钢轨,原本需要 10天的工程只用了5天临时铁路便道就开通了,抢修所用的物资材料源源不断的运来了。
更为艰巨的是灾后的卫生防疫工作,灾后当地老百姓流离失所,有些人的伤口被洪水浸泡后发炎、化脓,需要及时的治疗。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及人群抵抗力下降,菌痢、乙脑、伤寒、疟疾等传染病也日趋增多。我们医疗队分成几个小组:有小组负责工地的战地救护;有小组深入连队防病治病,督促卫生制度的落实;有小组坚守医疗所,随时诊治来所的病人;有小组外出巡回医疗,3人小组每巡诊一次都要换药一百多人次,诊疗几百人次。
最让我印象深的还是在灾区的绿头苍蝇,它们积聚成群,可以把残存的电线压弯、把树枝压断。为了消灭这些苍蝇,开始我们使用背式手压的喷雾器。每天喷洒5至6小时,消毒员手上磨起血泡,后来改用背式电动喷雾器进行喷洒,都由于面积过大而效果难以奏效,消杀一批,又飞来一批。后来,得到空军的支援,从9月1日到6日连续出动飞机248架次,喷洒可湿性六六六粉200多吨,覆盖了灾区200多平方公里,才解决了绿头苍蝇的问题。
灾后第21天,铁一师医疗队赶到了遂平灾区,这才减轻了我们团医疗队的压力,开创了防疫工作的新局面。
有一次,我全副武装护送一位伤员去驻马店驻军医院治疗。路上遇到一批灾民,他们拦住车辆,要求挤进我们的救护车一起进城,聚集的人员越挤越多,他们围住车辆,拉住车门,导致车辆动弹不得无法前行,我们反复向围拢过来的乡亲们解释根本无济于事。这时,我从副驾驶室里打开车门,站出来高声说:“乡亲们!这位因为救灾受伤的战士,急需送到医院进行救治,你们不能阻挡救护车,请马上让开路。”这时,一位老者挤到车前往车窗里看,说:“车内确有一位受伤的战士,还打着吊瓶,看来伤得不轻,不要误事了,让车走吧!”灾民这才让我们把车开走,本来30分钟的车程,足足开了5个钟头。
板桥水库溃坝,驻马店境内京广铁路102 公里被冲毁,中断行车16天。经过40多天的抢修,按计划提前恢复正线双轨通车,中央发来了慰问电。我们是最后一批撒离灾区的,离开驻马店车站时,很多老百姓跪在地上哭了,还送了很多的鸡蛋、油条、大饼等,表达了灾区人民对子弟兵的依依不舍及爱戴。
后来才知道,这场洪灾是板桥水库溃坝所致。板桥水库兴建于1950年治淮初期,由前苏联专家设计修建,设计最大库容为4.92亿立方米,最高蓄水位为110.88米。溃坝前最高水位117.94米,库容为7.01亿立方米。受伤死亡人数各家报告不一。
根据遂平县革委发出了遂革发75(30)号文件:《关于当前防病治病的通知》。这时候抵达灾区的医疗卫生队伍已有190多个,医务人员共计3000余人。遂平县指挥部把各医疗部门协调起来,分级管理,加强疫情报告,就地分区隔离治疗传染病。
铁道兵参加中原抗洪抢修京广铁路战斗,是兵史中光辉的一页,是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杰出体现。我作为铁道兵一师派出的一名白衣战士参加了抗洪抢修,努力做好医疗抢救与防疫卫生工作,也是我一生中非常难忘一次历练。
作者简介:叶亚木
作者简介:叶亚木,1952年11月出生,1968年入伍,197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先后在铁一师三团卫生队、铁一师医院外科任军医,1984年兵改工在铁十一局中心医院任外科医师,1985年任铁十一局三处医院院长,1992年任广东省三茂铁路总公司肇庆铁路医院副院长、院长。现已退休。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