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再写朱传雄

 

铁道兵战友、书法家崔纪松书写标题。

 

        早几年写了朱传雄的一组文章,近日在朋友圈转发。铁道兵战友刘卫华看过后写了读后感,追忆早年朱传雄对她的帮助。我打算在公众号转载,不意周六在潘家园旧书市场看到几斤重的朱传雄资料,一时惊心。

        资料包括朱传雄个人申报副编审的业务总结、刘琦的长篇小说《去意徊徨》的修改意见及出版后的报刊评论、读者来信,以及刘琦的个人照片、作品等。今天将刘卫华与刘琦两人写朱传雄的文章一并发布。从文章中,我们看到朱传雄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超乎寻常,由来已久。他是世界上各种“主义”与宗教所倡导的“真善美”的具体、生动的践行者。

        刘卫华的文章《读“铁道兵作家系列:朱传雄(上、中、下 )”有感》,记叙她参加铁道兵的文学创作学习班,创作了独幕话剧《铁臂横摇》发表在《志在四方》。其时在铁道兵创作组的朱传雄将作品推荐给《人民戏剧》杂志社,经过指点修改发表。之后,朱传雄又建议他参加铁道兵机关小戏创作组,到青海格尔木铁路工地体验生活。刘卫华后来从事专业文字工作,取得成就。饮水思源,难以忘记朱传雄的提携与栽培。

        特级伤残军人刘琦撰写的《我的老师》讲述他创作长篇小说《去意徊徨》,朱传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对他给予无微不至地关心、帮助。刘琦“两天收到3封信、2年收到80封信”,朱传雄的三个孩子唱歌录制磁带寄赠刘琦……具体事例感人肺腑。

 

英文《中国日报》刊载朱传雄的先进事迹。

 

        朱传雄简介:1945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平昌县镇龙乡,1964年应征入伍,历任铁道兵某部文书,师政治部文化、宣传干事,铁道兵政治部创作组创作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丛书编辑部副主任。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3年逝世。著有散文集《美,生命的再塑》,长篇纪实文学《横跨欧亚大回归》(合作),中篇小说《沉落》,中篇报告文学《豫南抗洪抢修曲》、《不散的军魂》,诗歌《青松赞》等。编发、出版了许多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及其作品:特级伤残军人刘琦的长篇小说《去意徊徨》、李延国的报告文学《在这片国土上》、冯德英的长篇小说《染血的土地》、严歌苓的长篇小说处女作《绿血》等。他的先进事迹刊载《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炎黄春秋》等报刊。

 

1990年2月1日上海《文学报》发表刘琦的散文《我的老师》。

 

刘琦将软笔绑在断臂上写作。

 

我的老师

刘琦

        听说朱老师今日飞抵上海,我兴奋得心也飞起来了,真想不到80年代的最后一个月中,又能与他见面。他是我非常崇拜的人,尽管他不是什么名人,却以自己的真诚、热情,赢得了我的尊重和爱戴。想起他,也就想起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去意徊徨》。它,倾注了他的多少心血;它,是我们友谊的结晶。

        1982年,我来到上海接受烧伤后的整形手术,其间我没有放弃写作,没有放弃对生活的追求,虽然失败已跟随我多年,可我并不愿退却,仍寻求着一条能使自己残而不废的道路。

        那是来到上海的第一个夏天,在一间闷热、潮湿、蚊蝇猖獗的小北屋里,我赤身躺在泼了冷水的床板上,开始了长篇小说《去意徊徨》的口述。我用全部情感叙述一个爱的故事,这种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也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四个月后,我送走了夏天,也送走了书稿,接着便是长久不安的等待。

        一年过去了,就在我等待得几乎失去信心的时候,突然收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朱传雄老师的来信,说他从堆积如山的稿件中发现了我的书稿,并下决心要把它抓出来。我兴奋极了,也振奋极了,觉得希望就在不远的前面。想到改稿,我犹豫了、茫然了,不知千万条思路哪条通向成功。

        我向他倾诉了无从下笔的难处。很快,他的信来了,除了一封充满鼓励和信任的信,还有一份他帮我拟好的修改方案,十分详细,厚厚一叠。此后,又常寄来有关写作的书和文章,还自己花钱为我订了份《文学报》。

        由于文学素质差,半年后,二稿失败了。我很难过,觉得辜负了他的期望,很对不住他。

        在我心灰意冷、十分失望的时候,是他给了我理解和安慰,两天里就收到三封信,他说:“失败是正常的,名作家的稿子也少不了修改,有时还要多次修改,你不要失去信心,这部书稿我抓定了,不论修改多少时间,都愿意奉陪到底……”

        在长达两年的改稿过程中,仅是他的信就收到80余封。一个每年要编10多部书的编辑做到这一步何等不易阿,且不说我们素昧平生,就是他给自己亲人去信又有几多?

        得到的帮助和关心越多,也越想知道他的模样,而且常把他想象成为满头银发、和蔼可亲的老头。可是不久有位朋发从北京回来,说他并不老,仅40出头,平易近人没有架子。那年底,他托人捎来一盘磁带,上面是他的新年贺词,还有他的三个孩子为我演唱的五支歌。那好甜好美的歌声,伴随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不寻常的新年之夜,这一夜我终生难忘。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我的书发厂印刷之际。那年我去北京参加全军英模代表大会。没等我前去拜望,他已捷足先登。在他进门之前,我就紧张激动起来,幸亏没有手,否则真不知放在何处。听他进来,我匆匆用那条好腿站起,向他鞠了一躬。尽管动作不协调,但敬意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他忙抓住我的残臂扶我坐下,自己坐在一边,说:“用不着,用不着,编书是我份内的事儿。”

        他的四川口音比磁带上的浓得多。听来很舒服,侷促感也顿然消失。他问过我的身体情况,又问到我的家庭,我们推心置腹地谈了很久。最后,他取出照像机说:“机子不好,是个傻瓜,不过用起来还不错。我们合张影好吗?”

        他谦虚而又随和,不让叫他老师,让我叫大哥,他则称我小琦。既然成为兄弟,他对我的关心也不再局限于文学创作,而是面面俱到,无微不至。前年我结婚时,他寄来100元钱,去年我妻子生孩子,他又寄来100元钱,我深知他家境一般,十分过意不去,他却来信说:“不是给你的,是给小孩的,用不着你管那么多。”

        自从成家之后,我总希望有一天他能来这里住住,今天,这种愿望真的实现了,能不令人兴奋和喜悦吗?我高兴得不知如何招待,也不知让他坐床上,还是坐椅子上,后悔当初为何没买张沙发。见我不知所措的样子,他笑起来:“用不着客气,我这是家喽,坐哪里都一样。”他抱起我的女儿一边逗她,一边同我们谈笑,小家庭的气氛犹如过节。

        他最关心的是我的创作,当得知由于种种原因我未能多出作品时,他不安了:“作家一年起码要拿出三、五十万字的作品,你情况不同,最少也得写三、五万,再少了说不过去。《去意徊徨》出来已经两年,就是一天吃一张,这点老本也该吃完喽。”

        当我告诉他明年计划写一部长篇时,他顿时来了劲儿,并说:“长篇小说关键在于整体构思,理顺人物之间的关系,搞不好就得推倒重来。你现在就可以开始构思,想好了,先拉出个提纲寄给我看看,必要时我会来一趟的。”

        面对这位热情、坦诚的兄长和老师,我的心不由地激动起来:朱老师,在80年代,是你为我开拓了一条文学之路,使一个没有双手和双目的人成为作家。此刻,你又来到我的身边,帮我推开90年代的大门,带着我追求更新、更高的目标。朱老师,我该如何感谢你呢?我只能不停地写,用自己创作上的丰收来报答你,报答所有帮助和关心过我的人们!

 

刘琦近照。

 

        刘琦简介,1957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72年12月入伍,1981年4月,他为救因液化气爆炸而深陷火海的男婴不幸致残,全身烧伤面积达93%,其中三度烧伤达40%,双目失明,失去了耳廓、鼻子、眼皮、嘴唇、双手和一条腿。他凭着坚强毅力进行文学创作。                1983年,口述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去意徊徨》的初稿。1985年,他的右眼经过治疗有了微弱的视力,于是用笔绑在右残臂上,开始《去意徊徨》的再次创作,并将作品投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朱传雄指导,原铁道兵文学创作组崔金生协助,1987年《去意徊徨》正式出版。《小说月报》转载,《农民日报》连载。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讲。荣获《昆仑》1987年优秀文学奖;1987-1988年度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团中央评为年度十本向青年推荐的好书。刘琦自强不息的精神被广为传诵,全国多家报刊、电台宣传,中央电视台播放以他事迹为题材的电视报告文学《路》。刘琦被兰州军区荣记二等功,授予“钢铁战士”称号,并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
 

 

读《铁道兵作家系列——朱传雄》(上、中、下 )有感

原铁13师宣传队老兵 刘卫华

        朱传雄朱干事,也是我的伯乐。

        1977年夏天,朱干事组织了只有3个人的创作学习班,13师的我,1师的余小健和6(?)师的严白莺。她俩都是师宣队的专职创作干部,只有我是编导演全干的万金油式的兵。之前我也没想过:为啥素不相识的朱干事会选中我来实现他的创作计划呢?今天看了梅梓祥写的传记《铁道兵作家系列——朱传雄》(上、中、下),才恍然大悟。原来,朱干事的写作专业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在编制提拔等方面,遇到过各种障碍。所以,他更看重的不是身份,而是才华和潜力。

        那期创作学习班,持续两月后,以我创作的独幕话剧《铁臂横摇》发表在兵部内刊《志在四方》上而结束了。没想到朱干事把剧本投稿到《人民戏剧》杂志社。新到该刊的刘思平编辑阅后认为有修改价值。朱干事马上把我借调到兵部文化部创作组,专心修改剧本。半年间,在《人民戏剧》话剧组长李欣老师的多次指教下,我的处女作《铺路人》终于在《人民戏剧》1978年第12期公开发表。

        同期发表的,还有当时轰动全国的文革题材多幕话剧《于无声处》。这一巧合,当时曾令我暗自窃喜。想来朱干事也会为此而更加高兴吧?可惜,素来不重视人际关系的我,除了简短回答朱干事对修改进展的询问,从没跟他聊过半句题外话。到定稿为止,朱干事只是叮咛我尊重编辑的意见,始终放手让我自主改稿。

        剧本发表后,朱干事来电话希望我参加兵部的小戏创作组,到青海格尔木铁路工地去收集素材,但提干问题,得等兵部编制解冻之后才能解决。因当时已有地方出版社愿意接受我退伍后去当文字编辑,我不想错过进入专业圈的机会,就实话实说谢绝了。

        退伍后,我与朱干事再无联系。直到今天,看了他的传记,串联起跟他有关的记忆碎片,才悟到,朱干事当年对我倾注了多少心血!而我却想不起是否曾对朱干事说过一声“谢谢”?这声“谢”,对他来说也许并不重要,对我来说,却意义深远。因为,朱干事对我的提携和培养,最终把我导向了专职编辑+兼职写作的人生道路,并且都小有成就(都曾荣获全国范围的奖项)。而我当年在修改剧本时先后接触到的三位编辑老师朱传雄、刘思平、李欣(《人民戏剧》改刊为《剧本》月刊后,李欣老师升任该刊副主编),始终是我的职业范本和楷模……

        追忆逝者,回顾人生。扪心自问,无愧无悔。唯不知,九泉之下,英灵有知乎?

        刘卫华,女,1954年7月出生,湖北浠水人,中共党员。1970年1月入伍,在铁道兵13师政治部宣传队服役,1979年3月退伍。1979年5月至退休前,一直在四川省文联工作,曾任四川省戏剧家协会《舞台与人生》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2022年9月17日在潘家园旧书市场购得朱传雄的资料(部分):

 

 

 

 

以上是朱传雄手稿。

 

刘琦年轻时的照片。

 

刘琦在京参加全军英模会议。

 

《去意徊徨》出版后,海内外读者致刘琦、朱传雄的信函。

 

1988年,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邀请刘琦到“市委机关作客”。

 

刘琦签名赠送给我的《去意徊徨》:

 




照片、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