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道兵文苑
战友故事会(126) 评书~援越抗美(5) ——一段没有解密的史实
诸位:你了解“越南战争”吗?你了解中国“援越抗美”吗?你了解58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32万将士秘密穿过友谊关,在越南国土上浴血奋战,抗击美国侵略者的史实吗?请听评书《援越抗美》。
勿忘朝鲜战场仁川敌登陆
抓紧越南海防工事欲抗美
诸位请听:
北部湾恶浪涛涛炮声隆
战海岛悬崖峭壁打坑道
按照越国防部海岸防御计划,其中吉婆、菇苏、高头、青林、由罗、凤凰、观谰、巴门、万华、昏端、炮中、下港、昏眉、杜拉、茶板等15个岛屿(以上来自越方资料,援越老兵回忆中有琼兰、挡门、赛班、桑梅、应音岛等,可能因读音差异)和涂山、表义、同登、摆寨、寨改、昏果、格翁、仙安等8处大陆岸防,组成越南的海防要塞。
二支队进驻上述海岛和岸防守备并修筑永久性御敌工事,包括战时指挥所、掘开式高炮地炮工事、机枪工事、屯兵坑道、码头、通信(电缆)工程等军事设施,以备阻击敌人的海上登陆进攻。这些设防工程的施工时间紧,质量高,任务艰巨。
越南濒临海洋,台风一来,海天狂怒,海运受阻;美海军舰队在北部湾游弋,舰载轰炸机十几分钟就可飞临;亚热丛林和荒岛的恶劣环境,对我部队施工和驻守增加了艰难。
八大队首批工程项目是构筑前沿指挥所、火炮阵地、机枪工事和屯兵坑道。部队在杜拉、菇苏、青林、高套、茶板、凤凰等岛打坑道作业。由于工事群的战略作用是防御敌人从海上进犯,因此岛上工事的射口朝南或东南,正是敌人可能进攻的方向。东南方向临海的一面大多是悬崖峭壁,掘开式工事必须在悬崖峭壁上开辟作业面。掘开式炮台和坑道射口面向东南方向的海面,平时大炮藏入坑道内,战时立于炮台投入战斗,设计巧妙,隐蔽性好。构筑的工事质量要“永久性”,工事整体能打击海上敌军舰只、打击敌空中力量、抗海上登陆攻击,而且在后援不能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坚守3个月以上。

万事开头难,在悬崖峭壁上打坑道,更是难上加难。开始风钻机用不上,靠铁锤打凿炮眼,在悬崖峭壁上开辟作业面,每个作业面下吊4个人,轮流作业,一人双手扶钢钎,两人交替抡大锤。
悬吊在空中挥锤打钢钎是件艰难的活,身体悬空,两脚立足不稳,有劲使不上。而且钢钎与岩壁呈90度角,大锤横向用力,既要用力,又要打得准,几锤打下来,就汗如雨下了。握钢钎也不轻松,一根钢钎40多斤重,身体不能脚踏实地,况且钢钎得呈水平方向与峭壁垂直,双手必须紧紧地握住,如同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一样,丝毫不能放松,只一会儿就手酸臂麻了。扶钢钎有技巧,每打一锤要转动钢钎,转动钢钎的角度要大小不等变化,会扶钎的人那窝眼打的是圆圆的孔,不会扶钎的人,那钢钎三转两转就成了三角形孔,就再很难转动了。有时打飞伤手,每打进一寸都十分辛苦。
再难也难不倒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勇士们。兵歌是这样写照的:“头上烈日当空,身披狂飙海风,脚下惊涛骇浪,挥锤半天云中。”就是这样一锤一锤地打呀!打呀!轮番上阵,经过2天的奋战,坑道开口作业面上的第一排炮孔终于打好了。
1965年8月10日,兰天白云,海风轻拂。连日来悬崖峭壁上如同音乐般的“叮当”锤声没有了。天、地、海、风、人在等待一个重要的时刻。全体指战员蹲在岛的山顶上,大队长刘志高亲临现场指挥,下达命令:“开始!”
4个遥控器同时启动,“轰……”接连不断的爆破声从悬崖峭壁、天海之间传来,震动岛山,震撼北部湾。爆破炸碎的石块,飞向大海,激起阵阵波浪。
经过4轮打孔放炮爆破后,坑道作业面掘进了5米多深,人可以立足于坑道口内,发电机送来电,坑道里灯光闪烁。机械可以在洞内架起来,空压机、风钻机可以派上用场了。风钻机立在地上,钢钎在风钻机的带动下剧烈旋转,与坚硬的岩石摩擦碰撞,凶猛地弹跳,发出隆隆的吼声。操纵风钻机,既要力气,还要技巧,用风钻手的话说:要“稳、准、狠”——机身要稳,钢钎要准,推进要狠。他们的双手紧紧地抓扶住风钻机的手柄,使劲地顶着石壁推进,不用劲推钻杆就打不进或钻进太慢,还要抗抵震耳欲聋的噪声和全身抖动的震跳。这是一项体力加技术的活,派出的风钻机手都是身强力壮的战士。
八大队悬吊打炮眼开创作业面的事通报到支队指挥部,全支队掀起“千方百计抓进度、想方设法抢时间、严格规程保质量”的热潮。越东北群岛上,钻机嗷嗷叫,爆破隆隆响。

1965年10月7日夜里,岛上垮度最大的加农炮014号坑道掘进了50米,一阵震天动地的爆破之后,坑道里浓烟弥漫,送风机吹进强风排烟。刚刚有点能见度时,测绘员李永梓背着工具,与副组长闵凡合走进坑道,观察作业面的爆破情况,检查掘进的质量,测量断面和中轴线的位置,标定下一轮掘进打眼的钻孔点。
李永梓全神贯注地标注炮眼的位置,明乐祥的手电筒照毛洞顶部,见一块巨石松垮了,忙喊闵凡合、李永梓:“顶石脱落,快离开!”说时巨石已坍塌下来,正砸中李永梓的头顶,立刻,李永梓倒地,他的鲜血喷溅在坑道的石壁上。一个鲜
活的生命立刻停止了。
李永梓有个未婚妻,俩小青梅竹马,1963年订了婚约。如果李永梓不参军,就可能举行婚礼了,或者不去越南战场,也回家结婚了,那时候姑娘心里甜甜的。但是,她没有等到她爱的人李永梓回来。
她听说未婚夫家里来了部队上的人,就心急火燎的跑到未婚夫家里,见到的却是未婚夫的遗像,当即被泪水模糊了双眼,悲痛欲绝。突然,她捧起李永梓遗像,冲开人群,跑出门外,叫嚷着:“永梓,等等我!”一阵撕心裂肺的呼喊。从此她目光呆滞,哭一阵笑一阵,疯了!
在越南牺牲了中国兵,报告北京如何安葬,北京答复:与越南政府已商定,就地安葬。哪里献身哪安葬,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不是也留在了朝鲜国土上吗?
是啊!古人有诗赞:“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支队指挥部发出动员令,全体将士要发扬不怕牺牲、顽强战斗的精神,同速度赛跑,与敌人抡时间,在敌人发动进攻之前修好阵地。
1965年9月的一天,岛上渔民驾船出海,一条渔船被南越伪舰掳去。越方立即将这一情况向我二支队通报,支队指挥部通知各岛上的部队加强戒备,高炮高机做好战斗准备,施工现场、物资材料、人员、宿营地要伪装好,以防敌人的袭击。
果然,美军侦察机在沿海一带上空频繁侦察。9月14日10时许,美军12架舰载轰炸机,从东南方向的海面飞向杜拉、姑苏、吉婆岛等岛屿上空。岛上各部按作战预案,全部防空武器进入阵地。敌机第一轮飞袭上空,我高炮高机枪开火。敌机遭到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击,机群队形大乱,当即,1架美机中弹坠海。敌机群在高空对多个岛屿实施了轰炸。
从那以后,敌人对我军驻地和施工点进行频繁的空袭,夜间不时临空呼啸投弹。我军根据新的战情,调整施工时间,白天进行坑道内作业,夜间进行坑道外作业。没有空情时,全体上工突击。
欲知工程进展
且听下回分解
——苦战吉婆岛
图片、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