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住”的故事

  

  

  铁道兵是工程部队,修建新线铁路是这支部队的主要任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铁道兵面前无险阻。当年40多万铁道兵,分布在祖国各条新建铁路线上。安营扎寨,部队宿营,"住"就是铁道兵部队后勤工作的首要任务。帐篷、地窝子、篾席棚、土坯房就是当年铁道兵的主要"营房",半个多世纪过去,铁道兵"住"的故事,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在铁道兵军旅生涯中,各种形式的"营房"我都"住"过,把这些铁道兵"住"的故事,用文字记录下来 ,献给亲爱的铁道兵战友,也算是我心中的一种释怀。

 


  
篾席棚"军营"
 

  新兵三个月训练完后。军旅生涯第一站去了四川攀枝花 ,1973年,当时铁道兵第五师负责攀钢铁路专用线修建。我所在的铁五师机械营一连,就住在朱家堡。背上行装扛起枪,铁道兵志在四方,当我第一次走进老连队,连队的"军营"。吸引了我的眼球,大概是攀枝花四季少雨,天气炎热的缘故,一排排"军营"就是用薄薄的竹子篾席搭建而成的。给我的印象是这种篾席棚"军营",不防雨水不防风,不隔音来不防尘。一个连四个排,每个排有一个超大篾席棚,包括排长在内,三十多名工程机械司机(战士)就住在篾席棚的大通铺里。夏天外面有多热,篾席棚里就有多热,那时也不可能有空调和电风扇,闷热的夜晚,司机战友就象睡在“蒸笼”里一样,热得难以入睡,经常夜半三更去“冲凉”。冲凉的地方,就是军用“澡堂”,它是用篾席子围成一个二米多高的篾席棚,里面装了一个凉水自来水龙头。战友们在尘土飞扬的施工工地回军营后,满脸满身是灰尘,第一任务,就是脱下工作服,穿个绿色军用裤头,拿个水桶,拿一块施工时发的军用洗衣肥皂(连香皂都没有),奔向篾席棚澡堂,接一桶凉水,从头往下浇透全身,周身打上洗衣肥皂,从头到脚反复擦,然后,用桶接上自来水,反复从头往下冲洗。所谓“冲凉,冲凉”,大概是铁道兵在篾席“澡堂“里”发明”的。在篾席棚“军营”住的岁月里,用现在时髦的话说:“难受死了”!
 


 
 特色军营“地窝子”
 

  从1973年底开始,铁道兵五师,奉命开赴新疆修建南疆铁路。我所在的机械营一连驻扎在吐鲁番火焰山旁边的大河沿。这里茫茫戈壁沙滩,“地上没有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气候环境十分恶劣,夏天最高温度可达零上45°,冬天最低温度零下35°,狂风大作的时候,风力可达12级以上。刚开始进疆的部队,不熟悉当地的气候环境,从内地带到新疆的军用帐篷,汽车营二连先一天架好的帐篷,第二天被狂风吹到二公里外的龙盘车站附近,显得十分狼狈不堪。当时,师先遣工作组紧急通知,部队改军用帐篷营房为特色军营“地窝子”。所谓“地窝子”就是用推土机推出2米多深,十来米宽的沟槽,上面铺上钢轨,芦苇,牛毛毡,然后用土回填,简单的“地窝子”就修建而成。然后在地窝子里钉上木桩,铺上铺板,这就是铁道兵“住”的地方,睡觉的地方。地窝子最大的特点,就是防风。最大的缺陷就是空气不流通。

  工程机械司机战友们施工回来后,没有水(吃水都需要用油罐汽车到几十公里的七泉湖去拉)。就没法洗澡,在每个地窝子的后面,用牛毛毡围了围子,就是司机战友下班擦洗身子的地方。地窝子三面不通风,就一个出口。里面战友们的汗水味、擦澡留下的酸溜味,尼龙袜子的恶臭味,交织弥漫在地窝子里,睡在里面,不得“安宁”,回想起来,真是“苦不堪言”。



  
土坯房
 

  南疆铁路前一百公里建成后,我们告别了住了多年的特色军营“地窝子”,机械营搬到阿拉沟烽火台,修建编组站。为了改善部队住房条件。机械营决定在烽火台修建土坯房。首先各个连队自己打土坯。买来稻草节,加上黏土,搅拌成不硬不软的泥巴。用一个一次能打六块土坯砖的盒子,打土坯,晒干土坯,自己动手盖上土坯营房,一个连队盖成“四合院”,里面有操场,有篮球架。新盖的土坯房墙壁上,当年当文书的我,在土坯房墙上写上一米多高的宋体、黑体大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的大字,在杳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土坯军营有了生气,铁道兵“住”的营房也就上了档次。

  铁道兵的“营房”,流动的“窝”。在这个"窝"里,铁道兵战友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与日月、山河、祖国铁路建设同在。
 


  
(作者王新明在新疆阿拉沟烽火台)

  2022年6月16日于长沙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