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抢修宋化桥 二师入越第一仗

 


  

  在中国人民帮助越南人民取得“抗法援越”斗争最后胜利后,前门赶走狼后门又来了虎。美国便开始入侵越南,妄图取代法国。于1964年8月5日对越南北方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并于1965年3月派遣海军陆战队在岘港登陆,直接参与南越战争,形成了“南打北炸”的局面,升级为全面战争。
 


 

  情急之下,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明主席心急火燎地来到中国,请求我国派兵支援。

  中越唇齿相依,山水相连,美帝国主义对越南的侵略,推行的“南打北炸”的全面战争就是对中国人民的挑衅。同时,美国的飞机也不断侵入我国海南岛地区和云南、广西上空,投掷炸弹和发射导弹,打死打伤中国船员和解放军指战员。中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美军已把战火烧到我国的家门口。

  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从洞察世界风之变幻的政治高度,指出:“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决定派遣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女支援越南人的抗美战争。

  1965年4月17日,中央军委命令:由炮兵、工程兵、铁道兵、通讯兵、海军、空军、后勤运输等军兵种组织32万志愿军部队,援助越南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首先组建的中国援越部队一支队、二支队、三支队立即入越。

  我所在的铁道兵二师组成援越抗美一支队,辖铁道兵2、6、7、9、10、58、61、63团,另配一个高炮团。主要担负从中国的友谊关至越南河内的铁路改建、抢修等任务。



 

  我所在的铁道兵六团六连,主要担负越南宋化地区的铁路和铁路大桥改建、抢修。

  宋化向北,距友谊关66公里,距河内105公里。宋化大桥是越南北方谅山至河内中段一座较为重要的桥梁;北线是重中之重,而宋化是北线斗争的焦点,是敌机来往必经之路,地形易攻难守;宋化大桥是敌人眼中钉,敌人为了切断这条交通大动脉,不惜一切代价,妄图炸毁这座桥。北线铁路运输如果被拦腰切断,将直接影响到援越抗美斗争全局。

  1965年9月20日上午11点30分,我们六连正在挖防空洞,突然警报响起,几分钟过后,美军侦察机就飞到六连所担负的宋化大桥和宋化火车站上空。我当时是刚入伍的新兵,见到这种情况,心情仍然比较紧张,这时,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连长黄滋义、指导员熊福瑞,站在最高处,要所有的干部战士,用自己手中的枪向敌机开火,不管是重机枪、轻机枪、步枪、冲锋机都开火。事后,才得知,连首长这是在锻炼战士们的胆量。

  第一批敌机没有投弹,可紧接着第二批第三批F105直接向宋化大桥与车站密集地狂轰滥炸。爆炸声、枪炮声和人们的叫喊声混成一片,整个宋化地区弥漫在狼烟和尘土飞扬之中,炸弹落在河中水柱冲天……。美军共抢下了40余炸弹(包括定时炸弹)。一辆满载乘客的火车缓缓进入宋化车站,第一架侦察机突然飞到宋化上空,乘客纷纷从车厢跑出防空,不一会侦察机飞走了,乘客又拥进车厢。这时突然低空飞来三架轰炸机,一溜炸弹把宋化地区上空变成了火海,顿时列车、车站设施等全部夷为平地。乘客几乎没有幸免的,血流成河。有一家五口,当时正在吃午饭,5岁的孩子被另一家的小朋友叫出去了,这时一枚炸弹正好落在他家,两位老人,一对儿媳被炸死,连一块完整的人肉都找不着。

  面对美军的这些滔天罪行,我们干部战士个个义愤填鹰,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当时有2枚定时炸弹落在桥头未爆,要先排除,才能让大部队进行抢修。听到要排弹,全连官兵不知哪来的这股劲,都纷纷要求上。排弹场景十分感人,开挖排弹的战友,必须要有牺牲准备,党员交了党费,非党战士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要求在火线上考验入党。在开挖前甚至对家人有什么话要交待,可以用书信写下来。因天气炎热和拼命的挖泥土,穿着短裤,光着背,还直流汗,一个个成了泥人,挖到最后,铁锹不好使,便就用手创,有的战友手指刨出血也不吭声,坚持战斗。当把定时弹抬到安全地带后,排弹官兵疲劳得躺在地上不能动弹了。

  这次轰炸,造成宋化大桥1号墩炸毁,其余桥墩受损严重,第1联连续桁梁东移3米多,5、6节间斜杆,上弦杆炸断;第2联连续桁梁东移1米多,部分杆件受损。整个桥梁受到严重破坏,桥西两端线路被炸坏130多米;多枚定时炸弹插入桥头,随时有爆炸的可能,现场一片狼籍。
 


 

  敌机轰炸刚过,六连侦察组冒着尚未消散的尘烟到被炸现场侦察。随即六团二营营长李奉祥等领导先后赶到现场。六团政委丁体仁、参谋长耿希圃也赶到现场。与营连干部一起组成了现场指挥所。团部根据侦察报告,制定了抢修方案,就是利用现场改轨材料,搭枕木垛、顶原梁正位、立排架、扣轨,桥面及两端线路更换轨枕修复。支队主任龙桂林也立即驱车来到宋化大桥亲临指挥,批准了抢修方案。

  如火的烈日把炽热的阳光倾向大地,整个大桥抢修工地被烤得滚滚发烫,50余摄氏度的高温,人就像在蒸笼里熏烤一样难受,战士们颗颗汗珠滴落下来,大桥上人声鼎沸,马达隆隆,一片紧张的抢修气氛。




 

  抢修以6连为主,主要抢修桥梁,5连配合;8连抢修桥桥头线路;调9、13、14连的起重工、木工30余人参加抢修。指定7连为预备队,一营为团预备队。为了明确分工,指挥所将抢修兵力分为塔枕木垛、顶移钢梁、钢梁杆件加固及抢修桥西线路等四个作业组,并分别指派了各组的负责干部和技术人员。

  15时30分,紧张的抢修正式开始。6连以一个排平整基础,以两个排同时搭设4个枕木垛。5连两个排协同运料和搭枕木垛。4座枕木垛桥墩于21日凌晨3时搭完。

  搭好枕木垛,开始托顶倾斜移位的桥梁,起重工们喊着口号,齐心协力将钢梁顺利顶平后,即在黑夜中,克服缺乏照明的重重困难,凭着机智和勇敢,群策群力,铺设横向滑道用绞车拉,起道机顶的方法横移钢梁。终于在佛晓前使钢梁准确安全就位。

  东方破晓,曙光初现,5连战士随即冲上桥面开始扣轨。桥面上人影穿梭,叮当作响,一片紧张热烈抢修气氛,13时45分,桥面及桥头线路抢修全部完成。
 


 

  至此,宋化大桥首次抢修全部结束,按计划提前1小时15分通车。
 


 

  通车后,在桥头等待通过的列车,24小时内顺利通过27例,桥上汽笛长鸣,列车隆隆通过声和欢呼声混合在一起,响彻宋化大桥两岸,一列列满载的军用物资的列车,从桥上通过,向南方驶去。源源不断地送往越南各地。这是一支队(二师)首次取得的反轰炸抢修大桥的重大胜利。越南胡志明主席授于六连“决战决胜的红旗”和“英雄连队”的称号。指导员周敬枝代表六连参加了北京群英会,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
 

  2022年11月2日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