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应寺白塔位于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故俗称“白塔寺”,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 该寺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初名大圣寿万安寺,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曾遭火焚,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再建,改称妙应寺。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俗称白塔寺。现寺内的建筑大都为清代所建,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为元代遗物,至今已700余年。
忽必烈是大圣寿万安寺的建立者,他不仅亲自考察选址,而且还命人向四面各射一箭,以界定寺址,甚至过问寺院殿堂布置,将白塔寺建成“非巨丽无以显尊严,非雄壮无以显威天下”之势,真正的目的还是“冀神龙之扶护,资社稷之久长”。所以,白塔寺是汉、蒙、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见证。
白塔寺始建于元朝,原名:大圣寿万安寺,几经兴衰,多次重建。康熙帝、乾隆帝都曾题写重修碑文。
白塔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主持建造
白塔寺是当时的皇家寺院,用于供奉舍利及圣物。
天王殿中殿供奉着弥勒佛。
四大天王(左侧)
四大天王(右侧)
韦驮菩萨
白塔总高51米,砖石结构,塔身有十三节,被称为“十三天”,顶部华盖四周悬挂36个小铜钟,每当微风吹动,铃声清脆悦耳。
香炉与房角均挂满了铃铛,这些铃铛会随风摆动,并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
白塔寺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巨大的藏式白塔,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藏式佛塔,乾隆皇帝曾命人在塔刹内放置一批镇塔之物,均为佛教的稀世之宝。其刹顶造型亦为中国目前所独有。 白塔高51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为三层方形的须弥座,面积为810平方米,塔身是覆钵式的,像僧人化缘的碗倒扣过来的样子,塔身有13个项圈,为佛教的最高级别,天盘直径近10米,华盖 高2米,天盘顶上亦为一个小喇嘛塔,这些都是目前藏式佛塔中所独有的。大殿中心摆放了白塔模型,并展出了镇塔之宝。 第二座大殿原为乾隆皇帝所赐匾额“意珠心镜”,现在是《藏传万佛造像艺术展》。殿内展出了藏式佛像近1万尊,其数量之庞大、种类之繁多、年代之远久、地域之广阔以及艺术风格之多样,构成了这座举世罕见的藏式佛像艺术官殿。 第三座大殿是七佛宝殿,这里曾供奉着释迦牟尼和他以前的六位佛祖。 这座举世闻名的大白塔直插云空,十分雄伟。
因网页版面有限,更多内容请关注美篇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