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故事会★70
军旅往事~军号响了
边关号角吹响,
匹夫有责理当,
吻别娇妻幼儿 ,
跃马驰骋疆场。
这个真实的故事代表了所有的军人、军嫂及家庭。
谨此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 题记
小小说
军号响了
曾仁是湖南人,1969年入伍,系广州军区通信团二营六连双边带电台台长。我们是一个战壕里的亲密战友,尊称他“老曾”。
1978年11月下旬的一天,老曾接到家中的挂号信,是他妻子小丽写来的。小丽在医院工作,有时还要上夜班。她信上说母亲老胃病复发,十分严重,需要住医院治疗。问老曾能不能休探亲假回来照顾老母亲,因丽丽——老曾对其妻的爱称,己是身怀六甲的人了。信中说:“如果部队工作忙,不能回来,就寄钱回来,母亲住医院需要钱用。”
老曾知道,有孕在身的妻子照顾母亲也很困难,他考虑再三,决定把待妻子生孩子时休探亲假的计划提前。休假报告批准后他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回到家中,老曾即刻到医院看望病重的母亲。那几天,他奔波于家中、医院两点一线,床前陪伴,送饭喂药。他的母亲见儿子奔忙,稍有好转,就急着出院回到了家中。
正当老曾见其母病情好转渐愈,心情轻松下来。忽然接到医院的传呼电话。其妻因前段承担照顾病重婆婆,加上昨日医院为抢救一重症病人,她累了,出现了临产状态,离预产期还差一个多月呢!老曾急了,三步并作两步赶到医院,妻子已送进了产房。母亲来了,岳母也到了医院,两家亲人在产房外走廊等待消息。曾仁心里像15个水桶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时间走得真慢,让急性子的人难熬。
突然,产房里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声。一会儿,一位年轻的白衣天使开门出来,对他仨说:“恭喜!恭喜!丽姐生了个胖仔”。“好好好!”老曾脱口连说三个好。那一刻,他高兴的心情不知道选用什么形容词来描述。
老曾忙出忙外不觉累,细心地照顾坐月子的妻子。盘算着自己身上带回来的钱,计划着母亲恢复身体的后期营养;月子里的妻子加强营养及幼儿的用品。给儿子起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胜利——曾胜利。
一个月的军干探亲休假还有15天,曾仁包揽了全部家务,给母亲盛饭问药,给妻子炖汤煮面,给儿子洗尿片……从早忙到晚,时不时候还卷起衣袖,高兴地哼唱起了军歌调:“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洗尿片,当好炊事员……”。
忽然,门外传来自行车铃铛声,一声高喊:“电报,曾仁的加急电报! ”
老曾接过看电文:“紧急备战,立即归队。”
儿子才出生一周,谁来照顾这家一老一小一产妇呢,老曾怎么放得下心呢?小丽看出老曾不放心,说:“自从我找军哥谈恋爱起,我就有了这种情况的思想准备,一切以祖国利益为重。”通情达理的岳母表示由她来照顾好珍珍和外孙儿。曾母也说身体好了,不用担心。
有古话:“男人有泪不轻弹”,
看此时,铁汉曾仁泪欲下。
次日清早,老曾难舍地告别了娇妻幼儿俩慈母。乘上了开往南方的汽车,去迎接新的考验。
老曾回到部队,立即投入了紧急的战备工作。按要求整理了留存在营房的物品,物品包上用白布条写明家庭地址,一旦牺牲后,按此地址寄发遗物。深夜,他与同寝战友黄平世谈起家常,他说他的留守物包里留有一封遗书,其中特别交代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因母亲治病住医院及妻子生小孩,借了战友某某某340元钱(半年工资啊),如果牺牲了,就将怃恤金里的钱还给那位战友。好一个曾仁啊!你是真心仁义之人。
1978年12月14日晚,老曾随部队开赴广西前线。他带领的电台担负着对敌自卫还击作战东线前指青山指挥部的通讯联络保障。那段时间,他日日夜夜,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通信保障任务,立下战功。战后,胸前戴着三等功奖章——那金色奖章里有一半功劳属于他的爱妻及家人。
(根据黄平世战友提供素材创作)
【后记】我不想此拙作以悲剧结束,因为曾仁(化名)的原型不幸患病英年早逝。谨以此文对他表示崇敬和怀念!
—— 作者
提供本文事例的黄平世战友在通信团五连
黄平世在对越自卫还击前线
请看下期
《载波飞过友谊关,自卫还击添利器》——对越自卫还击载波通信兵战斗记实
贺顺芝参战回忆录之二
美篇链接、请点击查看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