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馈书留香 |《学生八连的故事》入藏陕西省图书馆

      6月15日上午,陕西省图书馆举行《学生八连的故事——纪念参加襄渝铁路建设50周年》一书捐赠仪式。

  原铁道兵5807部队学生8连部分成员——陕西省审计厅原厅长屈方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候曦、西安电视台原编委蔚耿等一行6人及省图书馆副馆长强颖、馆长助理兼地方文献部主任窦鹏及相关同志共同参加了捐赠仪式。副馆长强颖接收赠书并颁发收藏证书。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学生八连的故事——纪念参加襄渝铁路建设50周年》全书共15万余字,图片300余幅,记录了42篇回忆文章,用战士们亲历的片段,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追忆八连奋战三线的艰苦历程,讲述真实生动的八连故事,还原丰富多彩、青春飞扬的八连生活。

  学生八连是由原师大一附中、师大二附中和市师范学校中学部初六九级毕业男生和带队干部169人组成,从1970年8月奔赴紫阳县,投身三线建设,直到1973年4月才分批退场,分别参加了芭蕉口隧道、芭蕉沟铁路桥、小中林隧道等工程建设。

  在这两年八个月的繁重劳动和艰苦环境中,学生八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经受了难以想象的艰辛磨难,无畏伤痛残疾,磨炼了意志、铸造了品格,把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贡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在崇山峻岭中建成国家战备急需和造福当地人民的襄渝铁路,本书正是为这段历史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学生八连的故事》书影

  几位嘉宾回忆道:本书是缅怀青春、尊重历史、活在当下、笑对历史,纪念52年前的生活经历,这段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是不能忘却的一段记忆。这段经历给他们留下的既是同学情,也是战友情,但比同学情更深,比战友情更密。让大家了解一下那个特殊年代中国青年投身祖国建设的热诚与激情。

  省图书馆副馆长强颖感谢八连老同志们的慷慨馈赠与热情分享。她表示,希望通过省图书馆这个平台,让广大读者了解到学生八连的历史故事,充分发挥省图书馆的服务读者的桥梁作用,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据强颖副馆长介绍,省图书馆作为我省征集、保存地方文献资料的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常年面向社会征集收藏陕西出版物、陕西地方志、各类专业志、乡邦文献、文史资料、陕西家谱、陕西作家著作、手稿等。

  三线建设,一段共和国历史上的不平凡历程;三线建设者,一群普通劳动者中的特殊群体。三线更是一个汹涌奔腾的时代,一段值得回溯的历史记忆,各界青年怀揣战斗意志,无私奉献青春才华,必将激励更多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

  背景介绍: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阳(原襄樊),西至重庆,横贯鄂、陕、川、渝三省一市,是连接我国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对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具有重大作用。襄渝铁路在“备战备荒为人民”、“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历史背景下,于1968年开始修建,1973年10月在棕溪车站接轨通车。襄渝铁路被列为铁道兵“可圈可点七大工程”之一。

  三线学生连的建立是陕西省为解决修建襄渝铁路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会商铁道兵后采取的一项特殊举措,根据需要,陕西省于1970年和1971年,先后分两批,从西安及关中地区其他城市共动员25800名六九、七O级中学毕业生“上三线”,共编为141个学生民兵连,分别配属给铁道兵3个师,奔赴紫阳县、旬阳县和安康县的襄渝铁路工地。

  《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二卷)中记载了三线学兵连参与修建襄渝铁路的史实,称“他们在襄渝线建设中展现的精神风貌,为‘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推荐:王抗林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