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沈阳帮 | 散文《沈阳,我大学梦圆的地方》
本周荐文
我的老家在豫南农村,1981年,高考落榜,怀着考军校上大学的梦想参加了铁道兵。
我当兵纯属偶然。当时的我是老师眼中的学习尖子,父母眼中的大学苗子,压根就没有想走当兵这条路。到了征兵的季节,父亲突然找到我说,你去部队当兵吧,当兵也可以考军校,一样实现人生理想。我心里清楚,父亲劝我当兵是出于无奈,家里困难,四个男孩的学杂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还有久病卧床的奶奶看病吃药需要钱。思忖再三,我答应父亲去应征,为家庭减轻点负担。
当年接兵部队有武警、空降兵和铁道兵三个兵种。经过三次面试与体检,最后被铁道兵录取。
大人们都说铁道兵艰苦,流动修路,四海为家,但没有切身体会。在北行的火车上,我们新兵天真地问接兵排长,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排长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沈阳”,一听说去沈阳大城市施工,我们这群未出过远门的小青年高兴极了,一路欢声笑语。结果第二天下午把我们拉到了内蒙古赤峰西郊的农村,四周群山环绕,村庄、树木、大地光秃秃的,一片荒凉。后来才知道,我们是铁道兵第九师43团,正在赤峰建设京通铁路。新训驻地就在赤峰火车西站的团后勤仓库旁边,住帐篷,睡大通铺,烧地火龙,吃苞米喳子高粱米,用水靠水桶抬,生活条件很艰苦。
新训结束后,150名新兵分别被分到包括赤峰、通辽、霍林河、沈阳、苏家屯、辽阳、盘锦在内的东北各施工连队,开始了真正的“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的铁道兵生活。
我被分到团后勤仓库当文化战士,1982年6月,调到团政治处宣传股任新闻报道员,跟着老报道员外出采访的第一站,就是沈阳青年公园南门对面的沈阳建筑工程学校和苏家屯林业学校施工工地。
第一次到沈阳,盛京城的风土人情、古老建筑和沈阳人的粗犷豪爽性格,给我留下了美好印象。
1983年,已改任电影放映员的我,随团部搬到霍林河通霍铁路施工现场,7月份迎来了军校招考,我参加石家庄铁道兵工程学院招生考试,再次名落孙山。我的心情很沮丧,两次高考失败,看来今生注定与大学无缘了,考不上军校也提不了干,当几年兵只能回老家种地了。就在我心灰意冷之际,10月份,电影组安排我和同行放映员到大连参加沈阳军区组织的放映员培训班,第一次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培训,第一次看到大海,真的过足了瘾。返程时在沈阳换车,乘兴和战友又到青年公园、北陵公园游玩。年轻的我们身穿绿军装流连于东北两个最大的城市,暂时忘却了心中的不愉快。
上帝是公平的,它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到了83年年底,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来,铁道兵将于84年1月1日脱下军装,集体转业进入铁道部,改为铁路职工。我们最后一批新兵从此跳出农门,成了“吃商品粮”的国家职工,再也不用“哪里来哪里去”,过祖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生活了。
改工后,机关搬迁定居到辽阳,我继续在机关俱乐部放电影。1986年,我被组织选送到沈阳市东陵区孤家子旁边的辽宁工运学院带薪脱产学习两年。
如果说兵改工改变了我的命运,那圆梦大学则为我实现人生价值,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带着青春之志从这里出发,去寻找属于我的“诗与远方”。
回单位不久,我就入了党提了干,还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从科员逐步成长为一名中层干部,并晋升高级职称,一路顺风顺水,完成了华丽转身,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1999年起,我到基层分公司任职,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十多个施工现场,四海为家,风雨兼程,为国家的铁路、公路建设贡献青春热血。
光阴荏苒。一晃到了花甲之年,我又回到阔别已久的沈阳,为沈阳地铁建设发挥余热。在外兜兜转转二十余载又回到当年梦圆大学的地方,人生轨迹画了一个圆。
数十年离合聚散与情感交融,沈阳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在沈北蒲河旁买了楼,有了自己新的蜗居。漫步滨河廊道,极目远眺,美丽的蒲河两岸,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古老城市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尽显国际大都市的繁华与时尚。沈阳,这个入我心魂的城市,不仅是我圆梦、工作、生活的家园,更盛下一个游子的青春记忆和心路情怀。
作者:白国喜
作者介绍:
白国喜,中共党员,1962年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高级政工师。现为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沈河区作家协会会员。
图片说明:
1、刊头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