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6日下午,太阳把大地烤得滚烫,在广富林街道西子湾小区会议室,却是凉风习习,热闹非凡。为庆祝八一建军节97周年,小区党支部安排暑托班的少先队员向本小区退役军人敬献红领巾,老少两代人其乐融融,象征着薪火传承、后继有人。
然后由松江老兵讲故事宣讲团朱渭民老师,为大家宣讲红色故事《长津湖战役》。据介绍,这堂课巳纳入区委宣传部正在开展的全民国防教育范畴,朱老师作了精心准备,他从四个方面对这场以弱胜强的经典之战作了详细剖析:一是长津湖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二是双方兵力的对比,三是战斗经过及取得的战果。四是长津湖战役的伟大胜利,对今天强国强军中国梦,有哪些现实教育意义。
朱老师全程站立,激情宣讲一个小时,给退役老兵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宣讲刚结束,一位叫胡国征的退役军人热情与朱老师握手,希望留下联系方式,作进一步交流切磋。
在隨后的微信交流中,老兵胡国征知道了松江老兵宣讲团的性质和活动情况,他很感兴趣。朱渭民老师也了解到这位老兵不平常的人生经历。他出生在三代革命军人家庭,祖父胡彬显和父亲胡立权都是追随方志敏闹革命的老红军,老党员,当年,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转战皖南,他祖父是红十军团皖南贫农团团长兼皖南地区苏维埃政府秘书长、中共石埭县委书记。1935年红军长征之初壮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政部正式授予他的祖父首批革命烈士证书。
祖父牺牲后,父亲也参加红军,担任方志敏黄山支队交通员,因战斗中眼睛受伤,转到地方农会工作。1951年9月,他父亲接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谢觉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书面请柬,父亲以皖南革命老区代表和烈士后代的身份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两周年庆典。
胡国征同志1972年入伍,74年至78年在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学习,后分配至西藏边防部队某保密单位工作。1997年转业至芜湖市政府社会联络办(涉密单位)工作至退休。仍继续发挥余热,被市委组织部聘为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并担任弋江区老兵宣讲团讲师。
今年, 他是因为女儿落户松江,同老伴来松探亲,听说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邀请老兵宣讲团来讲红色故事,他抱着学习心态来参加活动。他说:“听了朱老师激情宣讲,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感到松江老兵讲故事宣讲团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一是宣讲员全程站立、脱稿讲述,用老兵的精气神来感染带动听众的情绪,值得我们弋江区老兵宣讲团学习。二是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融入故事中,使红色宣讲更贴近当前形势,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容易深入人心。三是很自然地与听众互动,朱老师在宣讲中多次请署托班的孩子回答问题,使宣讲轻松、自如,更有人情味。
这次与胡国征战友的意外认识,让朱渭民老师也受到启发,松江区有26000名退役军人,是藏龙臥虎、人才众多的厐大群体,是党和国家的宝贵力量。广大退伍军人曾经为国防建设出过大力,如今退伍返乡了,仍然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军旅生涯多姿多彩,有许多感人故事值得向世人宣讲。愿更多老兵加入社会志愿者行列,愿“老兵讲故事”这个红色品牌永远熠熠生辉。
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