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青年榜样永远年轻

 


 

  2022年初,北京即将迎来第24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此前的2021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第一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中,有记者提问全国政协委员张海迪,残疾人参加冬残奥会意味着什么?

  张海迪表示,残疾人参加冬奥会这样的国际体育运动,既是为国争光,又是对自身意志与精神的塑造,可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人无论身体健康还是残疾,都要有一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敢于奋斗、敢于胜利的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就能够实现梦想、创造奇迹。

  此时的张海迪已担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多年,同时她还是在任的康复国际主席。

  张海迪所说这番话,既是她的切身体会,也反映了一个国内国际残疾人事业领军人物所具备的思想高度和深度,还体现了她对残疾人朋友的关心与激励。

  说这番话时海迪已经是66岁了,但她的思维,她的表达,她的状态,依然像我当年认识的那个青年榜样一样,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我由衷地感叹:青年榜样永远年轻。

  40年前,全国掀起了学习青年榜样张海迪的热潮,海迪与不幸命运顽强抗争,战而胜之,书写壮丽人生的事迹迅速在全国广泛传颂。我作为一个媒体人,正是在参与宣传张海迪事迹的过程中对她的特殊人生经历有了深入的了解。

  张海迪1955年出生于山东济南,5岁时被发现患有脊髓血管瘤,病情最终导致她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全都失去了知觉。在10岁以前,海迪已经动过3次大手术,从小她就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

  1970年,海迪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下放到聊城莘县农村生活。在农村,身患重病的她显得格外懂事,为了不让父母过多地为自己操心,她在与病痛作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得十分坚强和乐观。不仅如此,她还处处为别人着想,克服病痛带来的种种困难,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善事。她发现附近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发现村里缺医少药,她就自学医疗常识和技术,用零花钱买医学书、体温表、听诊器和常用药物,给乡亲们治病。为了提高医疗水平,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试针,身上哪里有知觉就在那里反复扎。

  短短的几年,海迪俨然成了当地一个年轻的“名医”,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只要有人求医,她都热情接待;重病号不能行动,她就坐着轮椅,登门给病人扎针、送药。有一位耿老大爷患脑血栓后遗症,6年不能说话,瘫痪了3年,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对照症状寻找方法,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

  为了学会更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海迪躺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凭着坚韧的毅力,她竟然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读了大量专业书籍,学会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

  张海迪以顽强意志、惊人毅力创造的奇迹,在当地群众中口口相传了多年,到1981年开始引起媒体关注。

  这年11月,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宋熙文在火车上遇到《山东画报》记者李霞,李霞给他讲了莘县一个叫玲玲的姑娘的故事。宋熙文觉得这个小姑娘不简单,于是很快到莘县了解情况。

  198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残疾姑娘玲玲”身残志坚、为民解忧的事迹。当时社会上许多人缺失信仰,思想迷茫,玲玲姑娘坚韧的意志和纯净的心灵迅速点燃了人们久违的激情。这个残疾姑娘就是张海迪。

  《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一个典型人物,是多少年来少见的。报道文章的作者宋熙文分析说,在当时的背景下,有一个比较信得过的人物出现,对当时人们特别是青年的思想引导是非常需要的。

  接下来,首先是当地共青团组织、妇联开展了宣传张海迪的活动,媒体纷纷报道,各级组织、单位也热情地邀请她去座谈。大家惊奇地发现,这个被病魔折磨的女孩竟有如此大的感染力:每一个听到张海迪故事的青年都备受鼓舞,并在她身上看到了信仰荒漠的绿洲。

  海迪精神开始走出山东,辐射全国。

  1983年2月28日下午,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的胡锦涛,亲自主持召开了“首都新闻单位听取张海迪同志事迹介绍会”。在会上,张海迪分别用中文、英文、日文给大家唱了三首歌:《生活多美好》、《哆来咪》和《四季歌》。

  1983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了《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一文,再次重点报道了张海迪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3月11日,共青团中央安排张海迪到北京作报告,27岁的她第一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那天她穿着妈妈出差带来的薄呢子外套,卷曲的长发披在肩上,看起来精神焕发,青春靓丽。她举重若轻地叙述了自己经历,与会人员被她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张海迪的事迹,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走了进千家万户。全社会对张海迪的赞誉越来越多,她被人们称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

  迷茫的青年从张海迪身上汲取了激情、勇气和力量,他们争相将张海迪视为榜样,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张海迪学习”的旋风:无数的信件像雪片一样从各地飞到海迪身边,有的人不知道海迪的通信地址,只在信封上写上“张海迪收”几个字,信件居然也能如期送到海迪手中。写给海迪的信,每天都需要用麻袋装起来,然后一麻袋一麻袋地送到单位、送到家里。

  在学习海迪精神的高潮中,她一直坚持与病痛作斗争,还曾经与死神擦肩而过。那次在北京做报告时,她忽然陷入昏迷,好在抢救及时,她才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这次负责抢救海迪的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当时为了保护她,防止外界干扰,遵照上级指示,总医院谢绝一切对她的采访和探望。有关必要的消息,统一由总医院政治部宣传科提供。宣传科新闻干事张梅珍是我们《解放军画报》的特约记者,她又与我熟识(她的弟弟张泽民和弟媳杭天琪是我的朋友),我就成了“近水楼台”。

  为了救治张海迪,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组织了精悍的医护力量会诊,著名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亲自为她做营养调理。海迪病情好转之后,就马上“不安分”起来,向医护人员提出要读书看报,不然她就着急。为了安抚她的情绪,医护小组经研究给她制定了特别的方案,把治疗、调理、休息、娱乐和适当的学习结合起来。负责给她准备学习资料,陪她学习的正是张梅珍。我不失时机地提出探访海迪的请求,张梅珍正式给医疗小组报告,获得同意。

  就这样,海迪在北京军区总院医治休养期间,我多次前往探望。海迪是个激情四射的人,她最怕寂寞,所以我每次去了她都很高兴,交谈起来兴致盎然。有一次,她向我讲起了自学英语的心得,因为那时我也在自学英语,所以越谈越投机。我把随身带着的一本《英语词组》送给了她,她如获至宝,非常高兴。我知道海迪嗜书如命,便投其所好,每次去看望时总要给她带点书去。

  经过生死考验的海迪选择了激流勇退,婉拒了组织为她安排的职位。有一段时间她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回归自己原有的生活轨迹——专心从事文字创作和翻译工作。她先后出版了《轮椅上的梦》、《绝顶》、《孤独的碎片》、《天长地久》等书籍,翻译了《山村诊所》等书,并和丈夫王佐良合作翻译了《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相当长一段时间,张海迪虽然很少在媒体和社会上露面,但她依然在用自己的作品与人们交流,用文字激励着一代青少年。她所创作的作品和译作受到了广泛好评,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
 


 

  海迪著有一本散文集叫《鸿雁快快飞》,有一次,共青团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个与海迪这本书同名的活动——张海迪、朱伯儒两位英模人物与青少年代表的见面会。朱伯儒是解放军的先进典型,1983年7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朱伯儒“学习雷锋的光荣标兵”荣誉称号,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等九位中央领导同志分别题词,号召全国军民向朱伯儒学习,时机正好与宣传学习张海迪同步。

  这次见面会,海迪和朱伯儒两人都邀请了我。出席活动的有共青团中央书记胡锦涛、老革命家廖井丹、贺龙元帅的夫人薛明、“故事爷爷”孙敬修等一批领导和知名人士。现场的青少年们将张海迪、朱伯儒团团围起来,又是提问,又是拍照,又是签名,气氛十分热烈。反倒让作为活动主办方领导的胡锦涛书记被“晾”在了一边。胡锦涛书记看到我端着相机忙于拍照,就对我说:“我看你一直忙个不停,挺累的吧?坐下歇一会儿吧!”说着,他拍了拍身边的空座椅。我一边道谢一边坐下,与胡锦涛书记和廖井丹老首长聊了起来。

  在很长时间里,我一直关注海迪的消息,并与她保持着联系。她在山东或外地时,我们有事就通电话;她每次到北京,都会告诉我。

  1984年有一天,她的妹妹小雪打电话给我,说她陪海迪来北京了,住在八大处北京军区大院招待所86号楼,希望我去那里见一面。

  当时朱伯儒正在后勤学院学习,我告诉他说海迪来北京了,约他一起去看望海迪。朱伯儒说他再约上刘延东,那时的刘延东是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12月22日下午,我们来到86号楼,得知海迪这次来是为了完成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已经写了20万字,为了防止外界干扰,专门来北京,住进部队大院里。我们不打算占用她太多时间,想见一面就走,但海迪坚持不让。于是,刘延东、朱伯儒和我就留下与她一起聊天。海迪是个性情中人,一聊起来就十分兴奋,滔滔不绝。过了一阵子,刘延东有事要告辞,海迪送走了她,仍然不让我们离开。我怕她太累,提议换一种方式放松放松,让她跟朱伯儒“杀一盘”,她很乐意地接受了我的提议。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眼看接近傍晚了,海迪意犹未尽,一定要留下我们吃晚饭。盛情难却,我们只好从命了。晚饭后又开始了新话题,用海迪的话说,是开怀畅谈。

  临别时,妹妹小雪当着她姐姐的面向我“告状”:“程老师,姐姐写作时总是熬夜,经常深夜12点还不肯睡觉,我说她不听,这事您得做个主。”我毫不客气地对海迪说:“你这样做不对,熬夜是最伤身体的,把身体搞垮了你不仅不能再写作,还有很多等待你去做的事都做不了啦。”我还对她说,这几天晚上11点之前,我要给你们打电话来“查岗”。她听了便笑起来,说:“程老师,不用您费心了,我听话就是了。”我进一步强调说,你一定要听妹妹的安排,小雪是代表家庭和组织来看护的,既有责任,又有权利。过了几天小雪给我打电话,说我的话很管用,海迪比原来听话多了。

  尽管海迪让我放心,我还是经常惦记着她。1985年1月6日,我与海迪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通话。因为外界关于她的传闻很多,当然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关心,但是,有些不符合事实的说法总是会对她有影响的。我单刀直入地问她,她如实地给我作答。问题涉及身体状况、家庭、工作、学习、写作、荣誉等等。海迪特别说明,我们是老朋友,可以无话不说,没有戒心。希望通过我把她的真实情况告诉更多关心她的人,尤其是青年朋友。

  随着海迪身体康复情况的好转,她逐渐担任一些社会职务,工作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海迪的影响力渐渐超越国界,辐射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青少年中间。1997年日本NHK将她评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之一,2001年新华社《环球》杂志将她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张海迪积极参政议政,特别是围绕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这个主题,给政府进言献策。在2004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张海迪提交了一份《关于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提案》。海迪解释说,她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件具体事,来争取残疾人的平等权利,鼓励残疾人参与共享正常的社会生活。为此,海迪身体力行,自己学会了驾驶。

  在争取残疾人权利方面,海迪讲过自己一位老朋友的故事。小伙子是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他进入大学时给张海迪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讲述了自己考大学的经历。他是河南伏牛山里的残疾孩子,高考分数高于健康考生几十分也没有被录取。这期间正处在宣传张海迪的热潮中,他决心以海迪为榜样,坚决不放弃,一次又一次赴考,乡亲们说他是当地的“张海迪”。小伙子考了5次,终于被大学录取。他在信中感谢海迪姐姐,说正是她的精神鼓励自己遇挫遇坚,最终实现了大学梦。

  海迪本人在考学问题上也为年轻人做出了榜样。1991年她被发现患有基底细胞癌。手术之后不久,她就开始了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学习。1993年,张海迪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完成了论文答辩,被授予了哲学硕士学位。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没有丝毫照顾的成分。考试时她主动提出要求,别人怎样自己就怎样,不能降低要求。写毕业论文题目是《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每个问题她都认真思考,反复写作。导师要求读的书一点一点地啃,遇到难题,逼迫自己去解决。读书读到眼睛看不见了,花了,歇一歇继续读。海迪说,这样做不是单纯为了学位,这里面有很大的意义。

  回想当年海迪成为全国著名模范人物以后,某大学曾经要授予她“名誉大学生”,她婉言谢绝。她认为虚名毫无意义,凡事要靠自己的努力,这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回首往昔,宣传张海迪、朱伯儒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过去40年了,今天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作为那个时代一个重要标志的海迪精神、朱伯儒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愈来愈显得弥足珍贵。当初的青年榜样成长为今天出色的领导干部,张海迪初心不改,始终不停息地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到了新的时代。

  青年榜样永远年轻。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