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爷的故事
推荐:宋建民(佳木斯)
作者:杜晓言
记得小时候,每逢暑假,我们几个同龄的小伙伴,都要随生产队劳力下地除草,挣点工分以补贴拮据的家庭生活。那时的天空是湛蓝的,仿佛伸手即可触摸到,那时的河水是清澈见底的,俯身掬手即可饮用,耳畔的蝉声叫的心情愉悦,盛夏的天气仿佛不再那么炎热,戏荷的蜻蜓飞的忽近忽远,仿佛就是自己跃跃欲飞的梦想。
下地除草是很枯燥的活计,生产队长见我们年纪小、没有耐力,生怕干着干着撂挑子,凭借一副讲故事的好口才,消除了小伙伴们因为又热又累导致浮躁不安的情绪。队长从三国演义讲到水浒传,但我们听的雾里云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很解乏开心。
队长讲的很多故事,随着岁月的流逝都已淡忘,唯有讲述我的三爷爷杜广信实干挨打的事记忆犹新。有一年出河工,大伙见监工走远,便立马停下来拄着铁锨偷懒拉呱,我三爷爷特实诚,不信实干能挨打,便独自撸起袖子挥汗如雨加油干,待监工走近,大伙关闭话匣子,装模做样的比划起来。我三爷爷累的满头大汗,随即放下铁锨席地而坐稍事休息。这一休息不要紧,接连挨了监工几个二踢脚踢,挨打候清醒地便随口而出:还真的打人啊。现在想来,那个时代的人说来心眼实诚,不如当今的人灵活。当时的监工没有多余的心眼去看看谁干的活多、谁干的活少再做定论,那个纯情的年代不乏愚昧泛滥成灾。
我三爷爷性格倔强离世的早,打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他,对三奶奶倒有印象,她离世前经常找当村支书的老爸,央求开个绿灯,待到死后千万别火化她,但最终还是没有免过国家的政策。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爷爷挨打的事,也被乡亲们淡忘了。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