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散文——牛【原创】

  

 

散文——牛【原创】

  

  牛,我所知道的牛,有肉牛,是人们饲养的一种肉牛,专门用以屠宰后供人们吃肉的牛,在现代化养殖业,一般为规模化养殖,有专门的养殖厂,专门从事饲养肉牛产业。
 

肉牛

  奶牛,也是规模化养殖,专门养殖产奶的牛,人们常用的包括有:婴幼儿奶粉、中老年奶粉、其它品牌奶粉、鲜牛奶、酸奶等奶制品,都是来自奶牛的生产,是现代人们不可缺少的营养品。
 

奶牛

  牦牛,其最大特点是耐寒,适合于在高原养殖,在我国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都有养殖,当你走进高原,都能看到游牧民放牧,其中就包括这种牦牛,即能产奶,又能共人们吃肉。如奶茶、酥油茶的酥油、奶酪、奶粑粑等,都是牦牛奶制品。

  2003年盛夏,我来到香格里拉出差时,在往返梅里雪山的公交车上,望远高山上是长年积雪,像山间的一片片白云。在低山上,没有积雪,虽然这里的植物生长较内地晚了一些,但也有了初夏的气息,能看见藏族同胞在放牧,牧民们穿着藏袍,在进行着他们高原特有的劳作。在这大山里,是一片片森林夹持着一块块草地,但不同于辽阔的草原。树木像遮阳伞,草地好似绿地毯,满地盛开的格桑花,像一张张笑脸,随风摇摆着向人们微笑。马群、牛群和羊群,从高处看去,好像撒出的大小不等,色彩各异的珍珠。我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牦牛,真是名不虚传,哪一头头有大有小的牦牛,膘肥体壮,满身的长毛向下搭拉着,显得乌黑发亮,也有黄色的牦牛,一阵微风吹过,浑身的长毛迎风飘摆。还有洁白的羊群,衬托着蓝天白云,好一派高原美景,这里的空气清新绝无仅有。这时让我想起诗人火华老师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中唱到: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牦牛


牛羊好似珍珠撒

  在这大山深处,牧民们有的在牛肚子下挤奶,有的在毡房里劳作,加工他们的奶制品。森林、草地一望无际,没有庄稼地,因此无须跟着牛羊群看管,让它们尽情自由的“享用美餐”,牲畜们在各自的群体中,争先恐后的吃草,当它们吃饱了以后,就会停下来休息,有的卧在草地上打盹,有的用舌头相互舔着梳理牛毛,牲畜们似乎在以特殊的方式进行着友好交流。

  坐在公交车上,我的全身随着弯曲而高低不平的山间马路,不停的摇晃、颠簸,我偶尔看到二位藏胞中年妇女,身着夏季藏装,她们各自背着一个沉甸甸的背篓,上面用一块洁白的毛巾盖着,里面不知装的是什么东西,她们一招手,公交车就停下了,驾驶员打开车门,她们上了车,我没见她们付现金买车票,而是看见她们各自从背篓里取出一块洁白的奶粑粑,给驾驶员放在前面,就找了坐位坐下。这时,我知道了她们背篓背的都是奶粑粑,可能是准备进城去出售吧。这一切举动,我有些不大明白,但很好奇,随机我问坐在我旁边的一位乘客(好像也是藏民),我说:公交车司机没到站就停车让乘客上车;刚上来这两位女乘客没付钱买车票,而是给这位师傅一块奶粑粑就了事。身边这位藏胞朋友对我说:“公交车师傅们出于对藏族同胞们的关照,虽然不是车站,但只要藏胞乘客一招手,师傅们都会停车让乘客上车;另外有些藏胞当时没有现成的现金,给师傅一块奶粑粑也算付了车费,师傅们能让藏胞乘客坐完全程”。我想,这大概就是不成文的规定吧,一切都是为了给藏胞们提供方便……

  以上说的是牦牛奶,至于牦牛肉,更是美味佳肴,在高原城市饭店里有炖牛肉、炒牛肉,都是美味,吃起来既解馋又顶饿,如果你早餐吃了牛肉,到下午二点多也不会觉得饿。还有风干牛肉干,很有嚼头,越嚼越香,这些牛肉大多产自高原牦牛。

  野牛,除了肉牛、奶牛和牦牛,当然还有野牛,我没有亲眼目睹过野牛,但通过电视或网络中看到,一群群野水牛,它们擅长群集,力大无比,一旦遇到捕猎的老虎、狮子、猎豹、野狗等凶猛动物,捕猎弱小水牛时,野牛群异常团结,它们会一拥而上,用它们锋利的牛角,凭借它们壮牛的力气,瞬间穿透凶猛动物的腹部,使劲扬头一甩,能将这些入侵者从空中甩出十几米远,受伤的猛兽刚刚落地,又一头水牛冲上去重复同样的动作,它们一个又一个的大战回合,将入侵者打的遍身伤痕,呜呼哀哉,吓得猛兽群中其它成员望而却步,不敢靠近,最终败阵而逃。




野牛

  耕牛,这里我主要说说耕牛,农村耕牛有水牛,也有黄牛,记得我小时候在山村,几乎家家都养殖的有耕牛,虽然各家的耕牛产权归生产队集体所有,但都归各家各户饲养。虽然是生产队的牲畜,但农户们视牛为宝,一是牛可以为家庭采牛粪,牛粪供给生产队,队里给记工分,这是一笔可观的报酬;二是各农户用牛给生产队耕田、耕地,自己用起来方便;三是牛可以拉磨、拉碾子,这也是过去农村不可缺少的劳作。因此各家农户对耕牛的饲养都很精心。每天定时放牛,还割草回来给牛吃,俗话说:牛无夜草不肥,始终保持牛随时有的吃。还要及时给牛饮水。



耕牛
 

  我记得,到了农忙季节,我们家还给牛喝米酒,妈妈做的米酒,爸爸买来苦参放入米酒中,用锐角竹筒从牛嘴里灌进去。我问爸爸为什么要给牛喝米酒?爸爸说:“农忙季节牛不停的耕田,它很劳累,牛喝了米酒苦参,能使耕牛消除疲劳,强身壮体,预防疾病”。可见爸爸妈妈为了增强耕牛体质,费尽心机,舍得投入。

  牛是很勤劳的,一头头成年耕牛,无论是犁田、耙田,还是拉磨,它总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为人类辛勤劳作,就像人类兢兢业业的“熟练工”一样。

  但对于刚刚进入成年的牛,要想让它为人类服务,是要经过一番艰苦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头合格的耕牛。

  小牛犊子长成壮牛后,就得准备让它为人类干活,不能让它总是白吃,首先得给牛穿鼻子,小时候我亲眼目睹过爸爸穿鼻牛子,就是我们家那头牛犊子,爸爸先准备好一根一头带疙瘩的小木棍,然后两个人抱住牛头,用锥子在牛鼻窟窿中间扎一个眼儿,这时牛疼的一跳,争开人手就跑,爸爸他们第二次抓住牛,赶快将小木棍穿进鼻窟窿中间眼里,固定好小木棍另一头,小木棍就掉不了,让牛鼻子伤口康复之后,就将一根牛缰绳的一头拴在牛鼻子上的小木棍上,从此,人们牵着牛缰绳,这头牛就受制于人。

  下一步就是调牛(训练牛干活),调牛的活儿,这得是丰有用牛经验的高手,而且有把力气才能干,我爸爸和我四叔算得上是调牛高手,很多家的牛犊子,都是经我爸爸的手给调教出来的。



调牛

 

  记得我小时候看爸爸调牛,一般都是早晨进行,天刚刚亮,爸爸扛着犁,牵着我家哪头刚满二岁的牛犊子,到地里去调牛,刚开始调牛,非常困难,牛犊子虽然过去见牛妈妈犁田、耙田、拉磨的样子,但对于牛犊子来说,这无疑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我爸爸将拉犁的绳子等用具往牛肩上一套,牛立马就蹦开跑到旁边去了,跑开十多米之后,牛回过头来,两只眼睁着大大的把调牛人和犁看着,爸爸再牵牛过来,它很不情愿过来,爸爸和四叔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将拉犁的绳子等用具套在牛肩上,这时牛拉着犁就往远处跑,爸爸立即拽住牛缰绳,四叔推着牛胯部,才拉回这头犟牛没能跑远。再让它继续拉犁耕地,这回它死活不愿意向前迈一步,爸爸朝牛胯部打了几鞭子,牛才往前走了几步。几个回合之后,牛累得浑身是汗,爸爸和四叔也累得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第一个早晨牛拉犁只是刚被驯服,但犟牛总是不按犁路走,不是往左,就是往右,很少直着往前走。一个早晨是调不好的,得连续几个早晨调牛,才能让牛慢慢的上路,才能顺从人类让人使用。

  耕牛也会有生病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不懂,爸爸非常在行,一旦遇上牛突然一天不好好吃草,无精打采,爸爸就知道牛生病了,有时候是牛拉稀,有时候牛伤风感冒。每当这个时候,爸爸先向生产队长报告,按照生产队长的安排,爸爸请来兽医给牛诊断,根据病情,兽医间隔时间连续给牛打几针,好像是青霉素,同时也给开上一些中药,因为给牛服用的中药远比人服用的中药量多,妈妈只好用大锅熬制汤药,药熬好晾成温热,爸爸用锐角竹筒一次装上大半筒汤药,拉着牛鼻子,从牛嘴给灌进去,想必牛跟小孩子一样,这种苦药水,它是不情愿主动喝的。

  我们家的牛生过几次病,但经过兽医给诊断,通过打针、吃药后,都顺利康复了。别人家的牛生病,有治好的,也有没治好的,治不好的牛就死亡了。谁家的牛死了,这家的主人会非常难舍的流下眼泪,感到非常悲痛,因为耕牛是他们朝夕相处的伙伴,又是耕田、拉磨的“壮劳力”,牛的不幸死亡,这一家失去了伙伴,失去了“壮劳力”,集体的损失,也是农户家里的损失。

  牛是灵性的,我小时候记得有这样一件事,在我经常放牛的一处田埂上,曾经剥过一头病死的牛,当时那头牛就是在这里死亡的,人们就是在这里剥完皮,然后将死牛肉砍成一块块拿走。就是在这个田埂上,过了很久很久,我放牛再经过这道田埂时,我家的牛,无论我怎么拉它,还是从后面赶它,牛总是不愿意向前迈一步,不愿意经过这道田埂,我只好拉着牛绕道而行。这件事困扰了我多少年,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究竟是这道田埂有死牛的血腥味?还是有别的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

  过去山村,在那个经济匮乏的年代,牛死了是要剥去牛皮吃肉的,记得本村一家有一头成年老牛生病治疗无效死亡,生产队组织几个人先剥去牛皮,将生牛肉给每家分一点。还有剩下来的牛头、牛蹄子,牛肝,牛心、牛肺、牛肚、牛肠等下水,用水洗净,放在一口大锅里煮(牛汤锅),准备煮熟了再给社员们分。记得当年生产队煮牛汤锅时,我们一群小孩子,都围着灶台站,看着滚滚的汤锅,闻着快煮熟的牛下水香味,孩子们个个垂涎三尺,只盼着煮牛汤锅的大人们能离开一瞬间,如果真等到大人上厕所离开时刻,小孩子们会不顾开锅的烫手,看准下手的最佳位置,偷偷将小手伸向锅里拽上一小块塞进嘴里,赶快躲起来慢慢品味。下手晚一点的孩子被大人发现,大人一声吼叫,干什么?没吃着牛肉的孩子们,非常沮丧的被大人轰出老远,不过一会儿,孩子们又围了过来。其实这种煮得半生不熟的牛下水,而且还没有放盐,这种东西放在现代的孩子们,白送给他们,他们都不会吃的,当年的生活实在是太困难了。

  铁牛

  我在想,如今在平原的农村,早就不用耕牛了,国家科技兴农,农村实现了机械化,都是机械化耕作,也不用拉磨,人们加工粮食早就实现了机械化、电动化。

  如今在我们山区,虽然加工粮食早就实现了机械化、电动化,不用牛拉磨。山村虽然大都是梯田,大型的机械无法使用,但如今也只剩下及少部分用耕牛耕作。因为山村绝大多数村民都搬家到平川地区居住了,山村里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部分村民居住。主要原因:一是当地政府为了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也从改善生态环境目的出发,大搞退耕还林,鼓励村民移居到平川规化小区居住;二是农村年轻人绝大部分都出门务工去了,在外面也赚了一些钱,有条件自己盖起两层小楼,有的买了小区高层楼房。种种因素,想必在小区楼房养牛,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农村如今养牛已经所剩无几,没有了耕牛,就算是坡地退耕还林,不用种庄稼了,可还有那么多水田怎么办?还得耕种啊,没关系,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如今国家研制生产了一种“小型耕地机”,畅销供应,而且价格也不贵,娃们在外面务工赚的钱,都能买得起,这种小型耕地机,小巧玲珑,使用方便,很适合我们山村梯田耕作,我看到家乡兄弟们在微信中说,现在我们山村很多家庭都买的有这种小型耕地机,而且大家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因此,如今山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山村里种田也用上了机械化,很少有人再用耕牛。




小型耕地机

  过去耕牛是宝贝,如今人们告别了耕牛。人们想吃牛肉,如今多的是,国家规模化养肉牛,交通也方便,物流畅通,物资极大的丰富,生、熟肉牛各大超市畅销供应,想吃就买,只不过价格贵点,但人们手上有了钱,吃得起,想必山村可能不会再有人吃病死的牛肉。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网络图片作者。

       
美篇链接、请点击查看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