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铁道兵(13)
《永远的铁道兵》系列发了12次公众号,今天发最后一次,对发过的文章做总结。
今天发的文章,明天刊登在我供职的报纸副刊。有些话不宜在报纸上谈,在这里相对自由些。
我写这个系列,最早的灵感来自微信文章。
建军节前后,我看到许多主流媒体、中国铁建都在宣传铁道兵。于是,我就想将这类文章收集起来,向大家介绍。小的心愿是让当过铁道兵的战友增加一点荣誉感、自豪感。大的理想,我是想告诉世人,铁道兵虽然不存在了,但铁道兵的精神、文化还在中国铁建发扬、光大。
我经常看到一些战友发表文章,建议重建铁道兵。这是可能的事吗?
铁道兵撤编时,许多将军说情,请求保留,或者留下少量的种子,理由是“打仗怎么办”?“总设计师”说:“打仗铁道部就是铁道兵。”这就是说,中国是需要铁道兵的,那是在打仗的时候。
没有人敢说不打仗了。军队就是为战争准备的。那么,我们中国铁建就是没有穿军装的军人!此话怎讲?请看看看看我发表的13篇《永远的铁道兵》。
立此存照——中国铁建,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有作用,而且,对于国家的安全,也有举足轻重的价值与意义。
35年赫赫功名的铁道兵,说撤就没了。中国铁建,百家央企之一“粒”,在国家未来不断的改革中,谁能保证他基业万古长青?撤编、兼并、重组,许多选项,没有人或者团体可以“一锤定音”。
我搜集、整理、编写的近2万字、数百张照片、视频——《永远的铁道兵》,是一道保护企业“固若金汤”的城墙:我们是“集体预备役”——未来战争保障铁道军运畅通的“铁道兵”!
下面,是发表于明天《中国铁道建筑报》上的文章——
建军节,是军人的节日,也是军魂永驻的中国铁建员工的节日。
作为一个兵种,成建制整编为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唯中国铁建。
中国铁建前身是铁道兵,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功勋。1948年组建,“军龄”仅35年;1984年兵改工,也已33载。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日子,中国铁建内外,纪念铁道兵,颂扬铁道兵,盛况空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电视、报纸,以及网络媒体,传播“铁道兵”内容的文章、图片、视频,达到数以万计篇(次)。
8月4日,中央电视台播放大型文献纪录片《从胜利走向胜利》第七集《改革年代》,5分钟时长“浓缩”铁道兵建设成昆铁路、北京地铁、引滦入津工程的丰功伟业。
8月1日,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以铁道兵战士孙贵泽寻找战友杨安富的故事,“一滴水见太阳”管窥铁道兵血与火的战斗生活。
7月31日,国资委官网发表通讯《传承铁军精神中国铁建再塑新时代工匠》,报道3位铁道兵出身的优秀职工的先进事迹。前言写道:“从兵改工走来的中国铁建,已有33年的光辉历程。脱下军装换工装的铁道兵,以坚毅的精神和不朽的功勋,在中央企业辉煌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8月1日,国资委微信平台“国资报告”转发中国铁建官微当天发布的《八一敬礼!献给所有当过铁道兵的人!》——以一位铁道兵老战士个人亲身经历,口述铁道兵、中国铁建70年一路风雨一路歌的征程。
“八一”前后,《北京晨报》《云南经济日报》《陕西工人报》,四川卫视、南昌电视台、荆州电视台,以及新华网、人民网、经济日报网、人民铁道网、搜狐网等媒体,大篇幅发表中国铁建开展纪念建军节活动、礼赞铁道兵的新闻报道、诗词歌赋。
同铁道兵“毗邻”的地方单位“缅怀铁道兵”:源头是“铁道兵”的北京城建集团“文化周”,演出“铁道兵志在四方”歌舞。四川广安市前锋区组织70名干部职工祭扫为修建襄渝铁路牺牲的18名铁道兵烈士墓。
各地铁道兵战友联谊组织,普遍举行纪念建军节活动。
中国铁建所属单位,以及遍及海内外的项目,广泛开展纪念活动:召开座谈会,举办文艺演出,赠送纪念品,慰问铁道兵。中国铁建大桥局、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联合主办“寻企业文化之根,溯铁兵精神之源”活动,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建顺等企业职工与行署领导、机关干部百余人向“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将祭文刻碑纪念。中铁十二局电务公司举办诗歌朗诵会,铁道兵老战士、新员工以及职工妻子、儿女分别登台献艺。中铁十九局所属公司及项目,向铁道兵老战士赠送纪念品。
中国铁建的报纸、网络媒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精彩纷呈传颂“铁道兵”。
8月1日,《中国铁道建筑报》第4版以整版篇幅,刊发12名海内外铁道兵作家、诗人的作品——“铁道兵战友作品精选”。
8月1日,中国铁建官网发表时评文章《人民铁道兵——解放军的历史记忆》,追述中国铁建近70年的发展历程。
8月1日,中国铁建微信平台发布视频、文章:《八一敬礼!献给所有当过铁道兵的人!》;8月4日,将央视当天播放的纪录片《从胜利走向胜利》“铁道兵部分”视频发布。
各集团公司、子公司,绝大部分微信平台,制作了丰富多彩的“建军节专题”:用诗文、老照片、视频,回眸光辉历史,表彰传承铁道兵精神的优秀员工。
中铁十七局微信公众号用“历史”和“现实”2个视频,以及大量历史图片,介绍企业发展历程,匠心独具,浏览量数万。兵改工以后加入中国铁建团队的中土集团公众号内容是海外公司与到访的中国海军联欢。组建6年的中国铁建港航局公众号内容是铁道兵,转业、退伍军人出身的员工的事迹。最基层的单位——中铁十六局轨道公司西南分公司,利用微信平台讲述一位铁道兵老战士的先进事迹。
……
这就是中国铁建“建军节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号令军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其要义是“守纪律、能吃苦、打胜仗”之军魂。中国铁建70年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薪火相传、攻难克坚的“军魂”永存。
纪念建军节,全国媒体、中国铁建在行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铁道兵的精神、文化已植根于企业与职工灵魂,这是企业做强做大做优的不竭动力!
《永远的铁道兵》1——12期图片精选——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