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团长与宝马的故事
军旅往事
韩团长的“宝马”,不是四个轮子的世界名车,而是四个蹄子的坐骑,名曰“飞驹”。飞驹跟随韩团长南征北战,立下了名副其实的“汗马”功劳。
韩团长即韩韬,曾任总参第五通信团(后来的“广州军区通信团”)团长。他1921年11月出生,江苏省连云港市人。1940年10月参加新四军,194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淮海区党委淮海报社电台报务员、台长,新四军三师师部一、二台、师部苏北通校报务员、教员,新四军三师八旅旅部报务主任,东北民主联军通信学校队长、宣教股长,中南军区通校宣教股长、大队政委,55军通信处副处长,广州军区司令部通信枢纽部主任,总参第五通信团团长,广州警备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副军职),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曾在1944年授予新四军三师师部模范干部称号,1951年被评为中南军区直属队乙等模范工作者。曾在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高级工程班学习。1964年任总参通信五团(驻广州军区)团长。
上级配备给韩团长的坐骑“飞驹”,一身棕色,马尾垂柳,虽非《三国演义》一书中所述九原虓虎吕布的“赤免”那般逐风追日,但“飞驹”也是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驰骋大江南北的英雄宝马。养马兵给马起了个美名——“飞驹”。
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英雄虎胆》,剧中男1号英雄人物侦察科长曾泰(新中国首批22位电影明星之一的于洋饰演),所骑的高头大马,正是从通信团借用的韩团长的宝马“飞驹”。经过战争年代考验的“飞驹”,在电影摄影机前表现尤佳,令导演和于洋十分满意,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以后,只要是通信团的兵看电影《英雄虎胆》,莫不带点赞的口气说:“曾泰骑的正是我们团长的宝马‘飞驹’”。
“飞驹”与主人结下深厚情谊。上世纪六十年上级给正团级首长配备小汽车,通信团配发一辆集木式的4坐美吉普,仅团长政委公务乘坐。一天,团长与政委张凯峯去上级开会,韩团长坐上吉普车经过马厩,飞驹见主人疾驶而去,两前蹄竖起,长嘶一声,烦燥不安。养马老兵赶紧安撫,说:“老伙计,你的历史使命完成了啊!”我军部队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首长均配备了汽车,除了专业骑兵兵种外,军马己所见无几了。年迈的“飞驹”被请到了通信团的衡山农场养老。
1966年初,韩团长远征越南战场,奉毛主席“援越抗美”的命令,他率领一支通信明线架线大队,穿过友谊关,踏浪北部湾。
韩团长率领架线大队500架线兵,编入二支队序列,编序“二支队十二工程大队”。韩韬任大队长、党委书记;原通信团副政委赵建章任大队政委。架线大队的任务:在越南东北海岸和岛屿紧急架设越军东海防线战备通這线(302杆公里),是整个沿海防务工程之一,以备美军从北部湾海上登陆进犯,任务重大且紧急。
300余公里线路,如果在国内,那算不了什么,可是在越南国土上架线,而且是在海岛上,环境恶劣,条件艰苦,那里是美国飞机去北越的重点轰炸地区。据总部通报的情况,要架线的岛屿,正是在美国飞机轰炸北越的必经航线下。美机来去过航,随时会发现目标,随时会轰炸攻击,架线大队应对的是凶恶的美帝和恶劣的自然环境。
越南海岛上架的线要经受强劲的狂暴台风,要经受炸弹的破坏,电杆立点要坚固。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决定所有的电杆立点,必须用水泥封固杆脚,达到台风刮不倒,炸弹气浪吹不倒的标准。虽然增加了施工材料和工时,但这是对战争负责,只要炸弹、炮弹不落在电杆上,这条通信线就是“永久性”的。
韩团长在越南前线,没有汽车,也没有了宝马“飞驹”,与战士们一样用双腿行军。一日到架线工地视察,他发现一个问题:战士们只管架线,敌机临空了,就在树下躲一躲。他想,如果敌机发现了目标,或者胡乱地投弹轰炸,树枝挡不了弹片,战士们少不了会有伤亡。韩团长下命令:沿线路必须挖一些防空壕、猫耳洞,以备防空。有的战士甚至有的干部不理解韩团长的这道命令,认为线路延伸是一条线,杆子埋了往前进,挖了防空洞用不上。再说挖一个猫耳洞比挖一个电杆洞还费时间,这样就增加了劳动强度,影响架线施工进度。韩团长听了汇报,批评麻痹轻敌思想,造成了牺牲减员那将更加影响工程了,特别重要的是,战士的生命是完成任务的保证。“必须挖!一个不能少,施工一条线,人人有防空洞。”正是韩团长这一道命令,在抓工程质量、工期的同时,抓麻痹轻敌思想,认真组织防范,架线大队无一伤亡。
1966年8月,岛上和海岸的空架明线302.5公里全部完成,试线合格。8月18日移交,越人民军通信总局代表签字接收时说:“线路质量优良,符合技术标准。”。
8月18日,大队长韩韬、政委赵建章、特派员李兰田参谋三人,随二支队首长到了越南首都河内,受到胡志明主席、范文同总理和国防部长武元甲的接见。这是越南的最高荣誉了。
1966年8月底,韩团长带着园满完成任务的架线大队,回到了祖国,回到了衡山军营。
1967年5月,韩团长接到调令:任广州警备区副参谋长。临行前,韩团长到各营连看望干部战士,也没落掉团农场那片山地,特别去向他的宝马作别。那天他摸撫了一阵“飞驹”的骔毛,流露一阵不舍之情。据农场养马兵回忆,“飞驹”似乎知道人世之事,马眼含泪。
1969冬天,在通信团衡山农场养老的“飞驹”闭目去了,葬在南岳山下的军营旁。
(2023.2.作于武汉)
电影《英雄虎胆》剧照——我军侦察英雄曾泰所骑的高头大马,是借用韩团长的坐骑飞驹
前排左3为韩团长
92岁的韩团长在广州军区总医院治疗期间接见曾经参加过援越抗美的老战士贺建立(左,1969年援越抗美,曾任通信团团长、政委,正师大校军休)、李高(右,1966年援越抗美,1981年转业,后任河北省某公司总经理)。
图片中这批老兵是当年韩团长率领援越抗美的架线兵,退伍回到湖北通山县家乡,2017年8月,政府特别安排参战老兵上国家5A景区九宫山避暑疗养期间所照。
图片说明:
1、刊头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