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纪念铁道兵战士·中国铁建职工潘从富英勇献身八盘岭隧道抢险33周年
七律·告慰八盘岭隧道英灵潘从富(平水韵)
作者:干天成
英气腾冲巍峻岭,
壮歌飚飏颂精神。
回眸血肉覆坍石,
欣慰传人秉万钧。
寒舍寄怀承遗愿,
铁营踔厉奉华春。
忠魂长空荫幼子,
辉泽先锋筑路人。
注: 1、1972年都江堰籍铁道兵战士·铁第十九局工人潘从富,于1989年7月10日,在溪田铁路八盘岭隧道抢险中英勇牺牲。2.传人,指潘从富儿子潘兵,承父辈遗志,在铁路施工现场已奋斗近二十年,展现铁二代赓续开路先锋精神的风貌。
回忆起我的父亲潘从富
潘兵
对于父亲的回忆,总是停留在记忆中的那一刻。记忆中的父亲每次回家就像住旅店一样,回来几天便匆匆离去;记忆中的父亲不像其他孩子的父亲一样时常陪伴在左右;记忆中的父亲几乎没有出现在自家的农田里替母亲分担农活…以前总是纳闷我的父亲是不是不爱我了,不爱这个家了?但是,自从我到铁道工程局工作,从事了和父亲一样的工作后,便深深地理解了我的父亲,他是为了成就祖国的建设事业而放弃了自己对家人的陪伴。父亲的一生是伟大的,作为他的儿子,我为父亲感到无比的骄傲。
1989年7月10日,对于其他家庭来说是平静的一天。但对于我的家庭来说,却是天崩地陷的一天,在本溪八盘岭隧道抢险过程中,一声巨响吞噬了我父亲的生命,在危险的时刻他冲在了前面,把安全留给了他人,自己却永远留在了塌下的石方下面,我的父亲不幸牺牲了。我家的顶梁柱,我的父亲潘从富永远离开了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自此我的家里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了父亲家里便没有了经济来源。我的母亲出生于农村家庭,从来没有接受过学校的教育。记得父亲出事那年我和妹妹还很年幼,那段时间我因为腿严重受伤,进行了骨折手术后躺着床上不能动弹,需要母亲照顾。当时我们刚到辽阳不久,人生地不熟,父亲的离开让我的家庭,我的母亲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既要处理父亲的后事,还要照顾病床上的我和年幼的妹妹,生活中的重重压力让母亲一度陷入了深深的忧伤。但是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我的母亲并没有被种种困难打倒。她时常对我说,要向父亲学习,虽然父亲不在了,但是要我向父亲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母亲把对父亲的悲痛思念转为一种力量,她向周围的叔叔阿姨学习识字。为了两个孩子的成长,这位伟大的母亲慢慢地学习如何工作如何挣钱。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病床上的我及4岁的妹妹。母亲的辛苦付出和儿女的孝顺,使这个缺少了顶梁柱的家庭逐渐地改变了。如今儿女已经长大成人,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工作。我现就职于中铁二十三局四公司,妹妹潘君就职于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护士。
感谢党和政府、各位领导以及给予我们帮助的叔叔阿姨们!我从2005年至今,已经在我父亲战斗过的中国铁建19工程局和23工程局工作了近20年,一直用父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品格,激励我战胜人生
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兢兢业业,传承父亲以国家和人民的事为重,认真负责,勤劳朴实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此来回报大家,回报社会。
今天,是我父亲牺牲33周年纪念日。我怀着赤子之心向天堂的父亲致以崇高的敬礼!
2022.7.10
铁道兵精神辉映千秋
今年,我们亲爱的铁道兵战友·中铁建第十九工程局工人潘从富同志,在辽宁溪田铁路八盘岭隧道塌方抢险英勇献身三十三周年!
今年,英雄铁道兵在战火中诞生73周年!
今年,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5周年!
战友们,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枳风的大无畏精神,彪炳千秋,赓续华夏!
为纪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为弘扬英烈的雄风正气,为让铁血军魂在推进中华梦的历史进程中熠熠生辉,特编此集,以资纪念。
干天成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