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林铁路指挥长的故事(二)
第一把火,点燃快乐的生活。 如今一提起“高原”二字,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海拔高、氧气少、紫外线强、生活艰苦这些有点吓人的负面词汇。而王树成作为指挥长,他最先想到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大写的“人”字。人在高原如今怎么样?人能不能上得去?上去了能不能站得住?站住了能不能干得好?干好了能不能干得长?因为他明白,工程施工,最关键的决胜因素不是先进的机械设备,而是人!他常说:“既然高原艰苦,那么上来的就都是好汉!我们不能让好汉吃苦吃亏,更不能让好汉倒下。”他对党工委书记扆江潮说:“大家上来了不容易,我们的首要责任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其次才是管理人、带领人、教育人。”
王树成的第一把火,就这样首先烧了个大写的“人”字,去点燃职工在高原的快乐生活。他提出了“努力工作,快乐生活”的管理理念,努力工作是目的,快乐生活是保障。于是,王树成先抓职工生活后勤保障。他每到一个项目工区,先不去看工地,而是先看职工食堂。高原气压低,烧开水80多度就开锅,使用普通锅做饭总夹生。他要求食堂都增添高压锅、压力蒸箱、电烤箱,还高薪从内地聘用国家一级厨师来主持厨房料理,一日三餐自助,有荤有素,有干有稀,主食都米饭、馒头、面条、花卷、包子好几样,南北方人各取所爱。王树成还向厨师提出一个要求,在内地看来无关紧要,而在高原却显得尤为重要,那就是他要求顿顿要见绿,要有绿叶菜给大家补充维生素。他说,人要是长期不吃绿叶菜,缺乏维生素,高原紫外线强,容易引起夜盲症。小小细节,足见王树成对大家的关心爱护。有次他到隧道工地,正赶上中午开饭时间,他先跑进食堂端起碗盛上饭,就跟职工坐在一起吃起来。职工跟王树成心贴心地说:“刚上高原有反应,我们都吃不下饭。自打您王指挥长来了,我们吃得下饭了,吃嘛嘛香!浑身有的是劲!”大家开心地笑成一团。
职工吃得香了,还要让职工睡得好!给职工宿舍区安装了大功率的电热洗浴装置,让职工劳累一天回来,能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高原冬天风大,洗了衣服晾在外面常常被风跑了。他到宿舍区去查看,因地适宜地搭建了一个阳光房,专门晾晒衣物。他听修建青藏铁路的老同志说过,感冒是诱发高原病的主要因素。在高原,夜间上厕所成了关系职工生命安危的大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紫旺曾专门给时任铁道部领导写信,提醒要小心死神会躲在厕所里拉走你的职工。因此,有参建单位专门研制了一种移动厕所,夜间将厕所移到宿舍门口,早上将厕所拉走,还在全线进行了推广。借鉴这一经验,指挥部为职工的每一间宿舍进行了卫生间改造,达到正常起居水平。项目工区职工宿舍也尽可能地在室内修建卫生间,没有条件的卫生间一定要离宿舍近一些、再近些。
王树成还非常重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指挥部建起了职工活动室,有棋类活动、卡拉OK,阅览室,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高原挡不住年轻人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王树成了解年轻人好动,满足他们的要求,在有条件的工区修建篮球场,但要求少打强对抗性的比赛,让职工练练投篮也行,玩玩球类游戏也好。指挥部还建有职工微信群和《雪域新铁军》微信公众号,组织职工手机摄影比赛,发到微信群里交流。而无线网络的设立,更是让年轻人和家人朋友交流更方便了,更加拉近了与家人朋友的距离。
生活环境改善了,职工人心很快安定下来,也快乐起来,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中去,许多人觉得在高原和内地没什么两样,反而感到在高原呼吸得空气更纯净无污染,更宜人,这可是高原独有的。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