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我的圆梦之旅——援越抗美老兵赴越访问团散记之一

  


我的圆梦之旅

  ——援越抗美老兵赴越访问团散记之一

  作者:铁二团 姚尚明


 

  我随老兵李亮任领队、张恒志任团长的“中国援越抗美老兵赴越访问团”,2023年12月18日从广西友谊关入境,22日从老街出境,历5天4夜,圆满结束愉快的访越行程,圆了我多年来藏在心中的梦想。

  也许有人会说,你没有参加援越抗美,圆啥子梦呀?因此,我有必要先作点说明。

  我1970年12月入伍,那时铁二团从援越抗美的前线回国在襄渝铁路已经奋战了两个年头。作为新兵,我第一次看到各个连队从越南拉回的美军的定时弹壳,有幸参加了团宣传股举办的通讯报道学习班。第一次接触到铁二团援越抗美的一些材料。越南北方自然环境的恶劣程度,老兵们与美帝国主义斗争的顽强精神,铁二团援越抗美的辉煌战果,一大批荣立战功的战友及其群体的英勇事迹,深深地震憾了我的心灵。这是一场在国内所有媒体都没有宣传过的战争。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心里就埋下了创作一部反映援越抗美指战员事迹作品的种子。在各地战友支持下,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编著的《西线烽火一一铁道兵二团援越抗美纪实》终于在2006年秋天与读者见面。

  三十八万多字配160多张历史照片的《西线烽火》,见证着我的辛勤劳动。内容都是我到各地釆访和老兵们提供的一二手资料。许多激烈的场景和令人伤感的画面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这些故事发生的战场,昔日的容貌还有多少遗存?现在又是什么模样?我有必要也有条件去一看究竟。这就是我的梦想。

  机会不期而至。李亮任领队的第48批援越抗美老兵赴越南访问团正在报名中。正在出差的我途经武汉,好朋友张恒志招待我的同时,力劝我和他同行。我欣然同意并在十堰又协助“招募”了四名老兵及家属报名。

  18日上午,访问团一行从友谊关走出国门,完成在同登、谅山、下龙湾的行程后,19日下午,到达越南首都河内,开始寻访昔日的战地一一龙边大桥。全程载着我们的司机,在一条显示U字型的街道边停车。过U字型底部,要横穿大约40米的街道。这是车流和摩托车、电瓶车流集中的地方,按照我这个中国游客的眼光,这里应该设置斑马线和红绿灯,但这里硬是没有。导游阿河以一口流利的汉语提醒我们:汽车、摩托车是不让人的,大家过马路要举起手来,切记注意安全。众人在路边等了好一会儿,跟着导游缓步前行,好在人多势众,硬是截停了汽车和摩托车、电瓶车流,呼啦啦走过40米街道,不一会儿,就上了龙边大桥人行道啦!

  我在心里发出呼唤:龙边大桥,我们来啦!

  遥想当年,龙边大桥,你在老兵李代华的眼里是这个样子。他说:一到越南,我们二团一连就在大桥脚下,作为班长,我违反规定偷偷带着照相机,带着全班战友在大桥上游照了一张“全家福”,大桥的雄姿,不用提有多美啊!
 

d5f30c1fbf1dd99b585ee0b31cb3a09
 

  铁二团一营高机连战友警惕地守卫着龙边大桥。
 

8ff3438cf1faee057a531a2e02b8036
 

  龙边大桥像一条长龙,横垮红河两岸。
 

7-26
 

  铁二团一营一连四班长李代华(后排右3)带着全班战友在红河边龙边大桥不远处留影。

  遥想当年,龙边大桥,你在老兵李华木的眼里是这个样子。他说:上级领导预判,美国飞机迟早要来轰炸。于是,先采取措施,在大桥两墩之间,架设临时支墩,这样有利于在大桥遭到破坏时,加快抢修速度。那时的红河上,汽笛声声,一派繁忙景象……

 

851909262056702175

 

5a68af5344eaebee37d698f18a947d3
 

  桥下箭头处,为铁二团一营指战员抢建的临时支墩。

  遥想当年,龙边大桥,你在44大队大队长宋玉恒的眼里是这个样子。他说:我们早有预料,大桥要被破坏,但没有想到会炸得这么狠,破坏的这么严重。1967年8月11日15时30分,美军一窝蜂出动45架飞机,投弹百余枚,击中多处钢梁和支墩,把大桥拦腰折断成首尾不能相顾的五节瘫卧在滔滔红河上……
 

4942da4af5cbde408ca643756d1ce4e
 

  龙边大桥被炸后的情形。
 

483302368952474013
 

  美军飞机击中河内一座油库,浓烟滚滚直冲云天。(宋玉恒提供)

  抢修难度极大。各方都在关注。察看现场,越方专家说需要三个月,苏联专家说至少需要半年,美军查看侦察资料认为需要一年以上。

  上级把抢修任务交给了44大队。44大队是1967年2月在越南战场从一大队分编出来的“栾生兄弟”。大队长宋玉恒原是一大队的副大队长,政委王均发原是一大队的副政委。抢修指挥所就设在桥头人民军一座被炸坏的营房里。抢修夜以继日,白天,机器轰鸣,抬材料、拉钢梁的号子声一浪高过一浪;夜晚,灯火辉煌,电焊、氧焊,闪闪发光,把龙边大桥照的像一条巨大的火龙。大队长宋玉恒在指挥所协调越南人民军高炮部队、我军高炮部队和各高机分队,对抢修阵地实施最严密的防护,一次次击退美军飞机的破坏和干扰。
 

45a665f20c3307a0bca3a64a01d759e
 

  龙边大桥抢修的夜晚,灯火通明。

  9月20日,防空警报再一次拉响。二连十二班战士张天尧正在负责卷扬机的正常工作。此时,敌机已经临空,卷扬机突然失控,钢丝绳飞速倒退,钢丝绳上吊着的三吨半重的工字梁下正在作业的10多人,处于极大危险中。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天尧双手紧紧拽住钢丝绳,用身体做支撑,急忙中左小腿被另一根钢丝绳绞了进去,鲜血哗哗流出来,直到小腿脆生生绞断,他也没有松手。梁下的战友们得救了,我们的英雄战士张天尧昏了过去……他被支队党委荣记了二等功。
 

77
 

  这是张天尧给我寄来的他安上假肢看上去正常并有点发福的照片。我2004年去渠县采访他,这位抢修龙边大桥涌现出来的钢铁战士,居然在乡亲们的推荐下当过多年的生产队长。这位独腿生产队长,在当地还很有名气。这就是铁道兵,你不服不行。

  经过18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龙边大桥顺利接轨。中越双方共同组织通车剪彩仪式。越南交通部长潘仲惠讲话,他高度赞扬抢修指战员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没讲几句,突然又响起防空警报,他焦急地说:“同志们,警报响了,美帝国主义又要来炸我们了,怎么办呀……他就把话筒交给了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临时代办陆维钊,陆代办接过话筒,从容不迫地说:“刚才,潘部长说美帝主义又要来轰炸我们刚刚修好的大桥了,这是非常可能的。但是,我们不怕,他炸了,我们再修!中国人民永远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几十年后,群工股长叶本源仍然激动不已,他说:“陆代办真是说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啦!”

  昔日的战火与硝烟早已散去,越南人民早已摆脱战争的阴影,在和煦的阳光下过着幸福的生活。老兵们兴奋地走在龙边大桥上,我注意到,经过几十年改造与维护,龙边大桥不通汽车了,只有火车道与两边的人行道,它的下游大约三公里处建起了一座公路桥。大桥双轨轨面铮亮,有多名工务人员正在维修,两边狭窄的人行道上,摩托车、电瓶车穿流不息成为一景。大桥下靠近河内的近千米宽的河滩上,长满了树、大叶蒲葵和高高的茅草,大桥北岸红河主航道只有大约400米宽了,有老兵说这是旱季,水量较少。远远望去,数只渔船在河中捕涝,我的越南兄弟呀,今年的收成还好吗?
 

7306a9de4e5798a6c321f384fa9b8df
 

  援越抗美老兵赴越南访问团领队李亮(左3)、团长张恒志(右2)和战友及家属在龙边大桥上留影。

  站在龙边大桥上,我心潮涌动,思绪万千……

  啊,龙边大桥,你是越南心脏地带连结南北的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是一座援越抗美洒满中国军人鲜血和汗水的桥,尽管历经50多年的风雨,你的脊梁上已锈迹斑斑,但你䇄立在滔滔红河上的墩,依然挺拔;你承载建设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光荣使命仍在延续……突然,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打断了我的思绪,一列从同登开往河内的客车飞驰而来,它隆隆的马达声和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使走在人行道上的人们感到整座桥在微微颤动。我注意到,这列火车的机车头,有点类似我们中国宝鸡机车车辆厂上世纪七十代生产的东风系列。这列车,也象征着毛泽东、胡志明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中越友谊,正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滚滚向前……
 

d49e82bd7347d1fdb230e5efe5a6f71
 

  一列从同登开往河内的客车正行驶在龙边大桥上。李亮提供。

  作者:姚尚明2023年12月29日草于珠海海湾大酒店。2024年1月1日修改于湖北十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