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贵州行之三


  

贵州行之三

  图为车窗外的世界
 

  文:熊运和(原铁九师四十四团股长、高级政工师。中华诗词协会员。出版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探索》论文集、《灿烂岁月》散文集、《征程韵歌》、《岁月蕴歌》诗词集、<<我与祖国同成长>>通讯集等六部作品)

  列车缓缓启动,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切换,熟悉的通辽市轮廓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广袤无垠的原野。虽已季春,但车外只有少量草木、禾苗报春,大部分由于气温不够,还萎缩在原先生活的环境里不愿露面。给人一种浅春的美!原野间时而散落着星星点点的蒙古包,如白色的珍珠羊群在草地上悠然吃草,又恰似云朵。景物感染亲吻着车窗,发出轻柔的呼呼声。车厢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咖啡香,那是乘务员为乘客精心准备的温暖慰藉。

  作者在列车上与列车长同影

  座椅柔软舒适,贴合着身体。让人的疲惫感瞬间消散,周围的乘客们有的安静的看着窗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有的轻声交谈,分享着生活的点滴。我和战友边听着列车与铁轨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哐当声,边交谈当年修建京通铁路、通霍铁路的故事及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时而广播里传来乘务员甜美的声音,播报着站点信息,打破片刻的宁静。随着列车的飞驰,窗外的景色逐渐从草原过渡到平原,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青绿的世界。春苗在微风中泛起层层细浪,河流蜿蜒而过,宛如丝带般缠绕着大地。列车飞速前行,穿越了一个又一个不停车的小站。仿佛在时光的缝隙中穿梭,当再次驶出车站时,眼前的景象已截然不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上车水马龙,城市的繁华气息扑面而来。此时,我知道北京到了。

  这次乘高铁《和谐号》南行,印象深刻,不仅是空间的转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人生的奇妙之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不同地域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祖国多元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不仅让我在短暂的时光里领略了自然的壮美,感受了人间的温情,更让我感受到祖国发展之快!过去通辽到北京,一般都需两日。如今只四个小时就到了,很是兴奋。在即将下车时,竟然情不自禁诵出一首诗来:

  通辽赤子向南流,高铁车里荡气游。

  风送春归正灿烂,众人情愫乘长舟。

  当年到达需双日,现在仅需肆点休。

  盛世清明@诸事顺,兜风坐卧颂神州!

  @当天正为清明节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