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畔一杆旗柳辛庄
本文作者:赵富山
留得住乡愁,记得住初心,追根溯源,鉴古知今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为了传承根脉,不断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石家庄滹沱河畔的柳辛庄大力发展和振兴乡村文化,同时投资启动了村志编修和村史馆建设,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村史馆见证小村春秋
初夏时节,笔者走进了滹沱河南岸的柳辛庄,探访一个小村庄的沧桑巨变,见证新时代美丽乡村新面貌。
村有村史馆,馆内的场景布置、老物件的摆放、墙面展板内容丰富多彩。分别是追根溯源忆春秋、商业渊源有自来、薪火相传铭党恩、寒耕暑耘意难忘、幸福柳辛庄。
该村历史,现存后太保村明弘治元年(1488年)重修圣佛寺碑记上。清咸丰九年,在滹沱河洪灾中,柳林铺部分村民迁此又建一新村,取名“柳新庄”,后因谐音改为柳辛庄。
四十年前深秋的一天,考古人员在柳辛庄村南发掘清理了一座东汉贵族墓。在砖室券顶墓中,发现了中原铜器、陶器、玉石器、五铢钱等。其中出土的一具铜缕玉衣残片虽然不完整,但却是省内孤例。
目前全国发现有玉衣的墓葬不过20余座。其中河北省出土金缕玉衣3件,分别是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和他妻子窦绾各1件,定州中山孝王1件;银缕玉衣尚未发现;铜缕玉衣只在柳辛庄村南这座墓中有残片出土。
从古至今,柳辛庄都具备交通区位优势。清末,京汉铁路通车,火车穿过柳辛庄村西,并在此设站。直到今天这条老铁路线上依然终日行驶着繁忙的客货列车,“柳辛庄站”这几个字,已印在了许多过往旅客的脑海里。交通便利,为柳辛庄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物流商机,促进了这个滹沱河畔小村落的崛起。 滹沱河畔一杆旗
柳辛庄是一个蕴藏着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村庄。1943年华北大平原抗战反扫荡斗争已成燎原之势,中共石门市第一任组织部长王世昌在柳辛庄发展了村里第一位地下党员郝凌霄同志。当时地下党联络点就设在柳辛庄小学,几位老地下党员利用学校作为掩护,运用特殊材料的纸墨记录下情报内容秘密转交上级。
今天笔者来到曾经富甲一方的“石家庄第一村”——滹沱河畔的柳辛庄。透过别墅式的住宅小区、流光溢彩的办公大楼和村民脸上的笑容,看到了这里的变化。沧桑巨变靠什么?靠区位优势?靠高效农业?靠乡镇企业?都不错,但关键的一条是靠一个强党委、硬支部。
柳辛庄 1949 年底成立了第一个村党支部,当时只有 9 名党员。如今,这个村已拥有 500 多名党员骨干力量。群众说得好,我们村靠的是为党旗增辉的共产党员。围绕经济抓党建,共产党人有能力在市场经济中取胜。
壮大集体经济,是柳辛庄党委和群众钢打铁铸的信念。从农民到工人,从握锄把到企业家,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建功立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增长才干…… 柳辛庄将党建寓于精神文明之中,生动而富有活力。
组织新党员在西柏坡宣誓入党,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都在全村激起学习理论的热潮。柳辛庄还通过评选文明家庭等活动,使讲精神文明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活动。
柳辛庄人有一个共识:培养人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是重点投资的“特区”。几年来柳辛庄村连续投资上千万元,加强村办学校建设,先后建起三栋教学楼和一栋宿舍楼,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不出村的普及教育。
为陶冶村民情操,柳辛庄村建成了北方最大的以葡萄园艺为内容,集游乐、观赏、生产为一体的“葡香公园”,建立了石家庄市第一支农民铜管乐队、职工电声乐队和腰鼓队,每年都举办农民运动会。村里投资建立了卫生院、村民实行养老退休统管。
一位白发老人面对8栋高标准的农民宿舍楼对笔者说:社会主义这条路有奔头。柳辛庄无处不变,唯有共产党员一心为公的本色没有变。村民说选一个好班子,有一个好班长,比什么都强。群雁高飞头雁领。党委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唱一台戏的风气从来没有变。
农村奔小康,经济是关键,党建是根本。柳辛庄成立了河北省第一个村级党委,又被命名为“奔小康先进村”,并涌现出一大批市、区、镇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 风清气正一帆轻的新农村样板
“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今天柳辛庄社区村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不断创新思路,开创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先河。
柳辛庄还建有村级电影院和文体活动中心。电影院免费向村民播放时尚新电影。文体中心内设老年书画教堂、科普活动室、育儿健康室、中医养生,琴房、茶座、健身房。这里各类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完全不逊色于专业健身房的设施。
村志编修和村史馆建设是村两委一项主要工作,让优秀的村风、家风得以传承。文体中心建设,又给村民们带来极为丰富的休闲娱乐文化生活,村民们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各种便利,村里还有免费公交,几辆依维柯绕村穿行,招手即停,让柳辛庄当之无愧的成为滹沱河畔美丽河北乡村的一个样板。
作者简介:
赵富山,男,中共党员,铁道兵老战士,军旅散文作家,《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副总编辑、《企业家报社》总编辑。高级编辑,石家庄首届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河北文明网首席评论员。建党100周年获得中共中央颁发“在党50周年”纪念章,获河北省委宣传系统优秀志愿者称号。
图片说明:
1、刊头图片来自网络
2、第二张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