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军营生活——文书生涯

  


 

  在当兵期间,我当了两年的文书,分别是在转运站、仓库和团后勤处。虽然做的都是文书工作,但单位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也正是这两年的文书工作,使我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素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哈尔盖转运站文书

  襄渝铁路的修建任务还没有结束,铁道兵第十师又接收了新的任务:修建青藏铁路。四十八团负责天峻至乌兰段,转运站设在哈尔盖车站。

  一九七五年五月,我从西安转运站调到了青海哈尔盖转运站,工作由接待员改为文书。干接待工作一年多,业务熟练,得心应手。但当文书可是“杆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不懂就问 ,不会就学。我同时入伍的战友当文书的在全团不下于十几个,我抓住当文书要电话方便这个优势,逐个了解,学习他们的经验,总结他们的教训。同时,购买了有关书刊,从书本上学。通过请教和学习,对文书工作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我对自己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一是蹲得住。当文书首要职责是上传下达。上级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下达指示和通知,所以我要求自己在电话机旁必须寸步不离。上一届文书就是因为电话失控而被勉职;二是学得进。笔头子硬是对文书的起码要求。所以当文书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三是不误事。忘事、误事是文书工作一大忌。所以,我建立了专门的记事本,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先看记事本,把一天的工作按时间顺序做出安排。四是要勤奋。文书是一个单位的资料库和杂货铺,实力统计、装备统计、物资统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等,文书都要亲自编写、分类保存。这就要求文书必须勤奋。

  由于哈尔盖转运站正式组建时间不长,各种统计、登记都不建全,规章制度还没有制定。我接任后,加班加点,对物资、装备、器械逐项逐件清点,登记造册;起草了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三会一课”制度、财务制度、请消假制度、奖惩制度、卫生制度、值班制度等十几项;编造了干部、战士花名册,作息时间表、干部轮流值班表等等。在上半年即将过去的时候,制定了下半年工作计划。整整忙乎了两个多月,各项工作基本就绪。

  “小冉,仓库王指导员通知,要调你到仓库当文书,下午就去报到!”一天刚吃过早饭,在转运站负责的张助理告诉我说。

  仓库指导员是转运站的直接领导,下级服从上级,没什么说的,我立即准备。

  天有不测风云。吃完午饭,我正准备出发,突然山洪爆发,滚滚洪水向转运站扑来。

  “嘟嘟嘟!”张助理一边吹着紧急集合哨,一面大声命令道:“抓紧抢救武器 。”

  我和通讯员没有抢救武器的任务,每人抗起装满资料的铁皮柜向铁路路基上奔去。我刚蹬上铁路路基,回头一看,傻眼了,所有营房已倒塌,全部淹没在洪水之中。我的衣服、被褥、日常用品一件未能幸免。

  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使我推迟了到仓库的报到时间,投入到了抢救物资的战斗之中。

  洪水过后的转运站,房倒屋塌,一片狼藉。因为转运站的房屋都是用战士们自己打的土坯建起来的,土坯遇水即粉,所以几分钟之内转运站便一马平川。转运站的所有人员全部出动,将能用的物资从泥巴中抢救出来,尽量使损失降到最低。

  抢救物资的工作还没接束,在王指导员的一再催促下,我不得不走马上任。

  团仓库文书

  团后勤仓库负责全团的各种施工所用的材料和4000多人的吃喝拉撒住。材料库、副食库、汽料库、军械库、装备库、服装库、杂品库、油库等十几个大库,每个库房都有几百米长,汽车可以在库房内穿行。库房前是一个大的停车场,有足球场那么大。库房和围墙刚刚用白灰粉刷一新,相当的壮观。

  “小冉,咱们师年底要对全师的仓库进行一次检查评比。之所以急着把你调来 ,有两件当务之急的事需要办:一是各种资料需要整理完善。你在哈尔盖转运站的资料整的很好,有一定的经验,就按照那一套去整就可以;二是环境的布置。我的想法是:办公院内墙壁上规划一些毛主席语录和部队的规章制度;每栋仓库的门牌要换新的;库房和围墙的墙壁上要写上大的美术字。整个要求是:政治空气要浓,要有针对性,既美观又大方。时间要求,必须在十一月底前完成。你抓紧搞个设计方案给我看看。”刚到仓库的当天晚上,王德轩指导员给我下达了工作任务。

  夜已经很深了,但我却没有一点睡意。“领导动动嘴,文书跑断腿”这话一点不假。王指导员安排的工作,我初步理了理:语录牌、门牌、标语牌不下30块;墙标大字在100字以上;十几种资料需要整理;十几种制度需要修定。另外还要新建荣誉室、阅览室、娱乐室、党员活动室等等。这么多的工作在不到三个月之内必须完成,难度不小啊!但是再难也要干!这是领导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 ,决不能掉链子。时不我待,说干就干。于是我立即起床,绘制设计方案。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把设计方案交给了王指导员。

  “怎么眼睛红了,熬了一夜啊?可要注意,不要把身体搞垮了!”指导员有点心疼地说。

  “没问题。谢谢领导关心!”我说道。

  “好,不错,就按这个方案办吧!”指导员把我写的方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满意地说道。

  从领导的话语和面部表情可以看出领导是满意的。我像一辆加满了油的宝马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即使是将油门踩到底也还感不足。首先我给通讯员做了交待:守在电话机旁,要寸步不离,并做好记录,及时向领导汇报;其次,从新兵中选一名高中生做我的帮手;三是把时间做了科学的安排:白天干室外,晚上做室内。

  一场紧张而有秩序的“硬仗”打响了!

  上学时我经常出黑板报,又经过“文化大革命”期间刷大字标语的锻炼,楷书、隶书、美术字都不在话下 。俗话说“艺多不压身”,现在派上了用场,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会议室座北朝南,东西两边写的*是毛主席语录,东边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西边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白底红字,鲜艳夺目。字体用的是隶书,蚕头燕尾,用笔流畅,端庄大方。围观的人们一片赞扬声。

  围墙上的大字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字的高低 、大小、间隔距离、笔道的粗细都必须把握准确。我和助手小王拿着尺子一个字一个字地画出方框,我挥舞牌刷,一个个1.5米见方的大红色的黑体字写在雪白的墙壁上 ,光彩夺目,使宽大的操场充满了勃勃生机。

  夜已经很深了,我仍然在灯光下忙碌着。一条条规章、一本本资料应运而生。

  马不停蹄,日夜奋战。按照指导员的要求,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将各项任务全部竣工。

  指导员在操场内、办公院内转了一圈,到荣誉室、阅览室、娱乐室、党员活动室看了一遍,对所有的资料进行了细细地阅读。

  “小冉,我向你宣布两条:一是仓库党支部要给你报功;二是放你两天假,好好睡一觉。”指导员郑重其事地说道。

  天道酬勤。我用辛勤的劳汗水换来了领导的赞许,心里比蜜还甜。

  团后勤处文书

  仓库文书的工作搞了一段落 ,我可以静下心来武装武装头脑了。

  没想到好景不长。一天,刚吃过早饭,指导员突然告诉我:“你被调到后勤处办公室当文书了,抓紧准备一下,下午报到。”

  “这、我”,我结巴着,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要‘这、我’了,这是处长亲自拍的板,谁也改变不了。”指导员的话语中明显有情绪 ,我再也不敢多问,抓紧做准备。。

  当天下午 我就来到了后勤处办公室。一间半房子,中间有一道墙,墙外面的半间用来烧炉子 取暖,墙里面的一间办公兼宿舍。这就是文书办公的地方。

  接待我的是王汉贵参谋 。王参谋是河北省交河县人,1.8米的个头,浓眉大眼,虎背熊腰,典型的北方大汉。我到仓库后曾经几次和他打交道,他的材料写的相当过硬,而且写一手流利的钢笔字,是我心中的偶像。

  “小冉,把你调这里来当文书,是咱们后勤处岳处长亲定的。你在西安转运站、哈尔盖转运站和仓库的表现,他都清楚,他对你看法很好。”王参谋的话语亲切耐听。

  接着,王参谋把后勤办公室工作的性质、任务、工作范围和注意事项给我做了祥细的介绍:后勤办公室上对团首长、司令部、政治处;下对后勤机关的财务股、供应股、物资股、运输股、机械股;后勤直属队:三个汽车连、修理连、机械连、仓库、卫生队和全团四个营部、二十一个施工连队。后勤办公室就是后勤处首长的“作战室”,负责上情下达、组织协调、检查督促等。

  “王参谋,我到这里来工作,您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从内心里表示感谢。但我担心我干不好,叫您说不起话。”我说的是心里话。

  王参谋把没抽完的半支烟在烟灰缸里猛的一拧,说道:“没问题,按你的能力我看行。遇到什么难题,随时找我。”

  王参谋的表态使我深受感动和鼓舞 ,给我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王参谋又领我和岳处长见了面。岳处长个子不高,精气神十足。

  “小冉,你工作很优秀,希望你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岳处长说话非常简练。

  “请处长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我回答的也很简练。

  从此,我开始正式例行起了后勤处文书的职责。

  好像是故意给我一个下马威似的,自下午三点钟我到办公室开始,电话像连珠炮一样,一个接一个,到下午六点下班为止,共接了整整十五个。司令部军务股了解战士休假情况、政治处组织股要报一个先进党支部的材料、政治处宣传股要报一个政治教育先进单位的材料、直属队有请示问题的、有催促干部休假报告的等等。事不宜迟,我马上将电话记录本交给了王参谋。王参谋一边看一边给我交待:战士休假情况,让各个单位报一下,总共有多少该休的,已经休了多少,还有多少没休的,统计完后,列表上报;两个先进单位请赵协理员拿意见;直属队干部休假,如没有特殊情况,排长直接批了报干部股;副连职以上报处长批准后再报干部股。王参谋边说我边记在了记录本上,同时也记在了我的心里。

  我当时有一个想法:自己虽然是一个文书,但这个位置是对外的一个窗口,代表的是后勤处的形象。我给自己约法三章:一是谦虚,从接听电话到接人待物,不张扬不逞能,谦虚谨慎,文明礼貌;二是及时,无论是上级指示还是基层请示,都必须及时向首长汇报;三是反馈,凡是领导机关要求上报的材料、报表必须准时、准确上报;凡是下级请示的问题,经首长批复后,马上反馈。

  “小冉,你来到这里工作开展的不错,普遍反应良好,要继续努力啊!”一次我给岳处长送材料时,受到了他的高度评价。我心里乐开了花。

  “学到用时方恨少”,我对这句名言体会深刻。到后勤办公室工作最大的难题是写材料。我这点文化水平在连队还能凑合,但到机关工作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我把以前的领导讲话、工作总结、经验介绍、典型材料统统找出来,工作之余认真地阅读。并建立了剪报本和记录本,好的文章、好的做法、先进的经验,能剪的剪、不能剪的抄。工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个月,使写材料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有一天,王参谋来到办公室对我说道:“仓库的伙食管理抓得不错,你把他们的做法整理一下,报给师后勤部。”

  我奉命来到我的老单位——仓库,和几位领导进行了座谈,然后又分别召开了炊事班、保管班、勤杂班等几个座谈会,同时还参观了小作坊、养猪场、菜窖等。领导重视伙食、炊事班团结拼搏,使仓库的伙食搞的有声有色,战士们心情舒畅,仓库面貌焕然一新。当天晚上,一篇题为“仓库伙食有声有色,连队面貌焕然一新”的材料初稿形成。

  第二天一上班,我把材料交给了王参谋。他粗略地看了一遍,用吃惊的眼神望着我说:“速度快,质量高,出乎我的意料!”

  材料上报后,师后勤部很快进行了转发。为此,经后勤处党委研究批准,给我记三等功一次。

  我从一个无名小卒来到了团后勤处机关工作,而且受到了首长们的高度评价,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高兴之余,我进行了冷静的思考: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广州不知道钱少,不到机关不知道自己的文化功底浅。机关可真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啊!自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打牢文字基础 ,夯实理论根基,干出一番事业来!

  我给自己确立了更高的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