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人称天路工程,而其中的关角隧道,在藏语中被称为是登天的梯子。洞长4010米,海拔高度近3700米,是全线最难啃的一个硬骨头。环境恶劣、高寒缺氧、地质复杂、设备奇缺、生活艰苦、困难重重。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因难度过大,也曾经多次被迫下马。
一九七四年初,铁道兵部队重返青藏,铁十师四十七团,则把这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交给了一营和二营。进口二营的尉振忠营长,则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付重担,成为了登天梯子上的排头兵、带路人。
尉振忠营长、甘肃省天水市人,1959年底入伍,先后三上青海,参加了成昆、襄渝、青藏铁路等大型工程的施工,在部队服役23年,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多次立功受奖。1983年转业到地方以后,任物资局副局长,在新的岗位上同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由于自己参与了关角隧道的施工,有幸遇到了这样一位好首长,虽然他后来调升为副团长以及地方的副局长,而我们关角隧道的干部、战士还一直亲切地称其为尉营长。有的人甚至叫不上他的名字,但尉营长的威名却如雷贯耳。
尉营长精明干练、身材高挑,标准的军人形象。给人的印象虽然不是很强壮,但却是一个不知疲倦、德才兼备的实干家,他走路风风火火,从不拖泥带水,一心扑在工地上。身为全营主管,手下管着几千号人(包括外单位调来支援关角的几个连),但他却十分平易近人,毫无架子。平时施工棉衣不离身,安全帽不下头,一身泥,一身水,勤勤恳恳,忙忙碌碌,競競业业,完全不像一个高官,倒象是一个普通的老兵。他还经常上夜班,有时一干就是一个通宵。隧道里经常分不清谁是营长,谁是战士。但他的威严和人品以及工作能力却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的确是一个处处以身作则的实干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更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关角隧道施工时期他应该是最大的功臣,也应该是关角精神的杰出代表。
当好排头兵、班子必定优。教导员刘茂轩、副政教胡可荣除了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以外,也能一心扑在工地上,隧道里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而副营长余洪才、戴洪芳则把工地当成了自己的家,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劲头,高效能的火车头,带动了挑战极限的超强专列,确保了施工任务的全面完成,关角隧道为铁道兵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当年,他们这些营、连领导,每天都要坚持上工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他们肩上的担子也是十分重的,压力也是极其巨大的。
尤其是坚持每天一大清早,都要雷打不动的召开由各级领导参加的碰头会。汇报昨天进度,解决出现的问题,安排当日工作,制定实施方案。
开会时,几乎很少有人穿着带有领章帽徽的正式军装,而人人都是"全幅武装",即穿着尽是泥土的施工棉衣,脚蹬高统靴,身背手电简,头戴安全帽。
当时有人开玩笑的说:
"一群叫化子开会,而且开碰头会一定要戴上安全帽,不然的话就会碰的头破血流的"。虽然说的是玩笑话,但实际上是为了节约时间。因为开完碰头会后大家都要立即奔赴工地,不能再回宿舍。
当年艰苦紧张的生活和工作,也养成了老一辈革命军人的崇高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
当时在部队,绝大多数连、营领导都能和战士们同甘苦,共患难,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少有人搞特殊、开小灶,官兵关系也是十分融洽的。
尤其是尉振忠营长,他个子虽高,但人很瘦弱,好像患有严重的胃病,饭量也很小,但是他都能和大家同吃一锅饭,共同渡难关。他吃饭也从来都不会挑剔,能有一小碗面条是他最满意的美食。简单平常,朴素单调。
尉营长也可能是因为压力大、工作累、胃口差才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也是由于经常出入烟雾弥漫的隧道,还经常咳嗽不止。他步入老年以后,身体状况较差,疾病缠身。基本原因都是年轻时只知拼命工作,吃苦受累,不注意保养身体,加之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才埋下了疾病的隐患,他们这一代人的高贵品质和敬业精神,永远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2019年5月份,中铁二十局(原铁道兵第十师)关角战友马登峰、雷积贤、刘忠罕、程世吉、左西宁一行五人,去天水看望尉振忠老营长。他因患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语言不清,但情绪十分激动,拉住我们的手不放,多次哭泣流泪,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都感到十分的难过,当年吒咤风云的老首长,今日过早衰老至此,令人难以置信和伤感,真是时光如穿梭、岁月不饶人呀!
(去天水看望尉营长时的照片,左起:程世吉、雷积贤、马登峰、李枝梅、尉振中、刘忠罕、左西宁) 但是最为辛苦的还是他的老伴李枝梅老嫂子,她既要照顾病号,还要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吃苦受累,令人心酸,令人感动。
我们和老首长一起回忆当年的关角隧道往事,他像孩子一样的露出了笑容,露出了自豪,只是表达困难,着急的直挠头,一会哭,一会笑。我还把回忆关角隧道施工的有关文章片断念给他听,看得出来他是十分高兴的。
看望尉振忠营长(左)时的照片(本人当时正在询问尉夫人李枝梅嫂子有关尉营长的情况)
据说他病后坐着轮椅,还经常坚持要到中铁二十局在天水的施工现场去参观,因为是老单位,与其有着割舍不开的感情,他还希望老单位发扬部队传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优秀。尤其是在危险的隧道内,他观看的十分仔细,触摸、回想,不顾呼啸而过的车辆,久久不愿离开,好像又回到当年关角隧道火热的施工现场,指挥着千军万马,令人感慨万千。
他转业到地方以后,居住条件比较艰苦,面积小,环境差,房屋破旧。小小的客厅十分简陋,还显得特别拥挤,我们几个人都转不过身去。据说几十年来就一直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体弱多病,生活过的也比较清苦,但以他的性格和受苦经历,是绝对不会去计较这些事情的。
由于他为人正直、清廉,从未以权谋私,几个小孩的工作安排他都没有徇私和求人,所以也都很不理想,他也经常感到内疚,认为对不起孩子们。
见到我们以后,可能是百感交集,多次情绪失控。但是他的孩子们确实都很争气,孝敬父母,从不抱怨,自食其力,自谋生路,不靠父辈,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就。这也是他优良家教的必然成果。
当年艰苦的生活也养成了老一辈革命军人正直、善良、勤劳、忠诚的优良作风和崇高品德。
难忘的老营长,难忘的关角隧道排头兵,他是名符其实的,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骨干精英。
受人敬仰的尉振忠营长,已经于癸卯年六月三日不幸离世,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愿老首长一路走好,愿家人节哀顺变。老营长精神永存,老首长永垂不朽!
营长尉振忠,关角排头兵。
德才人称颂,天路逞英雄。
为党为民众,行行立新功。
驾鹤已西行,忠魂舞长空。
二0二四年六月修改于西安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