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秦风楚韵 紫阳瓦房店五省会馆

 


作者  刘嘉国

 

紫阳瓦房店五省会馆

 

        紫阳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西面与四川省万源市毗邻,东南方向与重庆市城口县接壤。

        紫阳素有茶乡、歌乡、桔乡之称。这里群山综错,河溪密布,汉江自西北至东南横贯全境,任河由西南向西北注入汉水,两条河水将全县分割为东南部大巴山区、西南部米仓山区、北部凤凰山区,加上蒿坪河川道,从而形成了紫阳“三山两水一川”的地貌特点。由于北有秦岭阻隔,南有巴山屏障,形成了紫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秦巴山色、汉水风光、茶乡风情、任河漂流、瀛湖碧波、民俗民居、民歌茶艺,秦楚神韵,让人留恋忘返。

        紫阳县较有名的古镇有焕古镇,瓦房店镇,毛坝关镇等。特别是瓦房店镇在紫阳县城和我们当年学生16连的驻地新滩之间,因为公路还没有修通,连队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都要靠我们来回步行约80多里山路到县城铁二师师部用肩扛和脊背背回连队。

        当年因为襄渝铁路从陕西的地段途经和穿越,陕西省政府响应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号召,组织安排了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市等地区的69、70届约25800名毕业生奔赴陕南山区安康、旬阳、紫阳等地修建襄渝铁路。

        我当年也非常荣幸的成为其中的一员。 ­“三线学生连”这一特殊的群体,产生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就在当时的陕西,国内的影响范围都很有限,46年后的今天就更加鲜为人知了。

        当年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热血青年,在非常艰难和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里,经历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我们以超乎寻常的意志、非凡的毅力,超高强负荷的劳动,舍生忘死的精神与铁道兵、民兵一起用鲜血、汗水和生命的代价凿山劈洞,修路建桥、修筑起“襄渝铁路线”。 ­

        尽管“三线学生连”的往事在我们人生旅途中,只是短暂的三年,但是它留给我的记忆和感受是极其深刻的。 ­

        瓦房店镇当年就是我们连队到铁二师师部背运粮食等生活物质的必经之地。

        在我们刚到紫阳的那一年里,我们频繁的来往与紫阳县城,瓦房店和我连驻地新滩之间。记得那个时候,早上天还蒙蒙亮,起床吃了早饭,怀里揣上一个杠子馍(约有四两重)就出发到县城铁二师师部物质仓库,背上物品就往回赶。

        每当背运粮食等生活物质经过这里,我们都会在瓦房店的主要街道上串行或者喝水休息。对于镇子上面的众多明清时期的各个省商会会馆,戏楼等古老建筑开始时也并不清楚。因为经常路过这里喝水休息,才听镇上颇有些见识的老大爷、老大妈聊天时说起瓦房店曾经是非常热闹风光的小镇。

        由于瓦房店曾经是川,陕、鄂的汉江水陆咽喉,上下的船只都经由此地,是商贸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在明清时有四川,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以及西北五省都在这里建有会馆,通过这些商会将当地的盛产的紫阳茶叶,麻、蚕丝、生漆、桐油、木耳、药材等土特产运往汉口,上海、重庆等地,那时侯的瓦房店就有“小汉口”的美称。

        虽然昔日热闹,繁华风光已经不在,但是镇上还残存了部分会馆和老建筑。也曾想到这些老建筑里面去好好看看,可是每次路过这里都是时间特别紧张,来去匆忙,只是在远处匆忙的瞥上一眼睛,直到我们离开紫阳都没有机缘进入到这些会馆和深宅。

        瀛湖水电站大坝的修建,造就了连绵数十公里碧绿的瀛湖水。由于瀛湖水库的蓄水,使整个紫阳县码头渡口水位抬高了约60米左右,紫阳县许多街道和房屋等历史遗迹就永远沉寂在汉江水底了。同时水位的抬高也淹没了紫阳县境内一些老街古建筑,瓦房店镇也未能幸免。

        记得在2008年以前的曾经多次来到紫阳,并且多次想去瓦房店游览,但是都由于瓦房店的五省会馆还没有修复好,所以游览瓦房店的计划始终还是没有如愿成行,每次都说只好下次再到瓦房店。

        这个我曾经无数次进出,但是印象模糊,陌生、却吊足了我的好奇心的地方——瓦房店。

        大约是在2015年的5月,瓦房店的五省会馆恢复开放展览,我才得以一睹其真容。感慨这历史的遗存,艺术瑰宝,人类精华------

        近年来与三线战友,朋友们多次观赏这令人心动的五省会馆建筑,绘画-----

        瓦房店会馆原有武昌会馆、江西会馆、北五省会馆、湖南会馆、黄洲会馆、川主馆六座会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修建安康水电站,武昌会馆、湖南会馆、黄洲会馆因近水边,三处会馆拟拆除搬迁,由于种种原因,搬迁工作没有完成,现仅见武昌会馆近水残垣和石刻。川主馆现存主殿建筑,内部破败。江西会馆整体建筑规模保存完好,主体建筑为卷棚顶风火墙,内部结构部分残破损坏,月台栏板石刻和其它石刻保存完好。

        北五省会馆地处瓦房沟、渚河与任河交汇处的山嘴上,座北面南,依山势营构,高台相通,自山门至大殿形成近10米高差,俯瞰任河,气势宏伟。

        整个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沿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戏楼)、观戏楼、钟鼓楼、过殿、大殿,形成三进封闭院落,东西宽近20米,南北深65米,占地1300平方米。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

        与戏楼正对为观戏楼,建于三米高台之上,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三架梁,硬山顶。明间稍窄于次间,中部用砖封堵,设有一门,有石狮分列左右。次间为观戏池。

        建筑柱枋均施彩绘,所有木构饰件及门窗均为镂空、浮雕人物故事、动物瑞草图案,造型生动、构图精美。门窗曾用金箔包饰,今虽斑驳,昔日金碧辉煌可见一斑。

        会馆所有建筑内部墙面均绘富彩壁画,共计约200平方米。其中正殿、过殿壁画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首次发现,保存十分完好。壁画内容以三国故事和中国古代节孝故事为主要题材,以工笔手法绘制而成,水、树木、草石、动物惟妙惟肖,壁画人物众多 ,神态各异,个性鲜活。整个壁画场景宏大,用笔细腻,虽经百年香烟熏渍,仍不减当年金碧辉煌。

        会馆是陕西境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壁画,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艺术水平之高,在国内也不多见。

        会馆现存有石狮一对,高约1.3米,南方醒狮造型;三百多岁桂树两株,树围2米有余,浓荫蔽日,花香不绝;木质牌匾5块,黑漆髹底,颜体真书,长3.5米;石碑10余通,主要记载增扩修葺会馆捐资情况,大部分已磨泐严重。其中三通石碑上列捐资商号千余家,遍及全国十数省,内容十分重要。

        在紫阳任河下游最后一个古镇....紫阳瓦房店,昔日繁忙的水运和千年沿袭交融的秦巴、荆楚民风不断雕凿着的任河,乃至汉江流域很有名气的这个小镇.....紫阳瓦房店

        然而,因水而建,因水而繁荣的古镇,也是因安康水电站库区蓄水而彻底的消失。

如今的小镇仅剩位居高处的会馆区还留存着江西会馆、武昌馆和山陕会馆等古老明清建筑的饱经沧桑的身影,是它们见证了瓦房店往日的辉煌.......

           2021年12月1日

 





















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