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投稿】青藏往事:铁兵铁魂铁精神 强人师长姜培敏

       铁道兵第十师师长姜培敏,是一个响铛铛的山东好汉,高高的个子,红红的脸庞,标准的军人,威严的形象。但是,架在鼻梁上的一付眼镜,又显得格外大气高雅,一派儒将的风度。
 
    
姜师长着军装照片

 
       他14岁就参加了八路军,从连、营、团到铁道兵第十师师长,曾经先后参加了黎湛、成昆、襄渝、青藏等铁路工程的施工,七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二等功。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祖国的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撤销了铁道兵并改工以后,他还担任了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的职务(相当于副军级),积极协助尚志功指挥长,带领着数十万原铁道兵将士组成的施工企业,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投标揽活、找米下锅、狠抓严管、节能增效,为铁军再增光添彩,为人民再建功立业。
       在修建青藏铁路时期,我自己只是师计划科的一个普通参谋,与首长直接接触时间并不多,但耳闻目睹了他的许多事迹,受益良多、教育颇深,确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工作中,他真抓实干、精力充沛,总是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干劲。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刚刚上场时,他主动打头阵,带领有关人员设防、调研、走访、勘察,为后续部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他长期蹲点在条件极差的关角隧道工地,和现场官兵同吃同住同劳动,坚持靠前指挥。尤其是在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的关角隧道大塌方时,127名战友被困,他心急如焚,最早赶到现场,并一直坚持到抢险结束。他协助陈友国师长坐阵指挥。还亲自爬上塌方体,不顾危险,进行排查摸底,并迅速制定方案、调动人马,挑灯夜战,使全体被困战友安全脱险,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共产主义凯歌。
       他经常深入工地检查指导,尤其是在青藏铁路施工的关健时刻,他带领技术人员等,冒风沙战缺氧,风餐露宿、不俱疲劳,徒步行走达169华里,随行的年轻人都感到很累,但他却始终一马当先,不知疲倦,对安全质量及重点难点工程逐个进行了检查。狠抓落实、不走过程、真抓实干、身先士卒,是他的一贯作风。在后来的罕东线,他又冒雨带领有关人员徒步检查全线,保证了施工任务的圆满完成。徒步检查是他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
       在宝成铁路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线路损失惨重且交通中断时,他又亲自率队,组成现场指挥部参加抢险,并同广大干部战士一样,一身水、一身泥,一身汗,顽强拼搏、日夜奋战。比计划提前22天完成了抢险任务。受到了国务院、中央军委等上级领导的表彰和奖励,他本人也荣立了二等功。
       在工作中,他可以说是经常以身作则、尽心尽力,真抓实干、人人服气。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我局在西北有一个投标工程,他为了了解情况,竟然一杆子插到底,直接从北京打电话专门找我,我当时只是一个投标的主要工作人员,他完全可以要求局领导专题汇报,甚至上京汇报都行。可见他不掬形式、直接了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令人敬佩。
       姜师长也是一个作风纪律要求极其严格的标准军人,他坚持每天监督大家出早操,亲自迎风而站,挺立队前,威风凛凛,表情严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他好象是个铁人一样,巍然屹立、英气逼人。有人稍微晚去一点都会提心吊胆,如果那个部门人数不够,将会被公开点名批评,甚至大家一起罚站,直至叫来缺席人员。有时他还会把早操当成全体人员的会议时间,布置有关工作、安排有关事项。所以大家根本不敢马虎。如果他不在家时,出操人员肯定会大大减少,所以,很多不想起床的人特别关注他的动向。
       潘强副师长更是大抓作风建设的强手,部队军容必须整洁,绝对禁止留长头发,穿喇叭裤。当时地方已经流行,而部队谁要敢把军装改成喇叭裤,他会毫不留情地撕成碎片。
       部队集合开会或者看电影时,姜、潘两位首长经常威风凛凛地站在机关的大礼堂门口,一个一个地检查,对纪律松散、军容不整的单位或个人,除不让看电影外,还要令其领导做出深刻的检查。当时部队的作风纪律确实是十分严格的。
       姜师长的威严使许多人十分俱怕,他的眼睛似乎能把人心看穿,业务不精者更是提心吊胆,不敢直视。因为他很内行,提出的许多问题,都很尖锐、很具体,直击要害。跟他出行者,必须要业务熟练、能力超强,才能够勉强胜任。计划科也是他关注的重点,因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经费自给是他的追求目标。所以,我们的压力特别大,不停完善资料、经常加班加点,以接受他的检查。
       姜师长更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正直人,他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不贪不占。其家属自制蜂窝煤,仅仅向连队要了一筐黄土,他都要坚决付费,并对其老伴和孩子严励训斥,甚至怒骂。他的老伴老姜也是一位善良的老人,待人和气,平易近人。你若是去她家请示汇报工作,她总是首先挡住她家所养的大狗,护你周全,使你放心。姜师长如此训斥她,我们都认为实在有点过份。
       说起他家的大狗,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部队移防咸阳时,他把狗放在了搬家的货车里,谁知道汽车到达西宁时,狗已经跳车逃脱,而且几百公里又跑回了乌兰县驻地,真是不可思议,自己前几年还专门写了一篇改编成故事的文章,题目叫《恶狗及善狗的故事》,也一直搁置未发,如有需要,可供大家一乐。
       姜师长清正廉明,对家人要求严格,还有两件事很能说明问题。
       一是他的女儿姜艳萍,在咸阳时与我同住一栋楼,她知书达理,待人和善,性格爽朗,但对不平事却敢说敢为。她是一名医生,在医院改制时,她竟然拿不出一定的资金参股入股,而是自己开了一个小诊所,自食其力、养家糊口。令人感叹,令人费解。父亲那么大的高官,难道就不能给儿女找到一个象样的好工作吗?
       二是他的儿子姜晋南,原来我在计划经营部门工作时,也曾经见过他几面,但肯定彼此印象不深。后来他去电化局任职,再无任何接触,印象彻底模糊。但去年他接任了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会主任后,令我刮目相看。因为该基金会是一个群众性的组织,只有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广、德高望重的人,才有资格担任。而他年龄不大,在我们的心中,他就是一个铁二代,能够担此重任,且老兵推荐、战友信任,可见他一定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老师长的优良传统和高贵品质,他(她)们已经继承、发扬和光大,令人欣慰、令人佩服。
       姜师长看似威严,但他确实心底善良。比如部队在移防咸阳时,加工制作包装箱泛滥成灾,浪费了大量的木材。姜师长发现以后,坚决没收,严加训斥。但后来又发现,许多随军干部没有包装木箱,根本无法搬家,不少的书刊资料、锅碗瓢盆,总不能用包䃿皮包着上军列吧。所以就出现了不再强制没收,有的还有适当退还的现象。近期网上有关欠姜师长一个道歉的好文,就是反映了当年的真实情况。
       但是,也有些不自觉的人,他们所制作的大木箱,装的不是搬家物品,而是满箱的板材或是其它公物。这种情况,姜师长当然不会轻饶,除坚决予以没收外,肯定还要对其进行严励的批评和教育。有人认为其行为属贪污盗窃,起码应该给予纪律处分。但姜师长每次都是批评训斥严励,组织处理为宽。大家也都普遍认为,姜师长多年来批评和训斥的人不少,但从未发现他给谁处分的现象。可见在他威严的外表下,竟然有一颗爱兵护兵、温柔善良的热心。
       不了解姜师长的人,基本看法都是严肃认真,不苟言笑,故此敬而远之。但当你和他接触并熟悉了以后,才知道他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爱部属的善良老人。
       他也是一个爱热闹的人,经常忙里偷闲到我们计划科来打打麻将。当时师机关唯有我们科有一副麻将,它是方海良科长回上海休假时带来的,我们则成为了打麻将的第一批学员。应大家要求,我后来还把麻将的基本打法写成了教材,带出了不少徒弟。
当时的麻将玩法比较复杂,统称为铁十师的高级打法。即算番和(hu)牌,比现在的推倒和难打多了,没有七番是不能和牌的,否则就要包桩并包赔。
       当时根本没有赌博输赢钱的现象,玩的目的就是看谁先输完了260分筹码,如果输光了,一般俗称为脱光了裤子。
       开始玩时,仅限几位年龄大的老首长,人若不够时,我们年轻人才可以顶上。不知是他的技术高,还是运气好,老使别人输光脱裤子。后来大家才终于发现,他有高超的换牌技术,即把无用的两张(或四张)牌捂在左手下,在往前推牌上牌时,左手放、右手抓,迅速换回,此举怎能不赢。从此以后,大家对他盯的很紧,抓住他时,他也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一样,呵呵傻笑,迅速退回,老实认罚。
       记得有一次几个年轻人陪他玩,有人竟然也以此手法偷换牌,但是,怎能逃过他的火眼金晴,责令其退回后,谁料想姜师长竟然自言自语的说到:"奶奶的,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呀!"他的自叹,引起了大家的阵阵笑声。欢闹的场景、开心的笑声、和谐的场面,令人感动、令人难忘。多么怀念当年那帮可亲、可爱、可敬的老顽童和小顽童呀!
       时光荏苒、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老首长也已经驾鹤西去,但愿他老人家在另一个世界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永远开心、永远快乐!
    《赞姜培敏师长》
    强人师长姜培敏,
    铁兵铁魂铁精神。
    呕心沥血带部队,
    为修天路献终身。
    不怕工作苦和累,
    全心全意为人民。
    功勋卓著老一辈,
    可歌可泣树丰碑。
 
        二0二四年五月于西安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