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一桥飞架南北 ,美景穿越时空——沈阳浑河


  

 

一桥飞架南北 ,美景穿越时空——沈阳浑河
 

  褚丽君

  

  浑河古称沈水,又称小辽河 , 历史上曾是辽河最大的支流 ,同时也是辽宁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内河。浑河发源于辽宁省抚顺市清源县滚马岭,流经抚顺、沈阳、鞍山等地市,在盘山县古城子纳太子河汇入大辽河,全长415公里。浑河是辽宁省除鸭绿江、辽河之外名列第三的河流。

  近年来,随着城市改造进程加快,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逐步改善,浑河水越来越美,清澈的河水中野鸭畅游,鱼越清波,两岸绿树成荫,芳草凄凄,漫步在浑河边滨水慢道上,观朝阳温暖岸边万物,看夕阳染红一河春水,美在诗情画意,浸润着流传百年的真挚浪漫情怀。

  浑河边走了十几年,这些年浑河两岸发生了巨大变化,浑河上新建起了好几座漂亮的跨河大桥 ,如一道道彩虹横跨南北 ,让浑河南北的市民出行更方便。浑河两岸干净整洁,各种主题公园是市民休闲愉乐的好去处,也让浑河更加漂亮!

  从夏天到秋天,我走遍浑河上的每一座桥,每一个公园,每一座桥讲着沈阳的发展历程,每一个公园讲着动人的故事。

  三百多年前,浑河畔的美景以“河岸人唤舟,波鸣起鸥鹭”为美 ,今天浑河两岸的美景展现了沈阳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也展现了沈阳城市建设的精神与品格、情怀与活力。

 



 

  高坎桥(东四环桥)是浑河流入沈阳市最东边的第一座桥。大桥采用“独塔自锚式混合梁悬索桥”。全长917米,索塔采用混凝土结构,塔高95.368米,这种结构在浑河上是独一无二的。大桥主跨360米,边跨96米,是浑河上跨径最大的桥梁。桥宽42.5米,双向6车道,两侧为人行道。

  高坎桥也是一座景观大桥,独塔造型,有“白玉兰花”美誉。2012年11月竣工通车。

 

 


 

  伯官大桥位于沈城东南部,桥梁全长1113米,,双向6车道,2013年6月建成通车。该桥因为南端位于下伯官村而得名。

  伯官大桥北岸的伯官北大街与双园路相交,南岸的伯官大街与浑南东路相交,大桥位于沈阳三环、四环之间,是连接沈抚新区的重要通道。拉动了沈抚新区和棋盘山风景区的经济发展。

  在设计方面 ,伯官大桥也堪称一绝,它是中国首座六跨中承式飘带形提篮拱桥。从侧面远观大桥,桥面上四个桥拱组成了一条优美的曲线。每一个桥拱又像一个竹篮的提手,共同拉起一座长达千米的大桥。

  所谓“中承式提篮拱桥”除了外形上的意象之外,是指拱桥内倾将力集中到提篮上,从桥头向桥面方向看去,最高的两个“提手”内倾直至相交,从正中间的角度看过去,桥拱还组成了一个山峰的形状。

  伯官大桥的这种特殊的造型,为当时的施工带来很大难度。伯官大桥的拱圈采用空心钢箱结构 ,最大的一个拱高67米,跨径120米。因为桥拱不是对称的 所以更显灵动之美。

  伯官大桥南岸连接的沈阳下伯官村是一个有历史的古老村庄,“第四玄菟郡”的治所所在地。是汉武帝设立的玄菟郡。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在扩大边疆后,设立了玄菟、乐浪、真番、临屯四郡镇守边疆,而玄菟是黑虎的意思,可见这里的地理位置的重要。古代的上伯官城是汉末、魏晋时期东北行政、军事中心。2015年7月,辽宁省政府在上伯官村设立“上伯官城址”石碑。

 

 


 

  东陵桥(东三环桥),是连接沈阳市区与浑南新区的交通动脉。主桥长360米,桥宽49.5米,双向10车道,2003年11月14日竣工通车。

  夕阳晚照

 


 

  鸟岛桥是河心岛连接浑河北岸的桥梁,是一座跨径200米,双索面独塔混凝土斜拉桥,桥的主体部分宽7米,塔柱采用混凝土实体结构。大桥看起来像一只在清澈的水上翩翩起舞的白天鹅。游客通过这座V字造型的斜拉桥便可步入鸟语花香的鸟岛公园。

  新立堡桥位于沈河区新立堡延长线上,是沈阳东南部跨越浑河的重要交通枢纽。

  大桥长1337.75米,双向8车道。在新立堡桥未修建之前,长青桥至东陵桥17公里长区域上没有跨河通道,居民出行只能绕行,耗时很长,大桥建成后,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新立堡桥外形比其他跨河大桥有很大变化。之前浑河上已经架起的跨河大桥多是直线型桥身,外形过于硬朗,不够柔美。而新立堡大桥采用流线型设计的桥身,与碧波荡漾的浑河浑然一体,整体上的视觉效果非常美观。

 

  市民公园

 

  长安桥(王家湾桥),全长1268米,宽4 米,双向6车道,2017年11月28日通车。

  长安大桥虽然貌不惊人,默默无闻,但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重要,每天大桥上都会通过许多载重汽车。

  夜色下远眺东塔桥

  东塔桥位于沈城东南部,北起沈水东路,南至浑南祝科街,桥梁全长1460米,2018年8月20日建成通车。

  东塔桥,堪称近几年新建成的最美跨浑河大桥。全钢结构的主塔和主梁充分展现了沈阳的工业底蕴,由东塔造型引申、衍化而来的桥塔塔尖也与不远处的东塔遥相呼应。桥北的不远处,是建于1643年的沈阳东塔。清末,在金梁撰写的《奉天古迹考》里,“东塔春耕”入选“盛京八景”。穿越四百年岁月,东塔边的“春耕”景象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都市的绮丽与繁华。一桥横亘浑河南北,亦连接历史文化与工业文明。

  东塔桥主桥最大跨径为220米,是沈阳地区单孔跨径最大的自锚式悬索桥。在东塔桥上 一共有两个主缆,37对吊杆。每根主缆的直径大约为28厘米,两根主缆共计重达330吨,每一根主缆由19股索股构成,单根索股又由127根直径为5毫米的高强镀锌钢丝组成。

  在东塔桥220米的主跨径内,桥下一根桥墩也没有,桥梁的全部重量都由桥上的主缆和吊杆所承担。

  通车于2018年8月的东塔桥,则因为高度相当于18层楼高,极具内涵的桥塔与夜晚点亮的变色灯光成为沈城新地标。每晚华灯初上, 东塔桥上不同色温的灯光照得桥塔通彻立体。桥上的悬索被点亮后,整个桥梁宛如两条璀璨的项链,为硬朗的钢塔再添许多柔和。驾车从桥上跨过浑河,越临近塔下,桥塔也愈发壮观。两座桥塔一共四座塔尖,每座塔尖的四个方向都写有“东塔”二字,直接点题,表达了护佑沈城,国泰民安的美好意愿。

  东塔桥它不仅是座景观桥,还是座饱含科技创新的大桥,是目前跨浑河桥梁中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桥梁。也是沈阳唯一的双塔钢结构自锚式悬索桥,堪称“沈城第一跨”。其主桥没桥墩支撑,要靠着自锚式悬索牵引。也就是说相当于用特制的缆索将主桥整体“斜拉吊拽”于河面上

 

 

 

  常青桥位于沈城东南部,桥长629米,常青桥老桥1997年7月1日建成通车,双向4车道。2018年沈阳建设常青街快速路,对常青桥扩容改造,由双向四车道扩容为双向10车道。

  长青桥以北的长青街宽度为27米,双向8车道,从北往南的车流在长青桥以北引桥处形成一个“瓶颈”,每天早晚高峰期间桥面交通拥堵严重。于是,长青桥升级改造在2018年被列入当时的长青街快速路建设系统之中。

  改造后的长青桥总宽度达到61.5米,共计双向10车道,一跃成为沈阳最宽的跨浑河大桥。

  在改造长青桥的工程中,沈阳地铁十号线的两条隧道与长青桥的地下空间和长青快速路平行,长青桥东侧的新桥桩基础距离地铁结构物最近只有3米,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单位将高架桥地下结构采用上跨地铁的板凳桩形式,最终使难题得到解决。

  长青桥所在的长青街快速路也成为上层高架快速路,地下跑地铁,一端连接东一环,一端与浑南大道快速路相交,中间跨浑河的交通要道。并与浑南大道快速路、胜利大街快速路形成复合通道,实现二环功能南移。

  在2020年,长青桥又穿上一层新装,桥面三个桥拱由原来的白色变成鲜艳的红色 ,“长青桥”三个白色大字高悬桥头,十分醒目,为浑河上空架起一道彩虹。

 


 

  富民大桥位于辽宁沈阳浑河长青桥下游约两公里处;南端与新建的东西向浑南大道相交,北端与文萃路接通,全长932米,主桥420米,南引桥242米,北引桥270米,宽32.5米,双向6车道。两座斜塔各高67.5米,其下部31米段倾角均为7度;每个斜塔对应布置15对、共120根直径15厘米的斜拉钢索,呈扇面型,十分美观。富民桥设计新颖、结构独特、寓意深刻——双塔宛如一双有力的巨手,托起沈阳美好的明天。

  富民桥由主桥、引桥、两侧引道及附属工程组成。整个工程创造了三项世界第一:一是主桥采用折线型预应力混凝土斜塔,在国内外同类桥梁中尚属首例;二是两主塔采用不同的结构支撑体系,即南塔墩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北塔墩采用塔梁固结、梁墩分离体系,两种不同的支撑体系应用于一座桥梁为世界首次;三是北塔墩采用3个特大吨位的盆式珠型钢支座,其中中间的一个承载力1.3万吨,另外两个承载力均为8000吨,为目前国际桥梁中“第一支座”。

  从富民桥走过不远,便是奥林匹克公园,公园的正门正对着沈阳奥体中心。

  公园内有许多运动元素,有游船码头,夏天的夜晚有游船在浑河上开行 ,人们可以在游船上欣赏浑河两岸风光。

  公园入口处的地面上用蓝色有机玻璃标示出浑河的流向。

  夜晚奥林匹克公园更加迷人,美轮美奂。

  郎朗钢琴广场以沈阳藉钢琴演奏家郎朗名字命名。这里绿草如茵,在广场的边上有一个白色的中间半圆形 ,周围是依次高低不同的空心钢管造型,用一个小木棍从头到尾在钢管上滑过,会发出好听的叮叮咚咚的声音。

  浑河桥是浑河上最早的桥,大桥北接沈河区青年大街,南与浑南新区浑南大道相交,是通往沈阳飞机场、奥体中心及高速公路的重要通道。浑河大桥的设计并不复杂,但因大桥地处沈阳的南大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发挥了巨大的城市功能,一直以来都是浑河上主要的跨河大桥。也是最忙的过河桥之一,每天从浑河桥上经过的机动车有五万辆。

  现役浑河桥于2003年11月14日竣工通车。大桥长664米,桥宽49.5米,双向10车道,其中机动车道宽36.5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各6.5米。

  保留的老桥墩

  老浑河桥建于1942年“伪满”时期,全长664米,宽9米,该桥整体结构为双悬臂式,桥墩为3柱式结构(桥墩由3根柱子并排支撑),桥身共有30个孔,其中中间28个孔跨度为22米,两侧各15米。桥基础深9米,承载力为10吨。该桥是沈阳浑河上最早的一座桥,建设之初对浑河两岸交通起了重要作用。

  1988年,在老桥东侧新建浑河大桥,新桥的桥面达到老桥的三倍。

  2003年12月19日凌晨4时左右,61 年历史的老浑河大桥爆破拆除,只有第17、18孔之间的桥墩保留下来留做纪念。同时,对1988年旧桥进行加宽改造 ,最终形成宽49.5米,双向10车道的跨河大桥,通行能力得到极大改善。  
夜色下的浑河大桥流光溢彩。

  沈阳盛京大剧院(大钻石)。

  沈阳皇冠大酒店。

  浑河大桥虽然结构形式简单,但也正因为这种简单,和大桥两侧的景观和与之相连的沈阳青年大街金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夜晚璀璨夺目的灯光把浑河大桥两岸照得炫灿无比,皇冠大酒店、盛京大剧院(大钻石)K11大厦,如同散落在浑河两侧的宝石,而造型简单的浑河大桥则在画面中不争不抢, 营造出一片和谐之美。

  沈水湾公园是沈阳大型滨水公园,分为沈水湾公园段和罗士圈公园段,沈水湾公园东起浑河大桥,西至南京大桥, 全长5.1公里。以绿树成荫的园景 ,整洁干净的园貌给人以休闲浪漫、和谐宁静的感受,得到了市民的喜爱。连续多年被评为“沈阳市优秀公园”,沈阳市“百姓最满意公园”,“沈阳市百姓最喜欢的沈阳旅游景区”等称号。

  沈水湾公园矗立的秦开塑像向今天的沈城市民讲述着从前的故事。

  秦开,我国战国时期名将,期时,七国称雄,而地处中原北部的秦、赵、燕等国又长年遭受北方东胡等少数民族的袭扰。燕昭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秦开奉命率军攻袭东胡,破而逐之。开拓大片北方领土,并修筑起于河北北部,至于辽东东部长城以守之。建上古、渔阳、古北、辽西、辽东五郡戍边城,名为候城,此乃沈阳建城之始,而秦将秦开当为沈阳建城第一人。

  在沈水公园有一片仿古建筑群,由云飏阁和代表春、夏、秋、冬的四个凉亭组成。

  云飏阁,据史料记载,公元1029年,已降辽数年的渤海国太祖大祚荣之七世孙大延琳造反叛辽,攻打当时的沈州,即今天的沈阳。沈州副节度使张杰施诈降之计退敌,使沈州人民免遭生灵涂炭, 沈州城免受战火摧毁,得以保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沈州保卫战。

  朝廷为祭水而修云飏阁,最早建于辽代的云飏阁保佑着沈阳这座古老城市。

  如今云飏阁作为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浑河上的靓丽名片,它不仅是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更是悠远岁月的纪念。

  在云飏阁的四周分别有春花亭、夏雨亭、秋月亭、冬雪亭,使这里看起来古色古香。

  2015年至今,沈水湾公园每年夏季承办“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活动,已成为浑河岸边靓丽的文化明珠。

  罗士圈公园的位置在很久以前是浑河边的古渡口,因为有很多骆驼用于运输,所以这里的名字是骆驼圈子,后来依照谐音便叫成为罗士圈了。

  现在这里是沈阳浑河边有名的滨水公园——罗士圈公园。

  在清朝时期浑河晚渡曾经是沈阳八景之一。

  明清时期这里是沈阳最繁华的水路码头,据说当年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沈阳是从这里弃舟登岸的。

  当年码头上繁忙的搬运工人。
 

 

  公园里面垂柳轻拂,凉亭临水而建,游人沿红色木质栈道走在浑河边上,微风习习,带走夏日的燥热,感受到浑河的清爽。

  三好桥,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南起长白岛长白东路,北连和平区三好街, 距离浑河桥2.5公里 ,距离南京桥3.8公里。桥梁全长1340米,双向6车道。2008年10月通车。

  13年前,三好桥建成,开启跨浑河桥柔和曲线美之先河,百合、蝴蝶、心,无一不是三好桥外观带给沈阳市民的美好视觉想象。

  三好桥是一座典型的现代拱桥,纤细轻柔,优雅飘逸,造型一如百合花瓣,又如水中振翅的蝴蝶。

  三好桥的每一面都很美,从斜侧方看过去,两个倾斜的钢拱还可以组合成一个心形,和现在流行的比心手势形神兼似。这颗白色的纯洁之心 可以看成沈阳这座城市对来往人群的表白 ,亦可以比作浑河对这座城市矢志不渝的护佑之心。

  沈阳三好桥是一座世界首创的钢拱塔斜拉桥,荣获全球桥梁设计最高奖项“尤金.菲戈奖”和2009年度全球道路成就奖, 是沈阳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工农桥(南京桥)始建于1965年,是一座17孔式的连体桥,桥长550.2米,宽50米。工农桥北接和平区南京街,南接浑南新区的沈苏快速干道,是浑河北连接和平区长白岛地区和通往苏家屯的重要通道。

  2015年,作为沈阳较早的工农桥更名为南京桥。

 

 

  长白岛森林公园在南京桥和胜利桥之间,这里植物茂密 ,种类繁多,有枫树,樱花树,银杏树 ,还有许多不知道名字的高的矮的树和灌木,夏天走在这里非常凉快,也是骑行爱好者的乐园。

  秋天枫叶一树火红,银杏一路金黄,公园更比夏天多了热烈和丰盈。

  胜利大桥位于沈阳市和平区长大铁路上游约500米处,桥梁为双结构形式,全长1514.16米,桥宽40米,中间30米为双向8车道,两侧各有5米非机动车道。隔铁路与铁西区相邻,它北接市府大路,中临沈阳站和沈阳长途汽车站,是沈阳南北交通干线之一。

  沈阳和平杯世界足球公园曾经于2016年、2017年成功举办两届“哥得杯中国赛,来自世界各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欢聚沈阳。

  云龙湖大桥 2014年9月开工建设,2015年十一竣工。桥梁为V型墩先简支后连续预制箱构造。桥宽40米,双向8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各5米宽, 全长1701.11米,主桥长1025.2米,是全国首座V型墩跨河桥。因为这里浑河两岸植被丰富,有许多水鸟栖息,大桥的设计为了与“波明起飞鹭”的原生态美景相呼应,,以飞鸟形状的V型桥墩来体现大桥的韵律美,犹如一群殴鹭在浑河上飞翔!

  南阳湖大桥位于沈阳市于洪新城南阳湖大道南端。大桥主桥宽43米,双向8车道。该桥是矮塔部分斜拉设计。而43米的桥梁跨度已经超过世界上已建成同类斜拉桥最大宽度。大桥处于浑河主河道最宽处380米。南洋湖大桥建成后,从于洪区到浑南区不用再绕行胜利大桥,最多可节省半个多小时,同时南洋湖大桥又是通往沈阳桃仙机场的通道。

 

 

  浑河闸桥(西三环桥)位于苏家屯区和于洪区交界处的谟家堡村。原桥建成于1959年。2012年2月,沈阳正式启动浑河闸桥改建工程,新建桥梁为361米,下部结构为桩柱式墩台,上部结构为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面系为16米宽主行车道,两侧各4米宽人行道。改造后的大桥于2012年11月8日正式通车。

  中央大街浑河桥北起铁西区中央大街,南连苏家屯中央南大街,是铁西开发区向南连接的一个大通道。桥长2.45千米,主桥1800米,是沈阳最长的跨浑河大桥。

  浑河西峡谷公园,位于西苏堡桥和中央大街桥之间。

  清嘉庆年间(1799),年七十二岁的关东才子王尔烈告老辞官离京返乡。行至奉天城西约六十余里处的浑河西峡谷,拟从这里渡河南去辽阳。但见眼前芳草鲜美,群花竞放,一片桃芥,遂流连忘返,居住三日仍不思启程,并赋诗一首(生逢人间第一仙境)。

  沈水西峡隐奇观,芳林幽景马不前。胜境仙风三忘返,分明关东桃花园。
 

 


 

  此张照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西苏堡桥(西四环桥)桥梁全长1626米,桥宽40米,共42跨,架设T形梁588片。其中主桥段跨径长360米,引桥段长1266米,大桥于2011年4月20日开工,2013年7月30日竣工通车。

  西苏堡大桥也是沈阳城西部、沈阳浑河下游的最后一座跨浑河大桥。

  桥是路的延伸,让人们走得更远,看到更多的美景,而那一座座不同的大桥也是一道风景线。

  现在浑河已经成为沈阳的内河,浑河上的桥梁星罗棋布于各个交通节点上,拓展了城市空间,输送着发展动力,见证着城市的成长与变迁,在两岸的沟通、交流和均衡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走在两岸的公园里,仿佛走在时光隧道里,历史遗迹与现代文明碰撞,今天的我们与古人对话。

  只有了解自己的家乡,才能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十里春风不如“你”!我爱沈阳的母亲河——浑河,愿你永远春风拂面,清波如故!

  

  版面图片限量,更多内容请关注美篇

       
美篇链接、请点击查看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