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投】 冒险闯非洲之六
《非洲生活随笔》
作者:铁一师三团/范顺成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说这次非洲之行被大河报、被巩国新、小寇等人骗了不错。但是,从了解非洲的风土人情和商务考察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倒也算有了不小的收获。同时,从深刻认识社会,深刻认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这个角度看问题,感觉巩国新老板这个人从本质上来看,他并不属于坏人,不属于骗子一类。我们来到他这里,他不是像那些品德败坏的骗子们那样,你不同意赊销,他也不为难你。而且尽量帮助你把手机卖掉,卖了手机的钞票归你自己管理。他绝不从中使坏。生活中房租和生活开支全部按照人员的多少,AA制分担。你想出去观光,或者出去考察,他都尽量抽时间陪你,你只要分担燃油费就行。从不额外多收钱。谁想回国,把手机留在他那里,他卖掉以后,该给你多少钱,他会给你汇回去多少钱。这样,你能说他是骗子吗?他和小寇只不过为急于改变自己的经济困境,策划了那么一个非洲淘金报道采访篇章。按照小寇的想法,大河报报道的力度太小了,让更多的人过来,把他们这里作为一个非洲和中国的商务桥梁,一个平台。然后,靠这个平台收取考察人员的住宿费,生活费,考察费等等。这样,第一,首先改变了他们当前的经济困境。第二,遇到真正来投资的大老板,他们会从中渔利。这是小寇亲口对我说的。可惜,小寇的想法过于天真。有谁会单凭大河报的几千文字报道,不加认真考察就盲目投资非洲呢?在非洲考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投资更是一个更漫长的过程,这是必须的!除非有知根知底的亲人带路,否则,谁都不会盲目投资。
如果设身处地,交换一下位置,站在巩国新的位置,你就会原谅他们策划的那篇大河报报报道。因为,他们毕竟远在万里之外,异国他乡,为了生活,出此下策,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刚才说了,我们在巩国新那里生活都是AA制。非洲人长期受英国人和西方殖民者统治。生活方式基本上都西化了。平常工作,一到星期天,大街小巷几乎全部关门。带领全家人上教堂做祷告,下海滩嗮太阳,反正就是不上班。菜市场也是这样。你想买菜,必须星期六过去,一下买足五六天的用量。 非洲人不吃动物内脏和猪头,猪脚之类的东西,同时也不会吃螃蟹之类。到星期六,我们这些中国人就成了菜市场的皇帝。尤其是巩老板,因为经常去菜场买菜,那些卖菜的黑人大妈,一见到巩老板来了,一口一个“密斯巩,密斯巩”叫的分外甜蜜。他只要一付款,马上就会有一个非洲男孩或者女孩头顶着一定个大框,立马会接过卖菜的递过来东西,迅速跪在你面前,快速把你买的东西装入框子里。这个动作特别迅速,以至于你都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因为如果他接东西慢了,别的黑人就会抢到他前面。他当然就挣不到你等会要给他的小费了。放进框子以后,他会头顶大框子一直跟在你的身后。一到你付款时,他立马又会跪下来,接过东西,迅速放进大框子里。不管你买多少,几十斤也好,上百斤也好,反正他就那么一个大框子,一般都可以放的下。真使人感到惊奇。他们的颈椎竟然这么结实。简直就是一个千斤顶。 我们几乎每个星期都买猪下水,一同住在巩国新四室一厅的有几个郑州人,做焦溜肥肠做得特别好,比在饭馆里做得好的多。还有买的那些大海螃蟹,每个都有一斤多将近两斤。,折合人民币只有三四块钱。因为非洲人不会吃螃蟹。几乎都被中国人买走了。我们两个不会做,也只好打打下手。倒也是喜欢得不亦乐乎。 生活开支方面是AA制,做饭则是轮流转。七八个,有时候是十几个大老爷们,各显身手,该谁值班做饭,都是想把自己做饭的看家本领拿出来。不会做饭的,也是虚心请教别人。轮到我做饭的时候,我在家没有蒸过馒头,但是,肯定知道蒸馒头的程序。在这里看到他们蒸出来的馒头都是太松软了,吃起来没有一点儿口感。我想起来,当年母亲蒸馒头老是等面发开了以后,掺入一定数量的干面粉再充分糅合,而他们都没有这样做。我按照当年母亲蒸馒头的过程,如法炮制,结果我蒸出来的馒头特别好吃,口感韧性恰到好处,他们人人都赞不绝口。可惜我那一天做的鸡蛋汤实在不好喝,我是用苋菜做的鸡蛋汤。味道实在不怎么样。结果一大锅鸡蛋汤,剩下半锅,只好倒掉。 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生活,一帮大老爷们没事就海阔天空聊天,荤的素的聊得昏天黑地,一时间倒也忘记了对巩国新老板的埋怨和不满,到吃饭的时候开上几瓶白酒,配上一些自己做的下酒菜,吆五喝六,划拳猜枚,倒也算是另一番快活。 非洲天气炎热,雨水也比较多,小水沟,小水塘也特别多,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小水沟,小水塘有许多小鱼小虾,却没有人捕捞,基本上看不到儿童和成人扑捉。更很少看见有非洲人食用小鱼小虾。偶尔看到了一个非洲黑人在吃,他是把整条小鱼放到嘴里,根本不吐鱼刺,这让我差点儿惊掉下巴。我想,这和非洲人长期食用水果和玉米有关吧,因为有充足的水果,吃法简单,也没有鱼刺,所以就懒得去做那些小鱼小虾了,更谈不上如何细细品味了。
小水沟小水塘那么多,蚊子和苍蝇并不多,来非洲感觉,并不像在中国想象的那样,蚊子苍蝇满天飞,这里好像比咱国内的还少,我真的有点儿纳闷,是不是紫外线太厉害,那些蚊卵和蝇卵都没有办法生存呢?也许那些可爱的漂亮的,五颜六色的蜥蜴太多,把这蚊子苍蝇都吃掉了吧!总之,无从解答这些个问题! 非洲人还有一个比国内好的地方是:绝大多数人都非常懂礼貌,即便是两个毫不相识的陌生人走路互相看了一眼,四目相对,对方必然会微微一笑,说是“哈啰”!,要是早上都会不约而同地说一声“您早”,或者“早上好”!不像我们国内,同在一个楼道。每天电梯里进进出出,仍然形同陌路。甚至一个楼层互为邻居,也老死不相往来。这一点,中国人远远不如非洲人。 非洲天气那么热,很少有赤裸上身随意在街上,树荫下乘凉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紫外线太厉害,一方面他们认为赤裸上身在外面是很不文明的行为。即便在室内,也不可以随意赤裸身体。记得有一次,巩老板要来两个女性客人。我们当时都赤裸上身在客厅闲聊,一听说有女性客人要来,自然都回卧室去了。等那两个女性客人快要走的时候,我穿好衣服大胆邀请她们两个一同合个影,两位女士爽快地答应了。卧室里的几个人一听说要合影,都赤裸着上身就出来客厅看我们合影,结果把两位黑人女士给吓坏了,一下看到从卧室出来七八个光背男人,连忙说“NO!NO!NOGood”!说着,一溜烟地逃了出去。我的那些同袍也太不礼貌了! 冒险闯非洲之六: 《非洲生活随笔》完 范顺成于:2022年10月19日。
尼日利亚风景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