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永恒的丰碑,不能忘却的纪念

 


 

  为了更好地弘扬山东兵精神,纪念那些南征北战、英勇杀敌的山东老战士,山东省委、省政府、省老干部局,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山东福寿园人文纪念园,修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并于2010年4月21日正式落成。

  该广场占地6000多平方米,主体部分是一道全长72.6米的老战士纪念墙,纪念墙的中间是一组大型浮雕,表现的是解放战争中山东兵南征北战、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场面,浮雕两边是以“军”为单位的老战士名单。

  纪念广场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处全面彰显山东兵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教育和激励后人缅怀英烈、继往开来,更好地弘扬光大山东人民不可战胜的革命精神。

  是为老战士的光辉历史、为无数的英雄先辈留下的一份永恒记忆、竖起的一座不朽丰碑。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全家人都很激动,热泪盈眶。并把这振奋人心的消息转告给在异地他乡的山东老战士及后代们。

  感谢省委、省政府、省老干部局,为山东老战士、为山东人民和子孙后代办了一件光辉璀璨、留芳百世的大好事,留下了宝贵的革命文化财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1947年3月父亲入伍时照片
 

  我的父亲张加祥,山东高密人,生于1928年10月,1947年2月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把山东半岛这片土地解放后,父亲别离故乡,告别亲人,跟随32军的征战步伐,南下福建剿匪。

  1951年2月,父亲所在的96师287团,在福建建宁与泰宁之间的深山剿匪中,当年只有22岁的父亲机智勇敢、不怕牺牲,活捉了匪首“中将司令”廖其祥(外号廖大肚),荣立二等战功,获得了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颁发的荣誉证书,也为96师入闽剿匪以来创立了典型战例。
 

  立二等功证明
 

 并参加了福建南平军分区在南平召开的首届剿匪英模代表大会,父亲及战友薛乐义、金道木等都参加了代表大会,父亲他们的剿匪英雄事迹刊登在了1951年7月《福建日报》672期头版头条。
 

 

  福建南平军分区在南平召开首届英模代表会议,这是父亲与战友们参加首届英模代表会议后的合影(前排左为薛乐义、右为薛连勇;后排左为金道木、右为父亲张加祥)

  闽赣剿匪战役结束后,1952年5月,在苏州寒山寺由山东的96师与苏南的86师合并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工程第七师。后来,父亲随铁道兵七师参加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于1953年10月回到了祖国怀抱。
 


  父亲在朝鲜战场与战友们的合影(前排右为父亲)
 

  再后来,父亲又随铁道兵七师南下江西、福建,抢建了“鹰厦”铁路(江西鹰潭——福建厦门)。最后,父亲转业到柳州铁路局工作(今南宁铁路局),曾在湛江铁路地区工委等单位工作,父亲于1981年12月离休,2006年2月因病去世。

  虽然,我们亲爱慈祥的父亲已永远长眠在广西的大地上,永远长眠在异地他乡。但为了让父亲在九泉之下能与他的战友们“集结”在老部队,“聚集”在“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为了把父亲的名字永远刻在他的老部队——第32军纪念墙,让世世代代的人们,永远发扬革命老前辈的光荣传统。

  我与山东《老干部之家》杂志社取得了联系,并填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已故)纪念墙刻名报名表》。

  如今,父亲的名字已刻在了“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第32军纪念墙十三年了(2011年4月21日刻名)。

  作为女儿的我,怀着崇敬之情和缅怀之情,专程两次乘火车到济南,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为先辈们敬献了鲜花。

  每一次参观“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革命纪念馆,都让人心生震撼,为之动容,让我们重温了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数以百万计的山东子弟兵为民族解放、家国安宁而血战沙场的英雄事迹,切身感悟了老战士英勇善战、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我们要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致敬,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

  致敬,亲爱的父亲!
 

附: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相关图片

  纪念广场正中央大型浮雕下方迟浩田同志亲笔题词


  纪念广场第32军纪念墙(父亲老部队)


纪念广场32军纪念墙

女儿手指上方是父亲张加祥的名字


  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父亲刻名证书封面


  纪念广场“纪念墙” 父亲刻名证书内容

  父亲的名字刻在32军纪念墙112排25列


  本人于2011年9月7日,

  第一次来到纪念广场为先辈们敬献了鲜花


  “山东老战士纪念章”

  采用红铜镀金制作,正中央是嵌有八一军旗的山东地图,象征着山东兵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方衬托的金色五角星象征着山东兵遍布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两条金线代表长江和黄河,意为山东兵的战斗足迹遍及全国。


  作者简介:张玉梅,女,原铁道兵七师二代,生于广东湛江,长于广西玉林,祖籍山东高密。1978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1月入党,大专学历、政工师。历任打字员、党委干事、党委主任干部干事、工会女工委主任等职。业余爱好写作、绘画、摄影、编织、手工制作。曾在《齐鲁晚报》、《潍坊日报》、《山东老干部之家》、《济铁工运》、《济铁政工》、《济铁老年》、《青铁工作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并有多篇散文、绘画、摄影和手工制作在新华网、今日头条、捜狐、阳光军魂、老兵原创之家、铁道兵文化网、战友网、写生北京等媒体上刊登。手工编织曾获得路局、分局一、二、三等奖。


编辑:兵心依旧